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3-07蔡坤龙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转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學目标,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出发,创新性的进行教学。教师在初中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推行问题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用十分明显。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方式;问题化教学
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动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初中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当前,教育改革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弱化教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适时采用问题化教学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 问题化教学概述
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经常会探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实际上这就是问题教学法的体现,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学内容为前提,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出丰富多样,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更不能采取一味“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样极容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反而把这门学科的“优势”变成了“劣势”。而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进行问题化教学,正符合了这一学科的特点,顺势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开拓思路,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创设合适的、多样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此外,应注意的问题是老师在创设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生活经验,以创设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为主,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无处不在,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使抽象问题大众化。
二、 如何运用问题化教学
教师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融入问题化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接受教学内容,更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到自身日常生活实际中,使学生更容易吸收贯通,更愿意去深入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运用教学问题尤为重要。比如:在进行《植物与土壤》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在讲授给土壤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们时常会对这个问题产生疑问:我平时见到的土壤不都是一样的吗?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们的基本认知出现了冲突,此时教师顺势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土壤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物分析等方式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体验,彻底解决学生们的疑问。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先提出与学生认知相冲突的问题,又通过更直观的多媒体、实物教学方法进行解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创设、运用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问题习惯。
三、 教学问题的设计
(一)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问题。教师在创设初中科学教学问题方案时,要严格按照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将这一标准作为设计问题的基础。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培养自身创设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熟练运用问题化教学,同时,还要遵循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创设教学问题,以此来确保创设的问题符合课程要求,进而全面提升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取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力求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问题。初中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习惯于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出发,去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在创设、运用问题教学法时,应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这样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兴趣;另外设计问题教学时,尽量使学生能够和自身的认知产生冲突,这样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和老师、同学之间进行充分互动和交流,求同存异,以便于全方位地掌握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所以,一名优秀的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会创设出合适的问题情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 从引起学习兴趣角度创设教学问题。初中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去学习知识,探索、解决问题。运用合适的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参与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当从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以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原则,从多角度出发设计教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辅助他们更清晰地掌握所学知识。因初中科学的实验性较强,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一学科特点,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勇于动手实践,鼓励他们去独立思考问题,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要鼓励他们的“质疑”精神,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 结语
总体来说,在初中科学课堂上运用问题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并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身边生活、兴趣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天彬.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胡先锦,胡天保.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7):4-7.
[3]胡先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深度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3):12-14.
作者简介:
蔡坤龙,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安吉县报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