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山木雕与宗祠

2019-03-07蔡晓军余娜

中华建设 2019年1期
关键词:宗祠木雕装饰

蔡晓军 余娜

湖北通山木雕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宗祠、礼堂、寺庙等建筑体。它是研究通山当地历史文化、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及手工技艺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通过分析通山木雕在宗祠中的运用,引出通山木雕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对其发展给予建设性意见。

丰富的森林资源、流行广泛的采茶戏艺术样式和耐心坚韧的工匠精神成就了通山木雕的繁盛。通山宗祠大多建筑宏丽、工艺精美,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最为突出的民俗文化——宗祠文化与通山木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宗祠文化体现在通山木雕中,通山木雕依存宗祠建筑而发展。

一、通山木雕与宗祠概述

“通山木雕艺术的起源目前已无法考证,但据史记载北宋置县之前通山境内就有了以木雕为职业的手艺人,至明清通山木雕作品已日趋完美”。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一个祠堂代表一个家族的繁衍发展,记录了这个家族的沿革与变迁,具有强烈的宗族色彩,是“原生态古村落”。可以说,祠堂是一个家族的中心,“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漫时空隧道,保持着后人与祖先心灵的沟通,是连接后人与母体文化的血缘脐带”,浓缩了本土文化色彩。

古代通山的官商富户,为光耀门楣修建大量的豪宅和祠堂,但囿于传统封建制等级制度的限制,他们只好加强建筑的内部装饰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和权力。精美绝伦的木雕装饰就是一种,建筑木雕的装饰不仅花费大,而且对建筑构件要求考究,无论是木雕雕刻的技法,还是木雕的整体画面感,包括图案的主题内容、设色处理、造型构图等都是其装饰的重点。通山木雕的图案装饰一般运用象形、谐音、比拟等艺术手法,注重纹样与寓意、木质肌理与色彩、木雕结构及其工艺的处理,功能与审美和谐统一。

二、通山宗祠中的木雕

据资料发现,通山木雕源于北宋时期九宫山宫殿的建设。现存的古代通山木雕多属明清古建筑及散落于民间的作品构件遗存,大木雕刻的梁、枋、檩等建筑木雕。目前通山存世较完整的建筑有五十多座,都是存世极为珍贵的遗产。这些建筑基本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如明代宝石古民居群、清代大夫第、成氏宗祠等。比较有代表性的祠堂有洪港江源的成氏宗祠、闯王仙崖的程氏宗祠、高湖芭蕉湾的焦氏宗祠、大畈白沙的谭氏宗祠、大畈西泉的西泉世第等。

作为湘鄂赣边区文化载体的通山木雕在祠堂建筑中主要分布在门楼、额枋、梁柱、斗拱、雀替、牌匾、隔扇门、神龛、神桌等处。题材内容主要有祥禽瑞兽、戏曲故事、花草游鱼、神话传说等。鸿门梁上的双龙戏珠,格扇门上的梅花牡丹、门楼上的道教八仙等,具有以下特点:

1.手法多样,层次分明

据木雕传承人介绍,通山木雕工具种类多达上百种,雕刻技法多样,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阴雕、阳雕都有,以浮雕中的深浮雕和镂雕为主,因材施艺,极富空间感,构图丰满多层次。

门楼是宗祠建筑的脸面,因此自然而然就成了木雕的重点装饰场所,门楼上森严的斗拱、弯曲的仿月梁等都是建筑木雕的装饰部件。斗拱既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也是建筑装饰的重点,同时是建筑等级的一个标志,一般用在非常重要或者具有纪念性的建筑上,如宫殿、寺庙、祠堂建筑,斗拱越多越复杂建筑等级越高。以焦氏宗祠为例,门楼斗拱不仅层层出挑、森严林立,其装饰也别具特色,四层二十一装饰性斗拱,镂雕雀替,极尽庄严豪华。雀替上形态各异的动植物形象,在镂空雕刻的装饰下,是那么的空灵剔透、精致细腻。门楼额枋上的木雕,则采用圆雕工艺,从四面进行雕刻,人物构图饱满、线条灵活舒畅、衣褶清晰可见、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2.审美实用,有机结合

