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编导对舞台空间的利用分析
2019-03-06耿茜
耿茜
【摘 要】近年来我国传媒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以及市场扩张,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渐消失。在此背景下,要想切实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口碑,就要求编导做好节目的创新工作,从多个角度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更加优秀的艺术表达。笔者以电视节目中舞台空间的利用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舞台空间的内涵,其次结合电视节目编导的工作内容,对舞台空间的有效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迷茫中的电视节目编导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鉴。
【关键词】舞台空间 内涵 编导 利用
随着我国艺术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多种艺术表达形式,而作为艺术表达的重要载体,舞台设计已经成为人们在接受艺术熏陶过程中格外关注的元素。不论是传统的舞台表演,如曲艺表演、舞蹈、杂技等,还是借助视觉媒体传播的舞台表演,比如以电视为媒介进行传播的各种类型的舞台表演,这些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都需要优秀的舞台设计来加持,而作为舞台设计中的重要方面,舞台空间利用得是否巧妙、到位,也就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核心要素。
一、舞台空间的内涵分析
所谓的舞台空间,就是指舞台表演中的一种环境展示,它对整体舞台艺术起到重要的铺垫和渲染作用,能够有效辅助情感的表达。不同的舞台表演类型,如戏曲、曲艺、舞蹈、武术、魔术等,需要不同的舞台空间表达,但是究其本质,舞台空间一般是由动作空间、审美空间、知觉空间以及交往空间四部分组成的,由此可见,舞台空间不是一个纯物理概念,它包含了更多人类精神和意识层面的内容。所谓的动作空间,就是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进行各种动作的活动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今的舞台表演已经不再局限于台板之上,而是更多地向舞台上方空间,甚至是观众席的上方空间转移,以此带给观众更加新颖的感受,能够使舞台充满科技感和自由感。审美空间,就是指舞台空间设计中表达出来的整体情感诉求以及独特意味,比如,为了烘托表演的主题,很多舞台设计师会将整个舞台设计为火车车厢、旅行箱等特殊的环境,从而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其中,更好地感受表演的内涵。知觉空间就是指人类通过视觉、听觉等对舞台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形成的整体感觉,知觉空间的变化和转移,能够带给观众较大的冲击感,从而帮助观众形成更加真实的观看体验。交往空间是指舞台效应与观众反应共同形成的情感空间,它决定着舞台演出的效果,也是舞台设计者服务理念的重要表达。
舞台空间是一个独具特色且效果突出的环境表达,电视艺术编导要想充分发挥舞台空间的作用,就必须在掌握基本的空间利用技巧,对舞台上的道具、场地、纵深比、高低差等进行合理布置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观众意识,从而在新形势下体现出舞台艺术的最新表达思路;而对于电视艺术编导而言,由于在观众交流以及表演效果上具有不确定性和间接性,因此更要不断拓展思维理念,实现对舞台空间的有效开发。
二、新形势下编导对舞台空间的有效利用方式
1.正确认识舞台空间,使舞台空间的利用更具目的性。舞台空间是艺术表达的一个特定符号,不能单纯依靠演员的表演自然形成,而是应该加入更多人为的“巧思”。编导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舞台空间看作一个艺术品的“展台”,从而有目的性地打造一个特定的环境,邀请观众走入其中。舞台空间的利用要符合舞台表演内容,就现今多元化的表达形式而言,编导要想保证舞台空间的利用得当,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种表达形式的特点以及每一次表演节目中的内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空间设计,以为不同的表演做出有效的烘托。比如,杂技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集惊险性、技巧性和趣味性于一身,除了台板空间,它更多地利用到了空间环境,这时,编导就要结合杂技演员不同的地板动作和空间动作,做好环境的设计,确保舞台空间能够为不同的演员行为提供烘托,从而带给观众更大的冲击感。
2.不断拓展艺术理念,从不同维度实现舞台空间的深度开发。在舞台艺术创新发展的今天,舞台表演呈现出了更强的个性、综合性和科技感,为此,电视艺术编导要想提升整体表演效果,就必须不断拓展自身的艺术理念,促进舞台空间的深度开发。电视艺术编导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舞台空间背景的变化,在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舞台空间已经不再需要人工进行费时费力的布景,而是只需要一个电子显示屏、一些灯光变化,就能实现三维空间的打造以及真实情境的呈现,这种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能够大大提升舞台空间的科技感和艺术个性,从而促使舞台由平面走向立体,使舞台艺术作品的表达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冲击力,使更多的观众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
3.提升艺术品位,实现舞台空间表达内涵的深化。如果说舞台艺术表演是一种外在的表达,而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素养则是节目的核心和灵魂,要想提升舞台艺术的品位,电视艺术编导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积累,深入理解人类文化的审美走向,从而加深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进而促进内在的积累不断向外在转化,实现舞台空间表达内涵的深化。在以往的舞台空间利用中,很多编导总是一味地强调“艺术”和“技术”,却忽略了最容易“得人心”的文化和情感,这是舞台空间利用中的一大误区,也是今后电视艺术编导在舞台空间利用中应该努力克服的问题。
4.促进人文表达,强化舞台空间与观众感受的双向交流。舞台空间的设计和利用,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舞台艺术表演服务,而舞台艺术表演,则是为更多的观众服务。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其受众的广泛性以及受众综合素质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单纯的舞台表演那样纯粹,这就要求电视艺术编导必须加以更加深刻的人文关怀,不断提升空间利用的综合性和服务性,跳出孤芳自赏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到舞台艺术表演中来,形成与表演的“通感”和“共鸣”。
三、结语
电视艺术应该是大众化的,电视艺术编导只有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才能实现对舞台空间的有效利用,才能促进舞台艺术形式向民间、向更广阔的人群推广,从而实现与更多观众的双向交流。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陈艺.新形势下编导对舞台空间的利用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2(4):66;[2]陆美娜.舞台空间视觉设计[J].长江丛刊,2017,(33):94;[3]赵炳翔.舞台空间观念在视觉艺术中的表现及拓展[J].艺术百家,2016,(4):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