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策略

2019-03-06朱永娟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悬念孙中山本课

朱永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44-01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总结等是密不可分的,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导入得法,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导入呢?

1.设悬念启迪思维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设置悬念应生动形象、简洁鲜明。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有位实习老师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子弹……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峰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赢,却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2.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孙中山破陋习时,我就先给他们讲了孙中山的故事”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的卫兵,见来人衣着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叫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一定会惩罚你的!”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的?”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讲完之后问他们还想不想知道孙中山的其他故事,接着就导入新课了。

3.温故导入

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前,先温习己学习过的相关知识,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来导入并学习新知,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这里的“温故”是一种手段,導入新课才是真正的目的,本教材篇排有许多《古诗二首》,仔细观察的人不难发现,这里的两首古诗都是有相同主题的。比如北师大版语文十一册第六单元“战争”主题中,就有两首古诗,分别是《十五从军征》和《出塞》,前者写的是一位从军65年的老兵返回故里的凄惨情景,通过学习,学生己经明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基于这样的基础,在学习第二首〈出塞〉时,我先和学生再一次体会了前首诗的感情,并引导学生:“战争带给人们的总是苦和难,正所谓‘夫兵久而利国者,不从有也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作为边塞的战士,他们的生活又时怎样的,他们是如何看待战争的?”这样的温故导入,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到战争之不利,也为更好体会第二首诗打下了感情基础。

4.教师可首先揭示课题,明确本课教学内容

课堂的导入不是华而不实的空谈,更不是画蛇添足的形势,导入是为了能自然地揭示本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在学生被吸引的过程中,自然地揭示本课的教学主题。如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一课,课文讲述了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情景,及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在第一课时教学前,教师进行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看过的蒲公英。”让学生各抒所见,说说自己曾经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别印象。接着,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蒲公英给学生看,学生再次根据近距离的观察说说自己认识的蒲公英,学生非常感兴趣,对本课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本课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再次引导:“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和蒲公英有关的课文,课题是《金色的草地》。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很自然地揭示了本课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巧设悬念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方法。让学生带着浓厚的疑问投入到学习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愉悦性,而且为学生学习全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课堂导入就是在学习新知或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的一种方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巧妙和导入,精彩的导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绪和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还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为整堂课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悬念孙中山本课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巧在开篇设悬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