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经’白银”激发创业人才活力

2019-03-06杨鑫王凌峰龚志龙

四川党的建设 2019年4期
关键词:宣汉县科技人员农民工

杨鑫 王凌峰 龚志龙

“开业了!开业了!赵老师,我的‘农業观光旅游生态园今天开业了,你一定要来看看啊。”2014年3月的一天,达州市宣汉县农业局总畜牧师赵益元收到塔河镇号楼村王策发来的短信,感到非常欣慰:“引进的人才不仅带来了项目,还带动了村民脱贫。”

近年来,宣汉县立足“贫困人口多、脱贫压力大”的实际,紧盯农业科技人员、工商业主、返乡农民工“三类人才”,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扶持、优化管理服务,有效激发了创业人才活力。截至目前,全县吸引“三类人才”4921 名,创办领办经济实体 1246 个,实现农业产值 12.6 亿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 1061 元。

科技人才创业,“轻装前行”

“经过30多年的培育,蜀宣花牛在2012年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新品种证书。作为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其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但由于科技人员身份和政策的限制,大家在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方面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研与生产脱节。”宣汉县改良站站长石长庚感慨道。

为破解蜀宣花牛养殖技术推广瓶颈,发展壮大农村特色产业,宣汉县依托全省首批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制定出台《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打破身份、方式、地域“三项限制”,强化资金项目税收扶持,严格监管督查验收管理,鼓励在职农业科技人员以带薪离岗、兼职兼薪等方式,承包、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开展技术服务等创新创业活动。

“现在政策允许兼职兼薪、离岗创业,大家都铆足干劲,准备在基层干一番事业。”政策刚出台,石长庚就带领16名技术人员投资500万元,在宣汉县明月乡重石村创办了蜀宣花牛繁育场。既当“站长”又当“老板”的石长庚说:“我要是不做出一点成绩,硬是对不起这么好的政策!”

目前,繁育场常年存栏蜀宣花牛300头以上,年利润60万元以上。《蜀宣花牛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农业部2017年度中华神龙科技一等奖,并成功申请一种蜀宣花牛繁殖技术研究、一种栓系式育肥牛舍等国家专利6项。蜀宣花牛的成功更是带动了全县其他农业科技创业取得突破,如丘陵山地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及集成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截至2018年6月,宣汉县已有495名县内外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创新创业。”赵益元说,“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带动下,全县农村围绕‘牛、药、果、茶、菌五大重点产业发力,先后成功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社1247个、家庭农场363家、培育种植养殖大户1100余户、农业龙头企业70余家,农村经济呈现业态丰富、欣欣向荣的景象。”

工商业主创业,

“后顾无忧”

“县委县政府在项目立项、资金扶持、后续服务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近3年光是资金扶持就有380万元。”达州市铭远生态林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雷远学介绍。

在外经商多年的雷远学于2013年回到家乡茶河镇创办了达州市铭远生态林业有限公司,投入1.3亿元开发打造宣汉县茶河镇钟坪村高峰岩陆生野生动物驯养场项目,通过发展生态林业,打造林下高端生态产品。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纳更多工商资本投资,宣汉县在2016年制订《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奖励办法》专项激励政策,每年预算800万元,对工商资本一年内实际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创办实体,给予20万元至30万元的扶持奖励;对获得品牌创建的给予1万元至30万元的扶持;对贷款投入再生产领域的给予50%的财政贴息。近三年,兑现扶持资金880万元。

另外,宣汉县对创业项目实行“一表申请、一站受理、限时办结、免费服务”绿色联动审批,保障各类业主简便快捷办事;建立重点项目“一对一”挂包联系制度,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补助资金,解决土地流转、要素保障等具体困难。

截至目前,宣汉县共建立方斗农产品加工园等创业孵化基地3个,打造“庙安花果山”等创业示范园 34 个,建成全国最大的云木香生产基地,先后培育庙安脆李等知名品牌 31 个,引进七里现代畜牧业示范园等项目23个,特别是巴山大峡谷旅游扶贫综合开发项目,吸引工商业主投资近 60 亿元进行旅游开发。

农民工返乡创业,“激情满满”

“真正让我留在老家发展产业的原因是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毛坝镇返乡农民工饶猛在了解到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后,在天坪村发展起高山脆李5000余亩,年产脆李200万斤,年收入1200万元,吸纳了389名群众务工增收。饶猛说:“我们这些回家创业的,就怕政府的那些条条框框,没想到现在政策环境这么好,我有信心把我的产业做大做强。”

为增强农村活力,宣汉县着力回引更多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

实施“归雁工程”。坚持产业发展优先规划、创办领办项目优先立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优先投入、项目内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四个优先”,有效推动“人才回乡、项目回引、资金回流”。

开设“技术课堂”。依托农民夜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个性化开办“农民夜校+道德讲堂+产业基地+远程教育+乡村喇叭+农村电商”“夜校5+”课堂,切实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疑难杂症”。

强化“三向激励”。坚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理念,持续强化政治激励、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全县54个乡镇分别建立了青年人才党支部,明确专人联系服务务工返乡人员、农村致富能手等优秀青年人才,择优充实村级班子。组建“智力支乡联络会”,定期召开创新创业座谈会、乡友恳谈会等,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每年推荐评选一批脱贫攻坚优秀返乡创业人才,给予每人两万元奖励。

“组织信任、群众拥护让我走上村主任岗位,我一定要把村上的大球盖菇产业做得更好,让老百姓的腰包都鼓起来。”清溪镇常宁村村主任张大鹏在就职大会上承诺。

近三年来,宣汉县先后从优秀返乡农民工中选拔村“两委”干部29名、县乡人大代表58名、县政协委员8名,引领带动一大批返乡农民工在基层一线发展经济产业、在村级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让返乡农民工真正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股强劲力量。(作者单位/宣汉县委组织部) (责编/蒋筱青)

猜你喜欢

宣汉县科技人员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
四川省宣汉县招商引资对策思考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
科技人员也应实行排名制
宣汉县成立青脆李种植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