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写好作文
2019-03-06吴智琴
吴智琴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37-01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一种创造性的练习,是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每次的考试中,作文的权重分值占30%左右。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作文的教学尤其重要。也许有些人会认为由于农村特殊的教学环境,农村小学孩子的作文水平相对低些是正常现象。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农村教学经验,发现事实不是这样的,相反的,农村小学的学生在作文的学习上还是有许多优势的。
1.积累写作素材
1.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堪称小学生习作的楷模。《新课标》提出要“重视文本”。让学生在背诵和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掌握了一些好词佳句,就会为写作做好铺垫。在写作文时就能够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1.2多写日记积累。教师可以让学生平时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在平时作文教学中,笔者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1.3阅读积累。如何提起学生爱读书的兴趣呢?首先,每天上课利用5分钟的时间,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其次引导学生到图书室去找相关的书来看,并安排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最后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实行“每天一读,每月一比”。
2.由仿写到独立创作
2.1片段仿写。优美的片段,有特色的片段,都是我们模仿的对象。我们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里面描写漓江静、清、绿的句子非常优美,在带领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过后,我问大家,你能模仿她的样子写一段话吗?同学们兴奋十足,跃跃欲试,结果,同学们仿写出来很多优秀的片段。
2.2结构仿写。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构思文章,包括怎样開头和结尾;此时,如果给她一把拐杖扶持一下,他就会顺利渡过难关。范文就是帮助学生学写作文的拐杖。
2.3语言仿写。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干巴,缺乏文采,是语文学习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有很多,组词、造句、读书或背诵……都会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语言熏陶,而仿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一组描写动物的课文: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其语言亲切自然,朴实无华,学过课文之后,我们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习作:《我喜欢的小动物》;《我熟悉的人》。学生成功的仿写了《小鸽子》、《小狗》等文章。
2.4从仿写到创造。作文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只不过是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因此作文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学会选材,从而有效地完成了作文的从仿写到创造。例如,学了《我家的猫》一课,就写《我家的小狗》,仍要求先交待动物的外貌特点,仍按刚满月小狗的特点和自己喜爱的原因的顺序来写。有的没有现成的,在预习课就先布置学生推荐一篇与该次习作相近的范文。
3.从体验生活中找灵感
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平时还应给他们多提供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给他们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个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够加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努力创造各种生活实践条件,促使学生自觉主动投入生活实践,并且加以引导启发,融作文指导于活动中,就可以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一次野营活动以后,教师以《野炊》为题让学生作文,不少学生的作文就出现了比较多的精彩片段和镜头。如一个学生写野炊生火:“我只想把火烧得旺旺的,一下子把松枝、枯草塞进灶膛,伏在地上用力吹气,没想到一股浓烟倒灌出来,熏得我眼泪直流,咳个没停”。就这几句话,把一个平时不善家务的小家伙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事实也正是如此,学生参加了实践,就会有切身的体会。在活动中,学生看了、听了、想了、也做了,内容越丰富,他们的感受就越多,体验就越深刻,作文起来就得心应手,也就不难了。
4.创作过程中多问
多年来笔者对作文起步教学有一定的探索,笔者发现,在农村由于家庭条件、学习环境比较差,多数家庭没有互联网。心里虽有了写作材料,但因学习基础差,要用语言文字准确得表达出来是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这时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他们的写作动机就会一闪而过,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作文从此成为他们的一大难题。这时,作为教师要注意引导,耐心帮助,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记得上三年级的一节写校园景色的作文课,学生们都认真去观察、思考、练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写上一大段,但写作毛病却比比皆是。一节课快要结束了,我更惊奇地发现有小部分同学才写上一两句话,有一位同学竟一句都没写成。当时我很纳闷,校园的景物甚多,哪怕你一一列举也可写出一大段,他们竟毫不动声色的坐在那儿“混”了一节课。心平之余才了解到:同学们是由于在习作过程中,有的遇到了不会写的字,有的遇到了不知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去表达,有的碰上不会写的地方不问明白就乱写一通等等。这些情况都成为学生作文的绊脚石,日子长了习作就成了同学们的一种负担,一种苦恼,最后完全失去写作兴趣。为此我想到一计:学生们在写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有疑惑的地方、有语言表达困难需要帮助的等等问题,都可以向教师请教。要鼓励学生: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一个热心帮助他们的“好伙伴”。有了教师的帮助,他们会信心百倍,有兴趣把作文写好。
农村生活小桥流水,山谷田园,民风淳朴,民俗奇特,无不蕴含着知识与神秘。因此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生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材料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文内容就会丰富充实起来,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