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采空区隧道中的应用分析

2019-03-07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年1期
关键词:煤窑节理掌子面

刘 博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隧道超前预报对于安全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避免事故损失、节约投资等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煤窑采空区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地质分析法、超前导坑预测法、超前水平钻孔法以及特殊灾害地质所采用的相关预测方法。这些方法工期长、费用高,应用受到较大限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些长大深埋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中,物探方法得以推广应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手段。目前利用物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较多,有地质雷达法、瑞雷面波法、声波法、TSP法等。本文以TSP法和地质雷达法为主要手段,结合二者的优势,介绍了一种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通过实例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1 隧道工程地质概况与物探条件

工作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3 145 m,隧道为单面坡,最大埋深为233 m,为一低瓦斯-岩溶-采空区长隧道。

该段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含煤地层须家河组,其二段、四段岩性为长石砂岩、石英砂岩,灰白、棕黄色,中厚~厚层状构造,中粒结构,节理较发育,局部可能产生掉块。一段、二段岩性为泥岩夹砂岩、煤层(线),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构造,岩体质软,开挖后易风化,遇水软化,自稳能力差。其中,隧道于DK841+985~DK842+033段下穿某煤窑采空区。预报里程段的围岩岩性见表1。

表1 预报里程段围岩岩性

该段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砂岩段围岩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炭质页岩、砂质页岩及页岩夹煤段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强烈,并伴有煤窑采空区的出现。且隧道围岩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相交角度较大,故该段围岩具备采用TSP法和地质雷达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物探地质条件。

2 野外工作和数据处理

2.1 观测系统布置

TSP法:在隧道DK841+889的左边墙和右边墙位置分别布置一个地震波信息接收孔,孔径均为50 mm,孔深均约2.0 m,孔高均约1.5 m;在DK841+906~+933段的左边墙,按约1.2 m的间距布置24个激发孔分别激发地震波,孔径约45 mm,孔深约1.5 m,每个激发孔向下倾斜约10°;每个激发孔装填的药量约为67 g;所有激发孔与接收孔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次TSP法预报时掌子面里程为:DK841+938,预报里程范围为DK841+938~DK842+048段(即掌子面前方110 m)。

地质雷达法:分别在隧道DK841+964和DK841+985的开挖面上水平布置两条测线。采用100 MHz天线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两次预报里程范围分别为DK841+964~DK841+994段和DK841+985~DK842+015段。

2.2 数据处理

TSP法数据处理处理流程为:数据设置→带通滤波→初至拾取→拾取处理→炮能量均衡→Q-估计→反射波提取→P-S波分离→速度分析→深度偏移→反射层提取等。

对TSP203 Plus仪器采集的数据利用TSPwin软件进行处理,可以获得隧道掌子面前方的P波、SH波和SV波的时间剖面、深度偏移剖面、岩石的反射层位、物理力学参数、各反射层能量大小等中间成果资料,同时还可得到反射层的二维和三维空间分布。根据上述资料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如溶洞、采空区、软弱夹层、节理裂隙及富水体等不良地质体。

地质雷达法:采用“RADAN FOR WINDOWS NT”软件包对地质雷达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其处理流程为:数据传输→文件编辑→水平均衡→数字滤波→零点归位→偏移处理→能量均衡→时深转换→文件注释→输出雷达深度剖面图。将雷达深度剖面图作为资料解释的基本图件,根据雷达深度剖面图上的反射波组、强能量团块分布和曲线等特征对资料进行判释。

3 资料分析与解译

TSP法原始资料经过一系列步骤处理后,得到TSP法反射层位及物理力学参数成果图和TSP法偏移成像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TSP法反射层位及物理力学参数成果图

针对隧道DK841+946~DK842+000段,由图1可以看出:反射界面较多且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变化频繁,说明该段围岩破碎;动态杨氏模量值在17~22之间,说明该段围岩岩质较软;尤其是DK841+962~DK842+000段,Vp/Vs和泊松比变大,也说明DK841+962~DK842+000段围岩变破碎或有水。由图2可以看出:S波反射能量较弱,P波反射能量较强,说明该段围岩裂隙发育。

图2 TSP法偏移成像图

图3给出了掌子面地质雷达探测图像示意。由图3(a)可知,DK841+970~DK841+994段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存在不同岩性的互层和软弱夹层,推测该段围岩存在煤层和煤窑采空区。由图3(b)可知,DK841+990~DK842+005段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存在不同岩性的互层和软弱夹层,推测该段围岩存在煤层和煤窑采空区。

图3 掌子面地质雷达探测图像示意

结合TSP资料、地质雷达资料、超前钻探资料及设计资料综合分析得出:DK841+970~DK842+005段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存在不同岩性的互层和软弱夹层,该段围岩存在煤层和煤窑采空区。安全起见,提请施工时DK841+970~DK842+005段务必采用超前钻孔(必要时采用取芯超前钻孔)和加深炮孔对掌子面前方采空区、煤层厚度、围岩破碎情况、瓦斯含量及含水量进行核实,以防范其安全风险,并注意及时加强支护,防止坍塌,确保隧道工程及施工安全。

4 开挖验证

根据隧道后续开挖结果显示,如图4所示:(1)DK841+990处发现一较大煤窑采空区,破碎炭质页岩夹煤及少量泥质充填,潮湿,充填物破碎,自稳能力极差,易发生坍塌;(2)DK841+994处发现一煤窑采空区,破碎炭质页岩夹煤充填,潮湿,充填物破碎,自稳能力差,易发生坍塌;(3)DK841+997处发现有页岩夹煤软弱夹层,有滴水,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易发生坍塌。

图4 隧道开挖过程中煤窑采空区和破碎页岩夹煤图片

5 结论

(1)TSP资料和地质雷达资料对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体都有较明显的物探异常,说明TSP 法和地质雷达法对预测煤窑采空区、煤层、软弱夹层及节理裂隙密集带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2)根据隧道后续开挖结果显示,以超前钻探法、TSP法和地质雷达法为主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预报效果显著,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掌子面前方采空区、软弱夹层、节理裂隙及富水体等不良地质体。建议在进行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时,采用综合预报,从而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煤窑节理掌子面
隧道掌子面超前锚杆连续交替式布设方案研究*
含节理岩体爆破过程中应力波传播与裂纹扩展的数值研究1)
张开型节理角度和长度对类岩石材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充填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顺倾节理边坡开挖软材料模型实验设计与分析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技术研究
软弱围岩掌子面挤出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隧道开挖对掌子面前方围岩影响范围研究
借势
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