宗祠建筑装饰的繁复与精美程度是各大家族互相攀比的一种手段,为此很多地方宗祠建筑上的装饰达到了登峰造极、无可复加的地步,这在广州陈家祠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然而走进通山宗祠,除了横梁之间的雀替,中厅的隔扇门,后进享堂上的神龛,几乎找不到其它多余的装饰,雀替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了减少横梁与柱子之间的跨距,隔扇门上部的镂空木雕满足了采光透风的需要,神盒上的深浅浮雕是为了表示对祖宗神位的尊敬。通山宗祠建筑装饰是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并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而是具备了一定的建筑审美法则,是实用艺术与装饰艺术结合的产物。

3.意象造型,重点突出

通山木雕艺人在创作木雕时将自身的情感注入其中,其表现大多是游走于意象之间,在造型空间中体现的是一种意象表达。

平视构图和鸟瞰构图的方法是中国传统构图方式,通山木雕自由运用这两种方法,从而创造出更独特的构图方式。通山木雕对人物采取平视构图,对景物却采取鸟瞰构图,此种构图方式突出人物主题,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效果。通山木雕对物体的刻画通常采用具象的方式表现,但在人物造型的把握上却非常大胆,一般采用夸张的手法。木雕艺人凭借第一印象,用意象夸张的手法传达作者对物体内心的感知。对于人物造型的雕刻,完全不按照人物的比例,戏剧中人在屋下,前后两人的体格特征都是一样大小,但人与屋的体积大小几乎相同,这种效果非但没有影响视觉审美,反而更加突出主体。通山木雕就是通过这样的表现方式,使整个画面增加了艺术感染力。

三、通山木雕与宗祠传承保护中的问题及思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收藏奢侈品有了一定需求之后,家具木雕和工艺品木雕市场才渐渐兴起,但目前在通山当地行销最为广泛的仍然是宗祠木雕。因此,探讨通山木雕的传承保护离不开宗祠木雕。

1.人才质量建设

人才是干好任何事业的关键,在通山木雕的传承保护中也离不开人这个决定性因素。面对传统老艺人渐渐老去甚至离世,年轻人一方面由于没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心和坚韧,另一方面因从事木雕获得的经济效益有限而很少人从事木雕行业的现状,必须通过给予待遇提高,支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面对年轻木雕艺人普遍缺少文化积淀,作品文化附加值不高的现状,必须联合校园培训,提高人们对木雕的保护和审美意识,注重美术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来促进精品的产生。

2.技术设备创新

传统手工艺在电脑时代已经被逐渐取代,智能型电脑雕刻机的出现对于传统木雕行业也是一种挑战。现今通山木雕传承人也基本上都会使用电脑雕刻机,但是我们都知道,机器做出来的东西都是千篇一律的,缺乏人工手作一刀一划所刻画出来的独特灵气。面对高效率的雕刻机我们该如何取舍呢?笔者认为在关键精细的地方比如植物的叶茎和人物的眼睛等外必须依靠双手,在后期修光时可以使用电动木工抛光机和电动手枪钻等现代工具。

此外,借鉴重庆师范大学苏磊对徽州龙川胡氏宗祠木雕的数字化研究经验,我们也可以总结提炼出通山木雕的代表性作品,然后利用电脑软件进行虚拟造型取得图案纹样的数字化信息。这样,经过分析整理后的数字化作品就可以广泛应用。

3.市场产业化

通山木雕作为一项传统技艺,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是增强自身活力、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佳途径。要打造通山木雕品牌,就需要提升通山木雕的文化品位,将其发展成一个产业。在保护和传承理念的前提下,聘请专业人才结合宗祠等建筑对目前的资源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对于那些破坏严重的资源,注意修复,尽最大的能力保护现存的资源。特别是那些古民居要加大保护开发力度,结合文化创新理念,更好地发展保护木雕文化。

猜你喜欢

宗祠木雕装饰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木雕鱼
DIY节日装饰家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