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物理观察力的培养

2019-03-06李章祖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观察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李章祖

摘要:教会学生学好物理,必须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的科学训练与培养,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观察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85-01

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时,往往只凭一般的兴趣和爱好,在观察时注意力不集中,观察目标不明确,分不清重点,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有的以局部代替整体,有的放过一些稍纵即逝的重要现象,对多种并存的现象,不能抓住本质现象。因此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力。

1.明确观察目的

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总是要求学生针对某种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可是,很多学生在实验观察时充满了盲目性,不知道要观察什么,从哪里进行观察,观察要得出怎样的结论,导致学生的观察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学习的时间,这也是实验课经常出现拖堂的原因。为了更好地解决无效观察的问题,提高实验观察的效率,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

如在学习电学实验中《电流的热效应》时,需要让学生观察通电导体电阻对热量产生影响的实验。为了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减少观察的盲目性,提高观察的实效,笔者在学生观察的开始阶段,就提出观察的对象是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以及液体的温度变化,并规定先观察两个电阻的连接形式以及思考采用这种连接形式的作用是什么;之后要把观察的重点放在通电后两个电阻所在的液体温度变化快慢上。看通电时间相同,哪一个电阻所在的液体温度上升得比较快,并思考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样通过对实验观察的对象、观察的顺序、观察的重点进行细致的提示,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观察的盲目性,促进了学生观察的效果,提高了学生观察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养成观察习惯

要想得到全面的观察结果,事先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任何事物其本身的特质上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与其他事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为了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就应该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全面观察,并分清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

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形式:按时间来说,观察可由先到后;按空间来说,观察既可由近及远,也可由远及近;按事物本身结构来说,观察可以由外到里,也可由里到外;可以由局部到整体,也可以由整体到局部;按事物外部特征来说,可以由宏观到微观,也可由微观到宏观。比如在观察沸腾实验时,可以事先让学生回忆以往在家中烧开水的过程,然后集体总结观察方向、分工合作。以观察为教学先导,并制定具体观察要求,量化观察结果。尽量采用探索式教学,先观察实物或模型、图解,再进行知识讲解。几乎每一课甚至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从观察入手,比如发电机一章的教学,就可以从说明书上的图解着手,让学生养成先观察再动手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的习惯。在观察中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观察得必须细致、全面,学生能发现问题是学生视觉因素与思维因素结合的产物,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例如,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应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考虑,为什么沸腾前气泡始终不能到达液面?为什么只有在沸腾时气泡才能到达液面而破裂?在沸腾前后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大小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从而解决了气泡的形成、上升直至破裂等一系列问题,为研究沸腾现象提供了实验依据。

3.讲究科学规律

观察要全面。对事物的对物理现象的整个过程或各个方面做全面观察,以求对事物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如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应分别观察(1) u>2f (2) u=2f (3) f

观察要有主次。如在观察水的沸腾时,要围绕下列问题观察:沸腾前气泡发生的位置、气泡大小、多少,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沸腾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温度计的读数是否有变化?停止沸腾时,温度是否有变化?

观察要有步骤。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步地仔细观察。如在“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要观察所使用的压强计,用手指挤压压强计盘上的橡皮膜,观察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将水倒人烧杯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形臂两边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根据观察判断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改变橡皮膜所对方向,再观察u形管两边的液面,根据观察判断水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其大小有什么关系?保持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各个侧面,比较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金属盒放入不同深度,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怎样改变?观察在同一深度清水的压强和盐水的压强是否相同?

4.结语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而物理教学要从实验出发,而观察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实验装置的安装、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现象的剖析、实验数据的读取、实验误差的分析都离不开观察。观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學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鲜玉.初中物理声现象教学刍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4):101-102.

[2] 张利明.浅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践[J].学周刊,2018(11):120-121.

猜你喜欢

观察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