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创投、资源获取与社会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2019-03-06汪忠詹旎萍王爽爽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9年1期

汪忠 詹旎萍 王爽爽

摘要:在社会使命和市场经济的双重驱动下,社会企业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创投作为一种新型投资模式,解决社会企业发展难题。由于二者在国内起步较晚,学者们对社会创投如何影响社会企业发展的研究较少。借鉴风险投资和传统商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实证分析社会创投对社会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社會企业在接受社会创投后绩效实现提高,并且资源获取在社会创投与社会企业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这为社会企业绩效提升以及社会创投与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社会创投;资源获取;社会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9)01-0084-06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府部门、市场部门、非营利组织三者边界越来越模糊,解决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通过跨部门的协作来实现[1]。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应运而生。社会企业最早起源于欧洲,以创造社会价值为使命,是通过商业运作模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组织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组织,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2]。德鲁克(2007)曾指出,社会企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可能成为后资本主义时代真正的增长部门[3]。社会企业于2004年在国内正式起步,并逐渐受到政府、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但其创新型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其很难从传统渠道获取所需资源,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社会创投不仅为社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还为社会企业提供投后增值服务,并追求经济、社会回报。虽然引入国内较晚,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社会创投的引入与发展对社会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社会创投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其概念、模式及国内外现状等方面,社会创投与社会企业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研究社会创投、资源获取与社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内在影响机制,促进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投良性循环发展,实现双方互利共生。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社会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也称为慈善投资、公益创投,最早由美国慈善家约翰·洛克菲勒三世提出。社会创投借鉴风险投资方法,投资孵化社会组织(主要为社会企业)[4],利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5]。在投资社会企业并帮助其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创投不仅追求必要的经济财务回报,同时也追求社会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益[6],既不同于只追求社会效益的慈善基金,也与只追求经济回报的商业创投有所区别[7]。

与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类似,社会创投不仅为被投资社会企业提供财务支持,还提供管理和技术等非财务支持,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8],促进被投资社会企业模式创新和管理能力建设[9],从而提高其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和影响力[10],为政府、企业、非营利性组织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以应对发展压力[11]。

社会创投出现之前,社会企业获取必要资源面临着巨大困境。非正式渠道(自我筹资、亲朋好友支持)是社会企业获取财务资源的主要方式,缺乏薪酬优势使其难以吸引和维持优秀员工,社会企业生存和发展缺乏初始资源。此外,社会企业能否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也会影响企业绩效。

社会企业通过进行商业活动来实现社会目的,创造社会、经济双重价值,其绩效通过开展社会创业活动产生并体现[12]。由于国内尚无对社会企业的法律界定,社会企业认证以及其经济数据获取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目前对社会企业绩效的研究主要围绕评价体系构建展开:(1)基于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的绩效测度。平衡计分卡是比较全面综合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社会企业的BSC应突出其社会目标[13],从财务可持续性、利益相关者、内部业务流程和资源,或双重回报、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角度衡量社会企业绩效[14]。(2)基于影响机制的绩效测度。以典型社会企业为研究对象,并对比其他研究手段,探索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以及中介变量等,研究不同变量对社会企业绩效的影响[15]。(3)基于社会投资回报模型(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的绩效测度。SROI充分考虑社会企业的双重属性,主要测量其可量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16]。

(二)社会创投与社会企业绩效作用机理

学者对社会企业的研究多集中于绩效评价体系构建[17],对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较少。作为一种新型资本投入方式,社会创投是社会企业主要资金来源,对社会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关键作用。

社会创投不仅解决了社会企业的资金问题,还为其提供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帮助。社会创投的支持,有助于增强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18]。对社会创投者而言,提供资金资源,以期获得经济财务、社会效益回报;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持,能够解决社会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社会企业管理经营水平,促进其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控制风险。实现社会企业绩效提升是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投者的共同目标。

本研究认为,与没有获取社会创投的社会企业相比,获取社会创投的社会企业管理运营效率更高,从而具有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

假设1:社会创投对社会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三)资源获取的中介作用

在社会创投出现之前,我国社会企业的融资环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首先,尽管政府对社会企业发展持支持态度,然而,政府和慈善基金往往关注非营利性项目,加上政府资金审批流程较长、耗时久等因素,社会企业通常很难在发展初期获取足够的资金。其次,现有金融机构倾向投资具有高风险、高经济回报的企业,由于社会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用以支持其社会使命达成,愿意对社会企业进行投资的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再次,作为新生事物,社会企业缺乏合法性基础[19],公众对社会企业的认知不足,社会创业者多数只能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获取小部分资金。

社会创投的出现有助于解决社会企业融资问题。社会创投者将风险投资理念运用到社会创业领域,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投资的增加,不仅能帮助社会企业实现良好发展,还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依据信号理论[20],人们倾向于对接受社会创投的社会企业抱有积极态度。社会创投不仅直接为社会企业提供資金帮助,还向外界传递了对该社会企业未来发展持有支持态度,从而吸引其他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社会创投还能提高社会企业的信贷评级,增加其银行贷款的可能性。

