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探讨

2019-03-06何美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探讨小学数学方法

何美

摘要:数学教学必须结合实际;注意新课导入要新颖;给自己的学生树立信心;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优化课堂教学学法的有效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多运用数学语言。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37-01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以转变教学方法为突破口,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这几年来的教改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谈几点体会。

1.数学教学必须结合实际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数学同时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所以,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实际生活、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即数学生活化,那样学生学习数学时就会倍感亲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迅速高涨,学习气氛也自然轻松、活跃。

2.注意新课导入要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数学。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3.实物教学法探讨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小学生的思维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利用实物进行探讨,则有利于建立起具体形象的数的概念。生动有趣的实物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也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比如,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让学生探讨,计算5-1=( ),小学生琢磨了很久也算不出,当教师拿起5支铅笔,然后放下1支,让学生看,他就能很快地说出等于4。这种实物演示就能让学生通过实物,理解数学计算。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活动常有赖于无意注意,他们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而实物教学法就是采用直观、生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图形”时,教师可以准备用不同颜色的纸张裁剪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等,课上可以让学生去探讨,动手去剪一剪,撕一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这些形状的特点,学习效果比从理论讲解要好得多。

课堂摆设实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实物运用一定要恰当,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不能让学生过分注意这个实物,因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物学习数学知识,而不是认识这个实物。运用实物时不要过早展示,也不能太粗略,让实物与知识讲解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达到目的。

4.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某些创造来自直觉思维,有时心血来潮,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而更多的想法是在热烈地互动氛围中和相互议论的启迪下迸发出来的,它是一种群体共生效应的产物。我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合作的精神。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猜一猜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三角形按课本三个层次要求分别拼图操作,再讨论书本上的三个问题。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自己发现了结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操作可加深理解公式中为什么“除以2”的道理。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动脑去思考,动口说过程,使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获得圆满的成功。这样的操作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愿望和表现欲望,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潜能,同时也加快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进程,既使有效课堂落到了实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贴近生活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受兴趣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受兴趣的事例作为知识的背景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在身边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创设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数有30个1角硬币,小明找爺爷想办法,爷爷说好办,收了小明30个1角硬币,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觉得有点吃亏,我问学生想想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了3张1元钱亏不亏。先让学生讨论,再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分硬币中找规律,看元角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从讨论和实践中得出“1元与10角相等”。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运用的东西.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会用数、字母、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的简单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探讨小学数学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