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03-06方元元
方元元
摘要:在“应试教育”时代背景下,“单一、枯燥、机械”教学成了当前数学教育的代名词。部分家长、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忽视了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数学实践能力以及数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无异于隔层建房,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相脱离,阻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核心素养体系”,在原有教育教学基础上,给教育教学增添全新的内容、全新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计划性、科学性的开展教学过程。这无疑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曙光,因此,数学教师要以“六大核心素养”为风向标,数学教学中,着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高段;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130-01
国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给基础技能、数学方向、问题层面以及情感态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研究话题。只有综合素质过关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着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将学生培育成有知识、有智慧、有品格的全面型人才。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呢?
1.六大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发展的意义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家长将“学习成绩”当做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想走,被动接受知识灌溉。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包含以下几种问题:
1.1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课堂成了一言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找到表达自己观点的空间。
1.2自主解决问题差:
部分教师无论从课堂预设、教学环节的设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部一手包办,学生不肯动脑自己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知道教师会将问题的答案告诉自身。
1.3忽视了数学的其它特质。
数学是一门集成性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目标的改变,也为数学教育增添了不同的特质。但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只将数学当做一种计算工具,忽视了其实践价值、审美价值等特质。
随着六大核心素养的敲定,也预示这数学教育将进入到全新的阶段。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学教育应当保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更透明化、具体化。教师不必盲人摸象,只需要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优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厚度与自身素养的并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2.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策略
2.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会学习”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属于“自主发展”的范畴。其指出:学生使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完美平衡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从小学生最细微的心理特征入手,教学做到“投其所好”。例如,学生喜欢玩游戏,在教学《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学生来一次“看电影”的数学活动,将“座位”利用路线图指示,在玩闹之间,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又如,为了带动后进生学习,在教学《统计》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为学生播放一段“某超市的监控录像”,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统计出这一时段进入超市的老人、小孩和成年人。
总而言之,就是严格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思想,将课堂的主动权、话语权适当交给学生,彻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其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2.2以“美”的形式沉淀。
“美”是人在主观情愫的牵引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积极情绪。“审美情趣”也是六大核心素养“文化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教师对“审美情趣”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误区,并非只有美术、音乐这些艺术类學科拥有美的元素,“审美情趣”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积极的软实力,这跟过硬的计算能力、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本质上的区别。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相关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在注重讲解基础概念、基础知识点的过程中,着重给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告诉学生: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是中国.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分数的记载,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知识。这种促使学生发愤图强的情感就是数学中的“美”;此外,在教学“图形的移动(三)”相关知识点时,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组“对称图形”如对称的两个正方形,在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思考对称圆形在脑海中的实体画面。有的学生说:“一条河两岸,有两座房子”;有的学生说:教室过道两旁有两张四四方方的课桌……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中的趣味因子,这也是数学教育中的一种“美”。
2.3数学知识中的实践创新。
数学知识是千千万万数学家经过千百万次的实践探究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因此,实践价值也属于数学学科一大特质。“实践创新”是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其要求教师能走出课本,将目光放到广阔的生活实际当中,带领学生创新利用数学。如,可以让学生经常写数学日记,记录妈妈一周花的零用钱;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自主总结“植树问题”的规律;让学生自己绘制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等等。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价值。
总之,数学不单单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蕴含无穷教育力的学科,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康世刚,宋乃庆.论数学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数学通报,2015(03).
[2]何小亚.学生“数学素养”指标的理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