此外,社会创投还能够借助自身声誉或社会网络,为被投资社会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并使现有成员产生潜在危机感,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以获取持久竞争优势。因此:

假设2:社会创投对资源获取具有正向影响。

一切形式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资源,对创业活动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资源是企业生存和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性要素,也是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企业具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资源不同,其中企业所需要的关键资源是其产生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21]。

财务资源是企业必须具备的初始资源,对企业的绩效、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财务资源的缺乏是大多数初创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对社会企业而言,从外界获取财务资源比传统商业企业更加困难,资金缺乏导致社会企业项目开展受阻[22]。财务资源能够转化为其他关键资源,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因此,资金匮乏的社会企业发展更为困难。

社会企业任何经营管理活动都与人力资源息息相关,人力资源数量和其具备的知识量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新创企业中,教育水平较高的员工创新意识较强,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绩效[23],因此,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水平对组织整体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目前,社会企业在国内的公众认知度不高,在人才引进方面远不及传统商业企业,难以筹集发展所需资源,从而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本研究通过借鉴传统商业企业相关研究来分析社会企业中资源获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因此:

假设3:资源获取对社会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由社会创投自身特征可知,社会创投不仅通过资金投入对社会企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协助社会企业内部管理、资源整合等投后增值服务对其绩效产生间接影响。社会创投者对被投社会企业的关注度越高,内部沟通越多,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为达成共同目标,社会创投者会提供其他资源获取渠道,使被投社会企业降低资源获取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被投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达成社会目标并获取经济回报。因此:

假设4:在社会创投对社会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资源获取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特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目前,国内社会企业发展仍未成熟,考虑到样本典型性等综合因素,本次调查对象分为两部分:近几年参加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的学员;借助社会网络关系联系的社会企业管理人员。本研究线下发放纸质问卷和在线调查同时进行,共发放问卷150份,对社会企业的基础信息以及研究变量等进行调查,并将社会企业运行时间作为控制变量。此次问卷调查历时三个月,回收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为71.33%。调查样本的结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样本分布具有一定广泛性和代表性。

(二)变量测量

本研究的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方式,15分别代表各题项与本人的符合程度为很低很高。

1.社会创投。本研究主要参考Michael Schefczyk和Gerpott(2001)[24]、王涵轮(2011)对风险投资的测量,结合社会创投的定义及特征,对其测量指标进行借鉴和修订,衡量社会创投对社会企业的支持作用、社会创投的参与强度以及对社会企业经济、社会回报的重视程度,共计6个题项。

2.资源获取。本研究借鉴Crawford(1991)[25]、Stewart(2001)[26]、YuenPing Ho(2007)[27]、张浩然(2009)[28]、蔡莉(2011)资源获取量表,从财务资源获取与人力资源获取两个维度来测量社会企业的资源获取,结合社会企业特性进行适当增加和改编后,共计9个题项。

3.社会企业绩效。本研究主要借鉴郑晓芳(2016)[29]的评价量表,将社会企业绩效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结合研究需要对题项进行适当改编和筛选,最终得出关于社会企业绩效测量的12个题项。

4.控制变量。本研究还调查了社会创业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社会企业的成立年限、所属领域、所在地区等基础信息。根据社会企业的公益特征和现有研究成果,选取社会企业成立年限作为此次研究的控制变量。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软件对问卷进行检验:计算各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当问卷总量表α系数高于0.8并且分量表α系数高于0.7时,问卷信度较好;当KMO样本测度结果为KMO>0.7、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Sig.<0.01时,可以进行因子分析,问卷效度较好。

本研究主要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由表2可知,资源获取和社会企业绩效总量表的α系数都超过了0.8,社会创投总量表的α系数虽然为0.795,但与0.8相差不大,仍认为该量表信度较高。各个分量表的α系数基本上都大于或接近0.7,社会效益分量表的α系数虽然为0.665,低于0.7,但考虑到社会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益难以衡量,仍认为其信度较高。综合来看,本研究各量表信度良好。

社会创投、资源获取和社会企业绩效KMO>0.75,sig.<0.01,累计贡献率分别为49.56%、54.92%、52.21%,累计贡献率较低,但鉴于目前国内社会创投和社会企业数量和规模还未成熟,因此仍认为问卷具有有效性。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表3中的数据显示:社会创投与资源获取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创投与社会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资源获取与社会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财务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但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如表4所示,社会企业的成立年限与其绩效之间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表明在研究中成立年限对社会企业绩效无明显影响。社会创投对社会企业绩效的影响显著(B=0.609,sig.=0.000),表明社会创投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企业绩效,假设1得到验证。

如表5所示,社会创投对资源获取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B=0.654,sig.= 0.000),表明社会创投对社会企业获取资源具有促进作用,假设2得到验证。

如表6所示,模型1验证了控制变量对社会企业绩效无明显影响。模型2验证了资源获取能够显著促进社会企业绩效,且人力资源获取(B=0.478,sig.=0.000)和财务资源获取(B=0.406,sig.=0.000)的作用程度相近,假设3得到验证。

