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讲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9-03-07魏正宏

考试周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应用教学学讲方式高中生物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人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应时而生,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讲方式”就是其中之一。它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新型教育模式,革除传统教育教学的诸多弊端,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生学,”实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美地结合,达到了“教学同步,学用结合”。本文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讲方式”课堂实际应用,初步对“学讲方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阐述,希望能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讲方式”;高中生物;应用教学

一、 “学讲方式”概述

“学讲方式”是一种“先学后教,以学引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再由小组推荐组员“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知识,解决疑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益。

学讲方式的核心就是“学进去”“讲出来”,他主要有六个基本环节,即:学生自学、分组探讨、合作展示、问题反馈、交流检测、总结反思。这些环节都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种教学方式把课堂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了学堂。对学生当下的生物课学习和将来学生的成人成才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些环节中,参与者能快速高效地主动学习和小组共同学习;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可求助于同学,还可用同伴互帮互助的方式。这样,不但学生强化了所学知识,而且提升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 课堂中应用“学讲方式”两个步骤

(一)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进去”

要让学生“讲出来”,首先得让学生“学进去”。若学生对生物基本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那么要让“学讲方式”运用于生物课堂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疑点、难点、盲点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时,让学生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说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及伴性遗传等。学生只有弄清楚这些知识,才能为“讲”创造条件。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分析学生的学。“学”什么,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和任务。设置教学问题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并通过“讲”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比如,在教学生物2《遗传与进化》中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用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果能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想到,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再让学生看第4章的章图。请学生阅读章图中的文字和图解,询问学生看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这样,一方面弥补了学生对基因的微观认识的不足;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学”的热情,体会到探究和思考的快乐。

(二) 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理解的知识“讲出来”

“学讲方式”不但要让学生学进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讲出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不愿开口,怯懦,不大胆“讲”等弱点,鼓励他们大胆地“讲”出来。可先让学生讲给自己听,这样学生能够充分放松自己,并能够自我反思,弥补不足。其二,让学生在本小组同学面前讲。在组内同学面前,组内同学可以帮助自己讲解中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最后,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这种“讲”的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经过酝酿,形成较完美的知识体系,如果能够流畅地讲下去,其学习水平必然会大大提升。例如,对于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基因表达这节课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分别聚焦在“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上,接下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既基因的表达问题,应该说是顺理成章之事。最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探究课本知识,并且讲给班里其他同学听,对于思路明确、讲解透彻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这样,一方面“讲”的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思路,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听的同学也能够消除自己的疑点,学到同学良好的思维方法。

三、 应用“学讲方式”三个转变

(一) 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会”容易,“会学”难。“学会”侧重考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积累,“会学”则侧重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培养。“学讲方式”要求学生“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会学”的表达方式,是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概括、梳理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能够正确、清晰、有条理地讲给别人听。“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动力,是学习的继续和深化。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学讲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有时间去自主感知、亲身实践,同时注意多方位、多层次尊重呵护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不同学情,提供阶段性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和学习指导。在“课前(或课堂前期)预习自学(导学)——课内小组讨论——合作展示——问题反馈——交流检测——总结反思”六个教学环节里,层层递进、处处解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求知好奇心,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流程。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助、质疑与共享,激励学生给自己讲、给小组成员讲、给全班同学讲,亲身体验实现“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教会别人”的“学讲”全流程,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可持续性提升。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二) 让“课堂”转变为“学堂”

在“学讲方式”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意外”的反应随时具备“临机处置”能力,从容应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或利用演示配合讲授,或借助设问、提问、商量、讨论等等,促进学生的开拓思维,激情“出演”,无论“小组合作”还是“一对一”辅导,对共性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对个性问题采取“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里,使其不断处于“收获与成功”的幸福之中。

当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减少板书时间,多与学生面对面,抓住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运用“记忆规律”,使用“反复”“组块”“编码”等记忆增强工具,加强学生课堂知识点记忆能力的训练;利用学生“金字塔”原理,课堂教学“以点带面”,发挥学生“主角”作用,带动“群众演员”,推进“剧情”;当堂检测,当堂巩固学习效果;根据不同学段、不同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与讨论、阅读与笔记、课后作业与复习等环节上,指导学生形成稳定、有效、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模式。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让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堂”。

(三) 让“知识”转变为“能力”

教学中,我们发现个别学生虽然具备了知识体系,但由于理解知识层次有偏差,所以讲的时候,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让学生不断感悟、总结和反思在“讲”中得,在“讲”中悟,在“讲”中“化”。让学生在“学进去”“讲出来”的循环中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在讲解“DNA的复制”这一内容时,对于DNA复制疑问。讲解时模糊不清,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层层分析,学生不但能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还能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

综上所述,“学讲方式”能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推进“学讲方式”应用,改善课堂教学现状,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参考文献:

[1]赵长城.走进高中生物“学讲模式”的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04.01.

[2]田凤玉.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初探[J].科技资讯,2014-01.

[3]许明霞.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7.01.08.

作者简介:

魏正宏,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应用教学学讲方式高中生物
二项式定理的引入与应用教学研究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二项式定理的引入与应用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