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志初祖—常璩》有感
2019-03-07刘绍星
■刘绍星
常璩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被尊为“中国地方志的初祖”。他撰写的《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较完整的地方志著作,记载了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人物、民族、文化,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全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史料可靠,受到历代学者及外国专家的高度评价。
这部史学名著,既反映了常璩的卓越学识,又反映出他高远深邃的思想。常璩一生秉持拥护国家大一统、重视民本、旌昭仁贤、宣德达教的政治态度,践行求真资鉴,州部区别,重视经济科技及民俗民风等治史精神,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但《华阳国志》是如何写出来的,成了一千多年来的历史悬案。
《方志初祖—常璩》的作者傅德岷不畏艰难,为追求历史和文献的真实,以八旬之身认真研读《华阳国志》及有关著作,三次前往常璩故里蜀郡江原县小亭乡(今四川省崇州市)调查采访。他结合曾在云、贵、大凉山、羌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体验,从而获取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最后通过传记文学手法,对这些信息和文献进行梳理、提炼,做到了深耕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既有历史的再现,也有历史的拓展,历时三年写出了这部厚重之作。该书艺术地再现了在晋朝内乱不断、战争纷起的背景下,常璩一生独特非凡的经历。
《方志初祖—常璩》一书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经,以常璩的个人经历为纬,纵横交错,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从常璩的家学渊源,孩时的流民之乱,到被诬参与反晋,贬为庶民,生活无着落,仅靠妻子卖饺子艰难度日。艰险的自然环境考验,政治迫害,经济压迫,使他贫病交加,但他不屈不挠,矢志不移,最终以毕生之力写出《华阳国志》。此书浓缩了常璩一生践行“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处世之道,成功塑造了他胸怀博大、志存高远,执着于史家理想,襟抱兰风的家国情怀。
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展现人物的个性,是本书一大特色。无论是成汉政权的历史兴衰,还是常璩本人的命运多舛;无论是根于文献的真实,还是基于作者合理的想象,都显得波澜壮阔,引人入胜。以多民族文化视野来把握常璩著述的价值,是本书的厚重所在。西南地区,多民族杂居,文化多元,但这一地区的文化长期以来缺乏关注。《华阳国志》重点描写了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正是其独到之处。本书抓住了《华阳国志》价值的关键,对西南地区施以浓墨重彩,更显超前启后,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