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层土中竖向荷载作用下超长桩数值模拟

2019-03-06蔡晨雨夏超群杨延恒

港工技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持力摩擦角土层

蔡晨雨,常 林,夏超群,杨延恒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引 言

目前超长桩被广泛应用于在高层建筑、大型港口和大跨度桥梁工程建设中。对于超长桩的研究,无论是解析法还是有限元数值模拟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1-4],但这些也就大部分是基于单层土体或者两层土体进行研究,对于多层土体中超长桩的承载性状也就较少。本文依据浙江某金融中心工程实例的地质资料,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 ABAQUS建立了五层土中超长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据此进行超长桩在竖向荷载下的特性,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1 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1.1 模型参数

依据中浙江某金融中心工程实例的地质参数进行建模[5-6],桩长68 m,桩径800 mm,桩身为采用C40混凝土,桩体泊松比取0.2,弹性模量依据下式计算[7]:

土体分层按照文献[6]中的地质剖面图进行划分,上面四层土按照文献[6]中土工参数进行选取,弹性模量取为压缩模量的4倍[8],采用摩尔库伦弹塑性本构模型。底部持力层参数依据文献[9]选用。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土体分层及参数

1.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如图1,土体尺寸取为40 m×40 m×100 m,对土体底部边界采取完全固定约束,侧边约束x方向和y方向的水平位移。单元尺寸、节点和单元体个数通过多次试分析并优化产生。桩身附近的网格划分较密,远处网格较疏,有助于加快计算收敛速度并提高计算精度。[10]

图1 土体网格

1.3 接触面设置

桩土接触面设置面-面接触对,采用摩擦接触惩罚函数算法。在桩土接触面上,对桩和土分别设置主面和从面。桩土之间的摩擦角δ是影响摩擦桩承载性能的关键因素,Potyond[11]等研究表明:对于粘性土取δ/φ=0.6~0.7比较合适,文献[12]建议采用δ=tan-1(sinφ′×cosφ/ ( 1 + s i n2φ′))来计算摩擦角。对于摩擦角范围 15°~30°的土体,那么桩土界面的摩擦角δ的范围为 13.2°~19.1°,则摩擦系数μ=0.234~0.346。所以在本算例中,取桩土间的摩擦系数μ=0.3进行分析。

1.4 模型验证

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本文有限元模型的桩顶Q-s曲线和文献[6]中试验所得桩顶Q-s曲线的对比如图2所示。图中可以看到两者没有完全吻合,但两者的走势和偏差不是很大,引起偏差的原因是由于模型为实际工程的简化,部分数据也是依据实际工程进行估算取值,所以偏差是可接受的。

图2 有限元模型和试验Q-s曲线对比

2 计算结果及分析

有限元分析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施加初始地应力,桩和对应土层施加相同的材料参数,以防止桩土截面产生额外的剪应力。初始有效应力认为同一土层随深度呈线性变化,土侧压力系数K0取0.46;第一步分析结束,地应力平衡将使所有土体沉降和应变归零,只剩初始地应力以便于下一步施加外荷载。第二步将桩的重力差以体力方式进行施加,第三步施加外部荷载。

2.1 桩侧平均摩阻力与桩底承载力

图3 不同荷载作用下平均桩侧摩阻力分布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荷载的增加,侧摩阻力随之增加,且桩身中部摩阻力发挥程度比桩身下部摩阻力发挥充分,这说明桩端位移小,导致桩身下部摩阻力难以充分发挥。此外,在深度为20 m和40 m附近,侧摩阻力均有软化现象,结合模型土层划分分析,软化区域处在软弱土层和土层分界处,说明土层分界处由于土体参数的突变会导致侧摩阻力的软化效应。

图4 不同荷载作用下桩身分布

图5 不同荷载作用下桩端承载占总承载力的百分数

由图4可以看出,由于侧摩阻力的作用,桩身轴力从上到下逐渐减小,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桩身轴力从上到下减小幅度增大,说明桩侧提供承载力越多。结合图5可知,对于超长桩,桩端承力所占总承载力的百分比小于40 %,荷载越大,桩端承载力所占比例越小,说明超长桩表现出摩擦桩的性质,这与之前的文献研究结论一致。[13-14]

2.2 持力层弹性模量对承载性能的影响

图6为竖向荷载是6 000 kN时不同持力层弹性模量下所得到的桩侧摩阻力分布。图7是桩底土弹性模量为15 000 MPa时桩侧平均摩阻力分布。结合图3,图6和图7可以得到,当持力层弹性模量较小时,桩下部的摩阻力得到发挥;相反,当增大持力层弹性模量后,桩顶荷载增加,桩下部的侧摩阻力并没有随之增加,这与文献[15]得出的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侧摩阻力从上部到下部依次发挥的结论有所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因为若持力层的弹性模量较大,桩端位移小,因此桩下部摩阻力较难发挥。因此桩侧摩阻力的分布与桩端所处土层的性质有很大的相关性。

图6 不同持力层弹性模量所对应桩侧摩阻力

图7 不同荷载作用下平均桩侧摩阻力分布

3 土层合并模型简化

3.1 模型简化

过多的土层虽然在模拟过程中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但是建模过程相对繁琐,且增加了计算收敛的难度。本文提出以下公式来对土体进行简化。

式中:

βc为简化后的土体参数值,包括重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凝聚力、摩擦角;

βi为第i层土的土体参数;

hi为第i层土的土层厚度。

3.2 简化后模型的计算

按照(2)式将本文模型简化为两层土体,简化后的参数见表2。

表2 土体分层及参数

图8为土体简化后桩侧摩阻力与简化前桩侧摩阻力分布对比。

图8 土体模型桩侧摩阻力分布对比

从图8中可以看出,简化土体后桩侧摩阻力的分布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说明研究桩侧摩阻力的具体分布情况时,土体模型简化后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因此要严格对土体进行分层建模。

4 结 论

通过对超长桩在成层土中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可得以下几点结论:

1)成层土中超长桩桩侧摩阻力的分布与土层的分布具有相关性,在土层交界处由于土体参数的突变会造成桩侧摩阻力的软化;在软弱土层处桩侧摩阻力也存在软化效应。

2)超长桩的桩端承载力所占总承载力的比例小于40 %,且随着桩顶竖向荷载的增大,该比例有减小的趋势,因此超长桩表现为摩擦桩的性质。

3)桩端土体的弹性模量对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有较大影响。当持力层弹性模量较小时,桩下部的摩阻力得到发挥;当持力层弹性模量较大时,由于桩端位移较小,桩下部的侧摩阻力难以发挥。

4)在用有限元模拟桩土相互作用时,土的成层性对桩侧摩阻力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建模时必须按照实际地质条件建立成层土模型。

猜你喜欢

持力摩擦角土层
应用摩擦角,巧解动力学问题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基于Surfer克里金插值法的批量化桩长预估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 沙与土 上
土层——伊当湾志
CONTENTS
借助摩擦角 快解匀速运动问题
持力层核心指标与基桩质量的关系
——基于钻芯检测法定量评估基桩质量的研究之六
摩擦角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