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9-03-06陈霞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高中语文对策

陈霞

摘要: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涵养和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高中诗歌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创新诗歌鉴赏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深意,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69-01

诗歌是传统的高雅艺术,它以丰富的想象和凝练的语言来完善和丰满想要表达的情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重视自主理解教学的组织、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提供宝贵的建议。

1.阐释意象,理清脉络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也就是说,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顺利把握诗歌内涵的重要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将诗歌的思路理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大意和内涵。意象是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载体,也是诗歌的灵魂,学生只有对意象有了比较深刻的把握,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意境。

例如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先了解“秋风、过雁、黄花”等经典意象的含义,进而让学生体悟李清照精神和内心的煎熬、挣扎的心绪,理解李清照的哀愁、清苦、寂寞等心理感受。然后,教師带领学生以这些意象为切入点,深度挖掘《声声慢》的意蕴,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教师在平常的诗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一些比较常见的意象的象征意义,以便学生在今后的诗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其中的意象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如“月亮”一般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或者离愁别绪之感、表达诗人的愁思万千等,具有渲染感伤氛围的意义。

2.美读诗歌,读出韵味

诗歌饱含着语言美感,从它的每一个词句我们都可以发现音律美和节奏美,所以带领学生诵读诗歌是诗歌鉴赏教学的最佳方式之一。语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诵读诗歌,能够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感,从而更好地感受诗歌凝练的词句和丰富的情感。在带领学生进行诗歌诵读的时候,语文教师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多样化的诵读方法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句子,采取合适的诵读方法,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此外,在带领学生诵读诗歌的时候,还要让学生读准诗歌的字音,把握音色、语气、语调、停顿、重音以及节奏变化,明确诗歌的情感基调。

例如,在学习《雨巷》时,面对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理想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更好地掌握诗歌的主旨内涵。在《雨巷》的第一部分,主要描绘了一副阴沉的细雨朦胧中的江南小巷图画,它的感情基调是迷茫而低落的,所以在带领学生诵读这一段的时候,应该采用缓慢而深沉的语气,在读到“悠长、悠长”“寂寥”“愁怨”等词语的时候,应该采用延长音,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渲染出凄清惆怅、优美朦胧的氛围。在《雨巷》的第二部分,主要是抒写了理想的美好、到来、离去、破灭的过程,感情基调是凄婉而凝重的,所以在读这一段的时候,语调较之前要逐渐提高;《雨巷》的第三部主要是首尾呼应,揭示了主题。所以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重读,而且语调要稍有提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读出期待之情。

3.斟酌诗眼,体悟诗情

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诗歌鉴赏中,诗眼是极其重要的,它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整体构思,以及诗人的思想观点与情感态度等。诗人在创作中也十分重视字词的筛选,利用字眼来升华情感,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举个例子,“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字,就是该句的诗眼,它将本句中的境界充分展示出来,有效提升了诗词的意蕴。诗眼一般藏在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以及字词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语言所创造出的形象来进行联想,反复推敲诗歌所表现的思想主旨,以此感悟诗歌的灵魂所在,从而准确找到诗眼。通过挖掘诗眼中所隐含的意义,把握诗歌中的意蕴,充分理解诗歌的本质,深化对诗歌的理解,提升审美能力。

4.解析背景,把握主题

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要想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依旧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对诗歌的喜好呢?我们在教授诗歌鉴赏时,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给学生表达不同观点的机会。诗歌鉴赏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征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诗歌鉴赏教学活动中不能要求必须有标准答案。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在营造和谐的诗歌鉴赏课堂氛围中,使课堂更有活力,使学生发散思维、自由表达,并鼓励学生联系诗人创作诗歌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全面地分析和把握诗歌内容,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

例如在教授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时,教师就要为学生介绍该作品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并鼓励学生将诗人所处的社会现实作为理解诗歌的重要参考资料,以此来认识曹操、解读诗歌,这样能让学生很快把握诗歌的主题,从而实现诗歌鉴赏的教学目的。

结语

诗歌可以打开心灵的窗户,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诗歌的内涵,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贾超.如何加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J].才智,2016(20).

[2] 殷路平.感受意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基石[J].考试周刊,2017(99):60-60.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高中语文对策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