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字看中国古代战争观
2019-03-07
汉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不仅凝聚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战争思维特征。研究与战争相关的主要汉字,能够概略认识中国古代的疆域观、攻防观、策略观、情报观和装备观,为研究中国军事文化和战争观提供参考。
疆域观
汉字与其他文字一样,与国家相伴而生,在诞生时自然而然地承担了表达国家疆界范畴的功能,也反映了疆域与战争的关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或”字。“或”是“域”和“國”的初文,《说文解字》中提出:“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也就是说,“或”至少包括三方面要素:“口、戈、一”,从根本上反映了古人的国家(邦)观与“戈”的关系密切,“口”用来声索疆域(一,土地),而倚重的则是“戈”。
另外,“域,从土,或(yu)声”“堡,从土,保声”等,都说明了疆土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守土”“卫国”需要“戈”(军事手段)来作为基础和达成目标的手段。
在保卫疆域方面,有护“城”卫“邑”之说。“城,从土从成”,本义是土筑墙垣,用于防御外来入侵;“邑”,上为口,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口,偏重于指规模较小的村落、城镇。“城”“邑”虽大小不同,但对于保卫疆域都具有支撑作用,都是战争中争夺的焦点。
攻防观
汉字中,“伐”与“戍”,均“从戈”,也就是说,这两者都与“兵者”直接相关。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说文解字》中有:“伐,击也”,《广雅》认为:“伐,杀也”,一击一刺为一伐;《说文解字》又有:“戍,守边也”,人持戈以抵挡,戍守止寇贼是其本意。以上两个汉字的“一攻一守”,从字形上就生动展现了敌对双方你击我挡的战斗场景,也反映了古人对战争形式的朴素认识,扩展起来还体现了争夺土地、疆域的战争目的。
攻防作为作战的基本形式,还明显地反映在“矛”“盾”这两个汉字中。《说文解字》认为:“盾,跋也。所以扞身蔽目。”手持护牌,举在头上,保护眼睛和脑袋。古战场上,无论是兵车对垒,还是短兵相接,士兵一手持盾保护自己,一手持矛进攻敌人,都形象地表明,中国古代的兵家已认识到“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这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并通过兵器的制造和使用来统一这对关系以实现战争的目的。
策略观
“战争”作为一个合成词,最早出现在兵书《吴子·料敌第二》。从“战争”中的“战”来说,繁体字为“戰”,从单从戈,其中,战之声符为“单”,单与兽、獸(古獸、狩同字)有内在联系,对应着兽性的冲动和残杀,这些与《说文解字》中的“战,斗也”也基本一致。而从“争”的字形上看,为两手夺一物,可会意为争夺资源与地位而征战不休。而从隐义来看,两股力量的争夺,其结果不是一败一胜,就是两败俱伤。而后者为争斗双方所竭力避免的。因此,“争”最好能形成一种平衡。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战争”二字,融入人类发展史中,既有“战”投射的非理性冲动,还有“争”展现的敌对双方力量对峙,以及升华而成的维持平衡的格局。对战争暴力性和平衡策略共生互补关系的认识,是汉字中蕴含的最大的战争策略。
情报观
从古至今,情报一直对战争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比如,在周朝,“观”卦就是要掌握各部族邦国的情况,以此决定自己的进退方针和内政外交方略。《说文解字》中有:“观,谛视也。”意即仔细看、全面看、反复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尽可能获得全面情报,服务于战争的筹划与组织实施。
在情报工作中,与“观”类似的表述和行动还有“相”“因”。《说文解字》中还有:“相,从木从目,省视也。”“省视”义同“谛视”,全面仔细地査看;“因,从口(wei)从大。就也”。“因”的“口”类似于“国”的“口”,意即把“口”内因素放大,便于更为全面、透彻、准确把握情况。
在具体的情报方式方面,可概括为“料敌”“用间”“审察”等,这些门类都与具体的汉字相对应。“问”“算”“识”“测”等汉字,表示“料敌”的不同环节,用以达到“测深探情”的目的;“望”“目”“见”等汉字,都是审察、观望的意思,表示对敌方的军情进行侦察。
装备观
中国古代人和现代人一样,极为重视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古代军事装备的状况,在汉字中得到充分体现。《说文解字》所收的有关兵器类的字很多,而且分类很细。比如,长兵器有殳、役、投、戈、戟、矛、指等,短兵器有刀、戚、斤、斧等,弓矢类有弓、彈、弭、弧、弩等,护身兵器有盾、跋、橹、铠、甲等。
古人重视武器的思想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在兵器制造方面,为了提高性能,提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分注重吸收和运用当时先进的技术;在兵器使用方面,要求因时、因地、因敌、因器、因战的不同,选择使用不同的武器装备;在兵器的制造与管理方面,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走上了装备制式化的道路,并且在后续朝代,开始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官职,注重把握发展武器装备的时机及相应的政策,还注意吸引和招募“天下之良工”,给予优厚的待遇,“因能利备,则求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