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大承气汤灌肠联合大剂量皮硝外敷治疗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2019-03-07王云峰赵坚敏
王云峰,赵坚敏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昆山 215300)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1],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以腹痛、呕吐、腹胀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为主要临床表现。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主要分为3大类,即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不涉及血运障碍的肠梗阻也称为单纯性肠梗阻,是临床上最多见的急性肠梗阻类型。肠梗阻的类型在发展过程中多有交叉,而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往往可以不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灌肠等内科治疗可好转及痊愈。笔者所在科室自2014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对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在传统治疗肠梗阻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剂量大承气汤灌肠,同时联合大剂量皮硝腹部外敷,观察不同药物剂量下的临床效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入组为常规剂量组、双倍剂量组、对照组。常规剂量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6岁;双倍剂量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3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0岁。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病情在症状积分评估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表现。体格检查:膨胀的肠管有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微弱或消失或气过水声。器械检查:腹部X线检查,立位X线检查可见多数液平面及气胀肠袢。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肠梗阻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为阳明腑实证。3)年龄大于18周岁,小于90周岁。4)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缺血性、绞窄性或者肿瘤性的肠梗阻。2)过敏体质,尤其对中药成分过敏者。3)患有精神病或者行为异常不能配合患者。4)有严重的心、肺、肝、肾、脑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5)病情严重危及生命或处于濒死状态。6)酗酒和/或服用精神活性物质,药物滥用者和依赖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30例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减少胃肠道分泌、灌肠(乳果糖2包+生理盐水100 mL)等传统治疗方法;常规剂量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灌肠改为科室常规剂量大承气汤,联合500 g皮硝每日腹部外敷;双倍剂量组30例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大承气汤用量加倍。科室常规剂量组大承气汤组成:生大黄15 g,芒硝15 g,厚朴10 g,枳实10 g;双倍剂量组大承气汤组成:生大黄30 g,芒硝30 g,厚朴20 g,枳实20 g。以上药物均为浓缩中药配方颗粒剂型。取上述颗粒加入100℃沸水200 mL,充分溶解,药液冷却至38℃后,给予保留灌肠30 min,插管深度约25 cm,每日2次。皮硝500 g灌入布袋,布袋分隔成4~5条,使皮硝分布均匀,腹部外敷每日1次,当皮硝袋内的皮硝发硬、成块即可取下。
1.6 疗效指标判定 1)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缓解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恢复时间。2)腹部X线复查,评估是否痊愈。3)住院时间的长短。4)借鉴中医阳明腑实证主症积分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计算在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主症包括腹痛、腹胀、大便秘结,评价时点: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3 d、5 d。
阳明腑实证证候疗效判定标准:1)临床痊愈:症状积分减少≥95%。2)显效:70%≤症状积分减少<90%。3)有效:30%≤症状积分减少<70%。4)无效: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安全性评估 观察是否有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前后比较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评估药物的毒副作用情况。
1.8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双倍剂量组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短,与常规剂量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倍剂量组、常规剂量组的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有效率评估方面,双倍剂量组在24 h、3 d的有效率较高,与常规剂量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倍剂量组、常规剂量组的5 d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第5日有5例患者按评分判断没有达到好转,但症状没有进一步加重,经后续保守治疗亦渐好转出院,无一例中转手术。详见表2、表3、表4。
表1 3组临床效果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ree groups of clinical effects
表1 3组临床效果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ree groups of clinical effect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常规剂量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双倍剂量组症状缓解时间(h)住院时间(d)79.20±38.92 81.80±31.82 8.93±2.08 65.20±33.19 70.40±33.11 7.17±2.20*45.20±25.46*# 56.80±29.21*# 6.77±1.70*肛门排便排气时间(h)例数30 30 30
表3 3组3 d治疗结果比较Tab.3 Comparison the resultsof threegroupsaftet 3 d treatment 例(%)
表4 3组5 d治疗结果比较Tab.4 Comparison the resultsof three groupsaftet 5 d treatment 例(%)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目前临床上非常多见的疾病,其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时方可选择手术治疗。肠梗阻相当于中医学“关格”“肠结”范畴,实热积滞内结肠胃,热盛而津液大伤为肠梗阻的主要病机,以痞、满、燥、实为主,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等。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故用通里攻下的大承气汤治疗,契合病机。《金匮要略》[2]原文大承气汤用于阳明实热痉病、腹满病属积胀俱重者、宿食在下者、实热下利者以及妇人瘀血内结兼阳明腑实者,方中以大黄为君药,可泻热通便;芒硝为臣药,可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通便;厚朴、枳实为佐药,可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大承气汤作为一个复方制剂,在单味药物的基础上相互配合,发挥了中药汤剂的特色,能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中考虑到大承气汤有较强的通里攻下作用,早期口服可能在急性期加重病情,故改为灌肠较为安全可靠。
皮硝,为硫酸盐类芒硝族矿物芒硝或人工制品芒硝的粗制品,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外用有清热、消肿、止痛之功[3]。在肠梗阻患者腹部外敷较大剂量的皮硝,它可借渗透压的作用摄取腹腔内的渗出液,促使炎性反应局限和渗液的吸收,故有改善腹腔内组织水肿、减轻腹腔内压力、促进肠蠕动的作用。皮硝与大承气汤联合使用,一外一内,相互配合,能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根据《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考证[4],大承气汤原方药物剂量为大黄62.5 g、芒硝37.2 g、枳实27.5 g、厚朴125 g,目前临床上一般用量无如此之大,但从侧面体现出大承气汤用量的安全阈值较大。同时有相关的文献报道,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大承气汤的疗效与剂量呈正比关系。笔者在本科使用两种剂量的大承气汤,使用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尤其关注双倍剂量组治疗前后其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未见明显肝肾毒性及骨髓抑制情况,进一步验证了其安全性。
综上所述,较高剂量组的大承气汤在肠梗阻的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更好的疗效,表现在缓解症状的时间较短、治疗有效率提高、住院时间缩短等方面。但同时需要考虑到临床研究的局限性,收入组的患者均为单纯性肠梗阻中一般条件较好、无危重表现患者,均能耐受攻伐,如遇到情况较复杂的患者,效果欠佳时亦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掌握用药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