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育危机

2019-03-06

齐鲁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育权生育率小猪

近日,一份《拯救中国人口危机刻不容缓——中国生育报告2019》以“2018中国人口负增长”为关键字上了微博热搜。1月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中国总人口將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2030年起进入持续的负增长,如果总和生育率(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一直保持在1.6,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后者明显比前者更权威,也更符合实际,它们所指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转型期,我们看到大国崛起的步伐,看到不断更新的科技作用于生活中,也看到转型所带来的阵痛。生活是一把双刃剑,如同我们一直担心的“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过去从不是问题的“少子化”也让我们猝不及防。

关于生育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从单独二胎到全面二孩,几年来,从“我要生”到“要我生”的悄然变化,并非简单的生育问题,其背后是一系列问题的集中呈现。生育主力军由80后逐渐过渡到90后,两性关系变革,房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养老压力不断增加……诸多问题作用于生育,而生育又作为诸多问题的一环辐射到一系列别的问题上。

作为生育主力军的90后,却在生育面前望而却步,许多人按下了生育的“暂停键”。这一现象,从比他们更年长的80后就开始了,90后是生不生一孩的问题,80后是生不生二孩的问题。

对于所有人来说,生育从来都是一项权利,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义务。拨开云雾,分析生育危机背后的社会现实,惊叹之余,我们是否会找到一条新的路径?

放开三孩:猪邮票先声夺人

一条旧闻,在2019年初引发热议——

2018年8月6日,中国邮政官网发布2019《乙亥年》生肖邮票:一个欢乐的猪家庭,两只大肥猪身前卧着三只小猪。

就是这个猪猪家庭,一家人整整齐齐。

这幅图背后藏着什么深意?

还记得2016年的生肖票,是这样的:猴妈妈抱着两个猴宝宝。

那一年的1月1日,全面开放生二孩了。

而今年的邮票上,一对小猪夫妇前面站着三只猪宝宝。这是要放开三孩的节奏吗?甚至遥远的英国《泰晤士报》也看到了中国的五只小猪:“生肖邮票是国家的名片,一对猪夫妇和三只小猪的图案,清楚预示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转变。”

小时候,到处能见到的标语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

这个世道太疯狂,现在,猪都来劝我们多生孩子了……

有人补刀说:你看这图,就说明,无论黑猪白猪,能生猪宝宝的就是好猪。

有人总结了这张图背后的三个真相,鼓励生三胎是真相一。

真相二:生不出来,打120。

真相三:学习压力大,孩子长出抬头纹。

真相四:整天为作业上火,妈妈烧焦了。

真相五:爸爸袖手旁观,依然白白胖胖。

与猪邮票同时火的,还有一个《啥是佩奇》的短片。啥是佩奇?不是一头小猪么?一头情商很高的小粉猪。还真不是。这是一部电影的宣传片,说白了,是广告。但它却还是能迅速形成病毒式传播,靠的是让看的人突然接收到一个提醒:你在都市里像油条豆浆一样熟悉的佩奇,农村里的爷爷并不认识。当除夕夜家人团聚,爷爷开始展示爱心礼物,“硬核佩奇”的出现,惊呆众人高能反转,别出心裁的爱跨越了隔代距离,成功博得孙子欢心。

有网友说这个广告走心。更有网友说,这是2019年最好的广告,没有之一。

关于育儿的话题,在2019年伊始便引发全民关注,并不奇怪。其实,像动画片《小猪佩奇》那样的家庭,被很多人羡慕:

猪爸爸温厚有本事,以身作则,全身心陪伴孩子;

猪妈妈温柔又不失原则,面对一切麻烦,都可以泰然处之;

猪宝宝没有“抬头纹”,没有那么多作业,没有那么多烦恼,有的全是温馨而又充满欢笑的童年。

一位网友写出了自己比较中肯的话:“带孩子真的很辛苦,不过这是每个女人必须的经历,至于生几胎,首先看老公的实力和人品。如果是个有责任心的老公,至少要生两个孩子,因为两个孩子才有延续互动的亲情关系。我们都犯的错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只生一个孩子,这种无形的孤独感,是父母体会不到的。如果家庭条件不错的话,考虑做个猪妈妈也是很让人羡慕的事情。”

