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9-03-06杨必光
杨必光
摘要:小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为其灌输什么样的思想,小学生就会被塑造成什么样子。因此,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小学教育实际情况,就如何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科教学;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19-02
所谓德育,就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系统的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从而形成其良好的品德和自我修养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消耗时间长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树立教书育人的基本素养,还要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下面我结合小学各学科实际教学工作,谈一谈各学科的具体渗透方式。
1.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思想。他们认为当今社会只讲究利益,衡量人生的标准就是金钱,从而形成拜金主义思想。进而对小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管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虽然目前我国中小学都设有德育课,但是教学内容往往脱离小学生实际生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此背景下,探索德育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实现对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就成为了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2.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和方法
2.1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数学这门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例如我们在教学“位置”这部分数学知识时,就可以利用坐标学习某地的位置。因为棋盘和坐标图的相似性,教师顺便引入中国古代的围棋运动,使学生对围棋感兴趣,并且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增强小学生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在教学空间与图形部分时,教师要介绍中国古人七巧板的智慧;在教学应用题时,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通過应用题所反映出来的数据,体会拒绝工业污染、爱护环境等的重要性。
2.2英语和语文课教学中渗透德育。
英语是一门语言,既是交流工具,又具有人文性,和语文一样在对学生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语文学科教学中,每个字、每个词、每首诗、每篇文章都散发着无限的韵味,上文论述的过程中,举了许多例子,在此不再赘述。与语文不同的是,英语不是母语,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起来有困难,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熟悉的英语“Hello,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Im fine,thank you,and you?Im fine too.”这个经典对话是一开始接触这门语言时就学会的对话,让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铭记于心,除了朗朗上口之外,而且这个对话教会了人们见面打招呼的礼貌,教师可以多创设类似的对话情境,生活需要文明,文明出行且文明用语。英语教材中的对话都是源于生活,当然也能用于生活,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利用这样一段口语练习:“We usually have a school trip in autumn.Great!When is the trip this year?Its in October.Well go to the Great Wall.”对话中巧妙插入了中国名胜古迹长城,教师讲述长城的历史,让学生领略长城的风采和诙人民的智慧,从而使他们对名胜古迹的敬畏油然而生。
2.3音乐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
音乐是一门无性别,无民族,无国界的艺术,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体会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情感更容易些[3]。例如在教学《送别》这首歌时,先念歌词,教师帮助理解,把送别的惜别情绪捕捉到位,而且这首歌的词也很有韵律美,同学们在即将离别母校,踏入初中的校门时,对六年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的深情都会从歌曲中流露。老师也可以和学生交流讨论,听了《听妈妈的话》你的感受是什么?或者开发地方课程资源中的传统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乡的温暖。
美术教学包括画简笔画、水墨画、素描、油画、书法、艺术手工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近生活,踏出课堂观察自然,把课堂设在外面,树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走进各地的博物馆,欣赏名家名作,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多组织书法课,让学生爱上书法,练习书法能锻炼学生性格。
2.4班会课的活动教学中渗透德育。
班会课要总结班级一周工作情况,处理班级问题,还有整顿班风学风等,教师通过班会课能持久反复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4]。教师要利用班会课组织一些共青团、少先队和校外活动,组织主题班会,如读书交流会,同学互相推荐有趣的课外读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见解不同,在互相交流和切磋中感悟经典,快乐成长;如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生命诚可贵,诚信价更高等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班会。
2.5教师要探索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其他策略。
首先,优化创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在德育方法途径手段上大胆创新,不落俗套。其次,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应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家长经常交流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教师的通过家访、电话、家长会等形式多渠道密切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联系,形成家校一致的德育教育。
3.结束语
总之,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若能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工作,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既能获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又能接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保证学校教育既是成才的教育,又是成人的教育。而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使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郭承金.浅谈小学教育中对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9):62-63.
[2]钱文龙.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浅谈小学德育教学方法的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5):87-88.
[3]阮云蕾.“润物细无声”的“传道”——浅谈学科德育的渗透[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7(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