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与何爱华先生学术思想探讨

2019-03-06徐小滨刘贯宇李秋红王晓军杨雪刘军沈宁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扁鹊华佗爱华

徐小滨 刘贯宇 李秋红 王晓军 杨雪 刘军 沈宁

摘要:医史学家何爱华先生的子女于2017年6月捐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一书。本文以此为契机,对何爱华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探讨,主要论述了先生对医家秦越人(扁鹊)的生平事迹及对《难经》的研究。我馆对何爱华先生生前的文献做了全面地收集,细致地整理,作为图书馆特藏文献进行阅读推广,突显了医学史文献的重要性。

关键词:《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何爱华;医史;特藏文献;阅读推广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1.017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9)01-0059-03

Abstract: The medical historian HE Ai-huas children donated the book Bian Que, Hua Tuo, Fu Shi Ji Qi Ta to Library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in June of 2017. Taking this opportunity , this article discussed Mr. HE Ai-huas academic thoughts, mainly expounded the Mr. HEs study on life stories of the doctor QIN Yue-ren (BIAN Que) and Nan Jing. Our library comprehensively collected and carefully organized the literature of Mr. HE Ai-hua, and read and promoted it as a special library literature,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history literature.

Key words: Bian Que, Hua Tuo, Fu Shi Ji Qi Ta; HE Ai-hua; medical history; special library literature; reading promotion

随着特藏文献阅读推广的进行,图书馆将逐渐挖掘许多尘封于图书馆、档案馆及私人收藏中的面临着逐渐散佚的名老中医和中国医学史专家的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全面收集、整理、研究。本文借助医史学家何爱华先生的子女2017年6月捐赠《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的契机,对何爱华先生的学术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其学术思想进行研究。

医史学家何爱华先生(1926-1993年),曾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医史教研室任职,致力于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具有文、史、哲、医等多方面的广博知识,在史料查考、人物溯源、文献探究等诸方面成绩斐然。早在1954年,就与北京医学院医史学者李涛、程之范书信来往讨论医学史问题。先生共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难经解难校译》等书,具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严谨治学、敬业的工作精神。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生为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制定11部中医经典书目做出了重要贡献。先生退休后被校图书馆返聘,主要从事研究、整理古籍图书及书目,现在图书馆还保留着先生手写卡片式的目录。

1  《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

《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2013年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325页。封面设计为悬崖青松,以顽强和乐观诠释先生的学术风采。书中有先生的照片,也有人文理念设计的书边标题。此书为纪念先生逝世20周年所做,是先生子女及学生收集先生20世纪50-90年代所发表的54篇文献的医学史论文集。

《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的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是对先生毕生医学史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和集中呈现。出版说明页写到:“虽非全部,但足以反映何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独特观点,诠释了他栖身中医医史文献研究30余载的学术历程。”书中所载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献对于存疑的史料,旁征博引,详斟析辨,尤其是先生开展的学术争鸣在当年影响极大,大有还历史真面目之感。这些文献距今虽年代久远,但对于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书将54篇文献按照内容归类,以年代升序排序,以“保持原貌”为收录原则,共分为3个部分:秦越人(扁鹊)等医家生平事迹研究13篇;历代典籍考辩21篇;先生与国内医史学者关于典籍考证商榷的争鸣及其他文献20篇。收录的文献基本涵盖了先生所研究的领域,尤其侧重于典籍考辩文献的收录,更加突出了先生对医学史研究要力求还原历史、追求真理的特色。

2  何爱华先生学术思想

2.1  对医家秦越人(扁鹊)的研究

秦越人(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也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医学家和齐派医学的创始人。从1958-1992年,先生分别发表《秦越人(扁鹊)生卒及行医路径考》《秦越人(扁鹊)事迹考》《秦越人(扁鵲)事迹辨证》等10余篇相关文献,从未停止过对秦越人与医学的研究。在探讨秦越人生平事迹的基础上,就其在医学上的成就和贡献做出正确评价。《管子学刊》在1992年第3期发表了先生的《中国医学奠基者齐国医家秦越人》,越加成熟深入地探讨和评价了秦越人对医学的贡献。提出“考证(扁鹊)的事迹,我一贯主张以司马迁《扁鹊传》为依据”[1]。并肯定了秦越人在医学上3个方面的成就。

2.1.1  经络藏象  秦越人最早完整地提出,病邪沿经络循行与脏腑的深浅、由表入里侵袭的传变过程。考证依据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缠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蹷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先生认为这是秦越人运用阴阳学说分析疾病的矛盾现象,并把阴阳学说引入到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等各个方面。再则秦越人“乃使弟子子阳,砺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按照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循行,循经取穴的针刺疗法,使得“能生死人”。说明了秦越人在发展经络藏象学说方面具有重大的成就[2]

