企业为何热衷“伪创新”
2019-03-08张紫赟
“不管企业发展是否需要,都要想尽办法比拼专利比论文,能否产业化根本不重要”“项目评审走形式”……近年来,一些企业披着高科技和创新的外衣、行欺骗之实的“伪创新”乱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暴露了创新领域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
弱专利、假需求,企业“伪创新”乱象屡禁不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然而,创新并非等同于所有改变,真正的自主创新也不是靠技术引进、模仿推动的创造活动,它必须是一个创新主体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独立进行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特核心技术的创新过程。但是仍有一部分群体故意混淆创新概念,打着高科技、新动态的幌子,拿着买来的技术甚至是抄袭来的产品,打上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标签,牟取利益。
比如,近日曝光的红芯浏览器,它实际上是一款披着红芯外壳的谷歌浏览器。类似于红芯这种既没真研发也没真创新的企业还有很多,他们只是将自主创新当成迎合国民情怀的噱头,实质上只是他们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营销手段而已。
再如,前不久备受舆论关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常林集团涉嫌项目空转、科研造假一事。据报道,常林集团所谓“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端液压产品”中一款液压泵,其实“是将日本川崎的泵的油漆涂掉,换上中川的标牌就通过了鉴定”。
经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企业披着高科技和创新的外衣、行欺骗之实的“伪创新”乱象屡禁不止。
“不管企业发展是否需要,都要想尽办法比拼专利比论文,能否产业化根本不重要。说实话,我们企业95%以上的专利就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产业化。”一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知名药企负责人说。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请“写手”代写及购买专利。但这种往往是缺少技术含金量的弱专利,质量很低。
记者联系了该企业推荐的一家专利代理机构,以购买专利为由进行咨询,对方坦言,购买一项发明专利约需两万元,但不保证能产业化,“用来充数量没问题,手续都齐全”。该业务人员还透露,其公司平台上交易的专利,七成都无法产业化。
一位新兴产业集聚基地负责人对此亦有同感。他调研发现,一些小微企业研发专职人员只有两三人,却是专利大户,办公室挂满了各类证书,产品种类极其丰富。正是因为深谙“创新”之道,有的将一项技术发明放在10个不同应用场景,分开申报,便有了十个专利,有的就是砸钱买,“连专利名称内容都说不清楚,纯属形象工程”。
该负责人还反映,有的企业干脆“拿来主义”,直接将他人产品贴上自己的品牌,被业内戏称为“贴牌式创新”,这一现象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表现尤甚。
“不仅以弱专利伪装技术进步,还善于造假、夸大市场需求与订单量来造势。”刚在一场科技企业路演活动担任评审的专家分析,一些互联网领域创新不去安心根植于核心技术,而是热衷于过度炒作假需求来玩资本游戏。
“只要文本写得好,专利一般跑不了”
接受采访的企业家们及高校学者坦言,近几年专利申请、创新项目申报中反映出的“数字冲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导致一批所谓核心技术与创新成果只能看不能用,更不能产业化,干扰了创新秩序,损害了创新氛围。
“缺少原始创新、重大创新,不愿意坐冷板凳下硬功夫,而是一心想挣快钱,搞快餐式创新。”在专家们看来,这股歪风背后,企业一方面想垒高创新的“数字成绩”,套取国家创新政策资金,另一方面利用重视创新的社会心态,包装自己吸引更大市场投资及订单。
此外,“项目评审走形式也是‘伪创新’乱象的一大表现”。上述药企负责人举例说,比如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复审时,都明确要求申报企业具有一定数量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但由于审核形式以纸质申报材料为主,缺少实地实物的多方校验,一些创新投机行为得以蒙混过关。“甚至滋生了中介产业链,凭借特殊的沟通渠道,帮助伪创新通过审查。”
一位刚从知名高校离职的创业者说,近日正忙着帮一位建筑商朋友写专利,对方不关心写什么,就是需要专利“傍身”来申报项目。“于是我绞尽脑汁,将研究的人工智能、新材料方向与建筑行业相结合,在办公室憋了两个。”他说,只要文本写得好,专利一般跑不了。
如何剔除鱼目混珠的“伪创新”
伪创新不仅仅挤占大量政策补贴名额,更挫伤真正埋头苦干的创新者,也影响了决策部门对科技进步的客观认知,拖累了我国创新脚步,降低全社会的创新水平和质量。
“可怕的是,企业在数字冲动、利益驱使下知假造假,并相互攀比。一些政策与评审漏洞又让伪创新怪圈得以运转,必须尽快扭转这一局面。”受访者深感忧虑。
那么该如何剔除鱼目混珠的“伪创新”?
专家表示,首先要从源头上提高专利含金量,将创新的数量优势转化成质量优势。一方面强化专利评价质量导向,完善专利统计发布制度,并加大对地方专利质量的考核与监督;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地方奖励专利申请者的做法,建议做好甄别,避免专利申请通过便束之高阁的现象。
企业家认为,在支持创新项目时,亟待建立科学评判的遴选机制,避免“走过场”“拍脑袋”,如加大对项目资金中研发费用支出的审查,增加对产品的实地实景验收等。
对于“贴牌式创新”的造假行为,受访者认为应该出台惩罚举措,将涉事企业纳入创新政策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的黑名单,限制其获取创新资金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