巧合的是,就在《乙亥年》生肖邮票印刷开机仪式举行的当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一篇题为《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的文章。

文章这样历数出生率低下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已经用完,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大……文章指出,尽管社会上要求全面放开生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孩子的养育成本高企等原因,年轻人生育意愿并不高。文章认为,应健全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让“不敢生”变为“敢生”。

也不要高兴太早,就在上一个猪年(即2007年),中国发行的一套生肖邮票恰恰给出相反的答案。在那套寓意“多子多福”的生肖邮票上,一只猪妈妈和五只小猪笑逐颜开,其中三只小猪崽开心吃奶,另外两只小猪则伏在猪妈妈背上和尾巴上玩耍。

众所周知,2007年时,中国并没有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山东:生育大省遭遇滑铁卢

前几天,国内知名企业工程师齐智勇猝死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36岁的齐智勇是一位二孩爸爸,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3岁。

孩子太小,需要陪伴和教育,年迈的老母亲也需要赡养。妻子一直没上班,上有老、下有小的齐智勇,成了全家唯一的顶梁柱。

类似齐智勇这样的身份,当下中国比比皆是;类似他的结局,小概率事件同样困扰着许多人。包括孩子在内的各个环节,足以成为压垮一个中年人的某根稻草。

《中国生育报告2019》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人口将于2024-2031年前后见顶,具体时间取决于未来鼓励生育政策力度。

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年龄中位数从1980年的22岁快速上升至2015年的37岁,预计2030年将升至43岁;2017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11.4%,预计到2050年约达30%,屆时每3.3个中国人中将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

出生人口性别比1982年开始逐渐失衡,特别是在1990-2010年期间一度超过120;“剩男”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已超2000万,其中超过一半在农村,9成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到2040年“剩男”规模或达约4000万。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0年达峰值,人口红利消失,中国“未富先老”;消费受人口结构冲击且消费结构的“银发经济”特点将日益突出;主力购房人群2013年达峰值,房地产投资已过长周期拐点。

……

这些都是削弱生育基础的因素,机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生得起、养不起”。如果继续探究,还有许多因素,比如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育的机会成本高,同样也是生育基础削弱的因素。

曾几何时,全面二孩政策到来之时,许多人欢欣鼓舞。然而,接下来的数据并不尽如人意。靠单一的政策红利,而不是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生育问题很难缓解。

山东曾被称为“最爱生孩子的省份”,国家开放二孩政策后的一年中,“全国的四分之一二孩来自山东”。然而,山东2018年的数据不容乐观,青岛市1-11月出生人口下降21.1%,二孩出生数下降29%,其他城市的数据也不容乐观。放大到全国范围内,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的出生数据1786万人下降了3.5%。《人民日报》的数据显示,2018年新生儿预计1500万左右,和2017年相比,跌幅在15%-20%之间。

二孩政策施行以来,人口不升反降。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一孩的出生率出现断崖式的下降,如果没有实施二孩政策,释放二孩生育需求的话,总体出生率会一如一孩出生率一样,出现不可逆转的下降,如何在未来提高生育率,还需要政府继续出台更多鼓励生育的政策,才是根本之道。

一位妇产科医生说,现在生二孩的,还是70后、80后为主力。然而现在的状态是,70后已经生不动了,80后都生差不多了,而年轻的90后却指望不上,别说二胎,他们连头胎都不想生。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指出,经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2065年减少到12.48亿,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但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2065年人口减少到11.72亿,相当于1990年的规模。

绿皮书分析,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平,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全部出生婴儿中,二孩的比例明显提高,并且超过了50%。

但由于一孩数量减少,2017年全国生育人口总数比2016年下降了60多万,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匡时预计,2018年出生人口规模在1500万和1600万之间,比2017年出生人口的1723万减少100万以上。