2.1.2  四诊合参  秦越人夙以精擅诊法而闻名于世,从医诊断提倡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四大诊术,为中国医学“四诊合参”诊断学的奠基人。

针对秦越人精于望色,先生认同1987年7月21日上海《文汇报》报道,中国著名的微循环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所长修瑞娟教授在第四届世界微循环大会卫星会议上作《微循环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报告,秦越人的望诊,就是对微循环的一种观察。为此,先生对秦越人三大诊籍展开讨论:望诊确知齐桓侯病程的发展;虢太子“尸厥”,与弟子共同“砺针砥石”,“取外三阳五会”抢救成功;秦武王的砭石弹治获愈。指出针刺人体相关穴位,能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拟交感神经作用,有效改善微循环的自律运动,望诊就是对微循环的一种观察[3]

2.1.3  辨证论治与综合治疗  先生认为秦越人善于全面把握病情,针对患者的不同证候,病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对策,多种疗法,综合运用。在中国医学史上,秦越人是辨证论治并施行全身综合治疗的奠基人之一[4]

2.2  对《难经》的研究

《古今伪书考》云“《难经》一书,大半可信为后人伪造,而托名于扁鹊”。近人通过对《难经》第一注家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的考证,亦持此说;同时仁者见仁,或论《难经》成书于秦汉之际,也有人竞言其为战国之作。总之,至今尚无定论[5-6]。先生几十年来在医学史研究中,围绕《难经》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研究,呕心沥血,释难解惑,认为《难经》是中国医学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它的科学价值和《素问》《灵枢》一样传示后昆。从1958年《我对难经著作年代问题的商榷》,到1986年《略谈我对<难经>的认识》等许多佐证文献的发表,先生认为《难经》不是战国、东汉、六朝时代的著作,而是西汉时代的著作,是淳于意一派医家的著作。《难经》分篇应以元代吴澄的分法为优,但须调整,使篇目分明,条理清楚。

先生经过多年整理与研究,于1991年著成《难经解难校译》一书。学生程宝书教授在《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代序(二)中写道,《难经解难校译》一书是先生毕生心血结晶,是古今研究中医经典著作《难经》的集大成者。书中对《难经》的成书年代的界定、著作人推断到每一章节字句的正误、医理的阐发,都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说明,作出了独树一帜的论断;对《难经》中历史遗留的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都作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7]。关于秦越人与《难经》的关系,先生一直追寻着从《史记·扁鹊传》看《难经》的探索之路,在生命最后季还将刚刚出版的《难经解难校译》一书寄给李经纬、余瀛鳌、周一谋等国内著名医史学家商榷。

3  特藏文献阅读推广

收集整理先生的学术文献是我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特色项目之一。利用先生子女捐赠《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的契机,我们通过超星发现、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按标题、关键词、作者等检索,与先生子女及学生共同查找文稿;并查阅校史和80年代校内部出版物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全面地收集,得到先生手迹干部履历表1份,照片6幅,著作8册,相关文献121篇,应该是较全面的。我们将121篇文献汇辑形成《何爱华先生论文集》,文集的形成弥补了一些文献未被《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收录的遗憾。同时还收集先生撰写出版的著作8册,均收藏在图书馆岐黄特藏文库医史部。

《扁鹊·华佗·服石及其他》作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特藏文献,着重于传播中国医药史学知识。对已故医史学者学术文献进行梳理,可以传承医学史学者的治学精神,充分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增强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民族自豪感,对于促进中医史学传承、创新、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爱华.试论秦越人(扁鹊)的医学成就[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5(2):40-42.

[2] 何爱华.中国医学奠基者齐国医家秦越人[J].管子学刊,1992(3):72-77.

[3] 何爱华.秦越人(扁鹊)和微循环[J].中医药信息,1987(6):3-4.

[4] 孙慧明,李成华.扁鹊、仓公医学贡献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38(5):464-466.

[5] 何爱华.评《<难经>著作年代考》[J].湖南中醫学院学报,1985(3): 30-32.

[6] 周立群,郭霭春.秦越人、扁鹊与《难经》[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84(3):29-34.

[7] 何爱华.略谈我对《难经》的认识[J].陕西中医,1986,7(3):140-141.

猜你喜欢

扁鹊华佗爱华
野花
华佗学医
第一次拔牙
华佗治病
神奇的光
讳疾忌医
小华佗拜师
扁鹊兄长,你在哪里?
五禽戏
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