运用4步回归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模型1中社会创投显著促进了社会企业绩效,模型2中加入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但社会创投对社会企业绩效依然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回归系数由0.6降低到0.363。因此,社會创投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资源获取来促进社会企业绩效的,假设4得到验证。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及贡献

作为创新型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投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我国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投仍处于发展缓慢的起步阶段。本研究以资源获取为中介变量,探索社会创投与社会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1)社会创投有助于社会企业的资源获取。社会创投既通过投入资金直接为社会企业提供支持,也通过桥梁作用间接为其提供支持,获取社会创投的社会企业会具有更多的资源获取渠道。

(2)社会创投的参与有助于提高社会企业绩效。社会企业在接受社会创投后,其各方面绩效均有改善。这也为社会创投理论发展、社会企业绩效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3)在社会创投与社会企业绩效中,资源获取起到了一个中介作用。社会创投能直接和间接为社会企业带来资源获取途径,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创投对社会企业的重要性。

在理论贡献方面,本研究丰富了现有社会企业理论研究:(1)探讨了社会创投和社会企业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往较少有学者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了社会创投对社会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2)采用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探索社会创投、社会企业绩效以及资源获取之间的内在影响机理。较少有学者对社会创投进行投资之后开展研究,本研究探索社会创投如何影响社会企业的资源获取以及社会企业绩效。

(二)进一步讨论及研究展望

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企业在国内发展尚未成熟,缺乏权威性的认证标准,且本研究的调研对象为接受社会创投的社会企业管理人员,样本量不够充足,分析结果可能存在误差。(2)由于当前社会企业相关数据获取困难,本研究的调查数据主要为被调查对象的主观感知数据,缺乏真实反映变量客观情况的二手数据,未来的研究可以尽可能结合主客观数据,对社会企业进行更加科学、准确的调研。(3)中介变量选取的维度较少,由于时间关系以及作者研究水平有限,本研究将资源获取分为财务资源获取和人力资源获取,然而还存在技术资源获取等其他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丰富中介变量的维度。

参考文献:

[1]Young D R.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trategic and structural implications[J].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2010, 12(2):139157.

[2]汪忠, 吴琳, 张乾梅,等.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社会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3, 34(4):104108.

[3]德鲁克. 非营利组织管理[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Acques Defourny, Marthe Nyssens. Conceptions of social enterprise and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nvergences and divergences[J]. Journal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2010, 1(1):3253.

[5]Pepin J.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entrepreneurs become venture philanthropis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2005, 10(3):165173.

[6]Grossman A, Appleby S, Reimers C. Venture philanthropy: its evolution and its future[J].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Background Note 313111,June, 2013.

[7]Moody M. Building a Culture:The construction and evolution of venture philanthropy as a new organizational field[R/OL]. 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2010, 37(2):324352.

[8]汪忠, 朱昶阳, 曾德明,等. 从福利经济学视角看公益创投对社会福利的影响[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 32(1):7882.

[9]王雪莉. 公益创投: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新模式[D].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10]Boiardi P, Hehenberger L, Gianoncelli A. European venture philanthropy and social investment 2013/2014  The EVPA survey[M].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4.

[11]马宏. 公益创投:促进公益组织发展的新途径[J]. 中国社会组织, 2008(10):2730.

[12]Bellostas A J, LópezArceiz F J, Mateos L. Social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in social enterprises:value creation model of spanish sheltered workshops[J].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2016, 27(1):367391.

[13]趙静, 柴文佳.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J]. 企业导报, 2011(1):9394.

[14]汪忠, 吴倩, 胡兰. 基于DEA方法的社会企业双重绩效评价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4):106111.

[15]胡兰. 社会企业双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湖南大学, 2013.

[16]Arena M, Azzone G, Bengo I.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or social enterprises[J].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2015, 26(2):649672.

[17]沙勇. 我国社会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 2013(2):113117.

[18]李阳, 龙治铭. 国外公益创投及社会企业研究述评[J]. 中国物价, 2015(1):8688.

[19]陈昀,陈鑫.基于认知视角的社会创业企业合法化机制及获取策略[J].管理学报,2018,15(09):13041310.

[20]Spence M. Job market signaling[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3, 87(3):355374.

[21]Heirman A, Clarysse B. How and why do researchbased startups differ at founding? a resourcebased configuratio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4, 29(34):247268.

[22]中国青年报社. 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23]王瀚轮, 蔡莉. 风险投资与人力资源获取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J]. 经济纵横, 2011(8):104107.

[24]Schefczyk M, Gerpott T J. Management support for portfolio companies of venture capital firms: an empirical study of german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s[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1, 12(3):201216.

[25]Crawford J M. Executive development: a strategy for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 by James F. Bolt. (1989)[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10, 2(1):9496.

[26]Jim McGoldrick, Jim Stewart, Sandra Watson. Theorizing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2001, 4(3):343356.

[27]Ho Y P, Wong P K. Financing, Regulatory costs and entrepreneurial propensity[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7, 28(23):187204.

[28]张浩然. 基于政策环境下的创业者初始资源对融资途径选择的影响研究[D]. 吉林大学, 2009.

[29]郑晓芳. 基于公益创投视角的社会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 湖南大学, 2016.

(责任编辑:王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