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坐个电梯都怕得要死
2019-03-06董绍军
董绍军
【案例】
已过花甲之年的刘老太住在农村,近来她每次要坐公共汽车到市区的时候都很难受,感觉“像死过一次一样”;她也不敢坐高楼里的电梯,一呆在里面就难受得想死。
家人开车带她到医院检查,坐在密闭的车内,刘老太又受不了了,一定要打开车窗。后来,经医生诊断,刘老太患上了幽闭空间恐惧症。
接診医生检查后说,刘老太出现这样的问题时间并不长,这可能和她的性情有关。刘老太比较容易焦虑,又胆小、爱操心,加上白天家里人都在外工作学习,整日里就她一个人,没人倾诉。医生给她开了一些药物,配合家人的照料,一段时间后,刘老太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慢慢地刘老太开始敢坐公交车了,进电梯也不那么紧张了。
对封闭空间的焦虑症
幽闭恐惧症属于恐惧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对封闭空间的一种焦虑症。当患者进入一些特殊环境时就会不自主产生恐惧感。包括拥挤的公共场所、封闭的环境等,如球场、商店、剧场、公路、电梯、公共汽车、火车等。他们总是担心在此场所中会昏倒、发作某种病症、失去控制,而又无法逃离现场。患者只要一处于恐惧环境之中,就出现害怕出事的感觉,不自主想逃避,如若不能实现,就会心慌心跳、呼吸气促、出冷汗、手足发抖、肌肉抽动,甚至昏厥,有濒死感等,但一经离开恐惧环境,即可自行恢复正常。
可能与童年阴影有关
出现幽闭恐惧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成长经历,胆小、害怕的性格因素,心理压力,处理问题的经验等。经过研究表明,有不愉快的童年也容易出现幽闭恐惧症,比如说幼年时期受到非常多的心理伤害,出现的心理阴影成年之后就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储存在患者的记忆当中,当这种记忆被勾起,幽闭恐惧症的病情就会随之而来。在生活当中受到严重的打击,这种状况之下也容易引起恐惧症的发生。
让患者在“阶梯”恐惧中脱敏
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平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如症状表现一般,就尽量减少接触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环境。但若症状严重到影响工作和生活,就要及时找专业的心理医生介入治疗。
医生首先会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分析恐惧对象。指出其恐惧的原因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要想克服恐惧,首先必须要先知己。要帮助其挖掘“怕”的根源,认识“怕”的内容,计算“怕”的程度,衡量“怕”的几率。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正确评价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作“个人定位法”。
系统脱敏法是目前被认为治疗恐惧症最安全而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此法由医生设定“阶梯”性恐惧值,并让患者依此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事物和场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