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浅析

2019-03-06陆萍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陆萍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的问题。同时,生物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要求人们不断探究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讨论和研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98-01

1.高效解读教材的方法

解读教材是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它还有助于突破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高效解读教材,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课前要预习,预习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带着这些问题来听,加强了听课的针对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课堂上要积极听从教师的指导,进而正确地理解相关的知识,认真把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备课后复习之用;第三,课后阅读教材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梳理知识,总结归纳,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教材时,要让学生动笔。动笔就调动了眼、口、脑、手并用,这样做由于专注性强,更能持久,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阅读中对于概念、规律等结论性内容用笔勾勾划划;对于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可加上着重号;对于不能理解的内容要加上问号。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者要求学生阅读后能提出问题并提纲挈领地归纳大意,形成知识结构。

2.根据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教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生命现象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们教师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生物教学的方法很多,如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等。在一堂课的具体教学中,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必修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搜集一些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具体措施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等方面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全班交流,以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关联系的认识,教师做好点评总结,并组织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这样,不但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得相关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专长。宋代朱熹将此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进入高中后,学生存学习上的差异越来越大。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而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则“吃不了”。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吃不饱”学生学习较主动,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针对这类学生,可以开“小灶”。通过组织兴趣小组,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吃不了”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好,在课堂上不善于与教师交流。但他们内心深处迫切希望自己能进步。针对这类学生,可在适当时机鼓励他們投入到课堂中来,充分体会学会知识的快乐。

还有一类“不想吃”的学生,比如文科班学生。他们认为不高考,只要混个及格就行。针对这类学生,要尽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提升其主动学习的欲望与能力。

4.运用实验,求真务实

科学精神的精华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是我们对提出的假设用科学的实验手段去伪存真的过程,因此,实验有助于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品格。例如在讲到指示剂时,我向同学们表演了一个魔术:我向一张白纸上喷上了一种无色液体,结果学生们看到了一幅漂亮的卡通画,他们感到非常惊奇,急于想知道真相。此时,我把这个变化原理向同学们陈述清楚,并当场利用指示剂的变色原理重复了这一变化过程,同时向学生指出只有用科学的手段才能揭开事件的真相,要用科学的理论来识别一些伪科学,例如“水变油”、“黄铜变金”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产生都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只有按照科学方法设计的,在严格的科学检查和验证下进行的,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的实验,才具有科学意义。

总之,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学法指导,力求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力求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少数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要双管齐下,既要指导学法又要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使他们走出学习的低谷。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一般规律,确定恰当的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