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96年开始一直低于1.6,直到2013年回升到1.6,2016年为1.62。如果这个趋势能够得到延续,那么中国的生育率就可以回升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

省情如此,国情如此,人口危机悄然而至。

计划生育之下的“人口保卫战”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认为,长期的人口衰退,尤其是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老龄化,势必会带来非常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对于生育率转变非常迅速的中国而言,如果低生育率不能很快得到扭转,将会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局面。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已经势不可当,从现在开始亟须开展研究和进行政策储备。

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人口持续下降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除了劳动力短缺,人口问题还会引起养老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减少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此,专家呼吁,要有更有力的鼓励措施,降低人们生孩子和养孩子的成本。比如在生育医疗等方面加大报销力度、尽早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生二孩的可以免除个人所得税等等;在有条件的大城市,还可以考虑给生二孩的家庭奖励3万元。

其实,2018年一些省就已经打响了“人口保卫战”。比如这一年6月25日,生育率位居全国最低行列的辽宁省出台文件,承诺为二孩家庭提供特定税收、教育、社保和住房福利。在此之前,天津、新疆、湖北等省市也分别出台了一些鼓励婚姻和生育的规定。

尽管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效果如何尚待时间和实践检验,但迈出这一步,显然已是势在必行。

但同样是低生育率,对于地方的具体影响不完全一样。倘若一个地方的生育率低,但长期有外来人口流入,也不用太担心低生育率带来的人口老龄化。比如北京、上海,只要在户籍政策上稍微放松一点,则完全可以吸引足够多的劳动力。而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三省,低生育率又恰逢人口加速流失,这个时候就必须引起重视了。所以,第一个提出鼓励生育的省份来自东北,也就不足为奇了。

6月29日,继辽宁省打响“人口保卫战”后,陕西省统计局发布了《陕西省2017年人口发展报告》。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适时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出台鼓励生育措施,通过对生育进行补贴奖励等方式提高生育意愿……”

1月4日,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的专家何亚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9年,生育政策大概率会全面放开。首先,2018年全国出生人口显著下降,这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连续两年下降。由于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以及人们的生育意愿普遍低迷等原因,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出生人口将会持续减少,因此,限制生育的主要理由已不存在;其次,到2019年3月底之前,各地的计划生育部门将被陆续撤销。”虽然国家卫健委已经撤销了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机构,各省级的卫计委也已改组为卫健委,但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地市级和县级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与出生率密切相关的,是结婚率。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结婚率也不容乐观。连婚都不结,何来生育?

就全世界范围看,众多经济发达城市均存在“低欲望社会”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表象,就是低结婚率和低生育率的存在,这一现象不仅会加快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时间,同时亦有可能降低社会繁荣度。

日本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欲望社会》中提到经历了通货紧缩、市场不景气的“失落的二十年”之后,许多日本年轻人的心态都不愿意结婚生子、不愿贷款买房买车,他们不想出人头地更是对物质没有强烈的欲望。而在中国,类似的现象也已经出现。

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即便一个女性的身体不适合怀孕,一怀孕就高危甚至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她的生育权都不可剥夺。那么,当丈夫的生育权与女性的生育权发生冲突时,谁来主导?我们歌颂母亲的伟大,但我们不应该以“伟大”为由对母亲和女性进行道德绑架。当女性的生育权不再需要被倡导、被讨论,而成为一项平等自然的“天赋人权”,那将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真正的进步。

有生育权,就有不生的权利,这也无可厚非。作为一种现象,生育改变了时代,时代也改变了生育。在我们大谈生育困境、二孩难养之时,某些人也在策划生三孩、四孩。有人有天生生育的资本,有人有天生生育的欲望。过去受制于计划生育的某些农村地区,确实存在生三孩的现象,不过已是“凤毛麟角”。

作为持久谈论的话题,生育问题依然会持续下去。

猜你喜欢

生育权生育率小猪
中国低生育率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我国女性艾滋病毒携带者的生育权选择探析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可爱的小猪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论男性生育权与女性生育权的平衡
低生育率群体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探讨
论我国生育权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