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力历史: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9-03-06

师道(人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活力学科历史

陆 安

时下的初中历史教育,若说最大问题的话,莫过于 “丢魂失魄”。“丢魂”,指的是没有把历史应有的“精气神”释放出来,课上得没有力量; “失魄”,指的是没有把历史应有的 “高颜值”展示出来,课上得没有味道。 “精气神”是动态的,而 “高颜值”则是静态的,无此一动一静,活力不再。没有活力的历史教育,岂能让学生品尝探究发展的乐趣?岂能让教师拥有专业发展的尊严?

痛点的存在,就是我们攻坚克难的目标,也是我们施展身手的空间。好在17年前平地起春雷,课程改革的春雷一声炸响,炸开了多少年笼罩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阴霾。青岛有幸成为第一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时代赋予了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这座沐浴着欧风美雨成长壮大的开放城市初中历史学科的掌门人,笔者分明能感受到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不能让陈陈相因、积重难返、了无生机、机械僵化的历史教育 “误尽天下苍生”了,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动,我们总得干点儿什么,才不负时代重托、不失发展良机。从2011年那个难忘的节点开始,我们牢牢地锁定了“丢魂失魄”这个焦点,旗帜鲜明地提出 “活力历史”的主张,举全市之力,持续发力,力图扭转初中历史这门向来不受重视甚至不受待见的 “副科”的颓势。

说实话,作为教研员,我挺反感形形色色的教学法的,对各种各样高深莫测的教学模式也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警惕,生怕这种 “一二三四”式格式化表达的套路,把喜欢并有可能依赖套路的教师给辖制住、框束住。能做、也该做的,就是尝试着提出自己鲜明的主张,用教育主张来为教师提供一个收缩自如、进退有度的参照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参照系显然要比教学法和教学模式更具有人文关怀,也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活力历史”的主张,并不是空洞、泛化的一个概念,而是一个指向明确、路径清晰的教学改革蓝图,锋芒所向,直指历史教育 “丢魂失魄”的顽症。以 “让课堂亮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让历史活起来”为表征的 “三让”,来克服“丢魂”;以 “给学科撒点维生素”“给课堂撒点胡椒面” “给学生撒点营养剂”为代表的 “三给”,来抵御 “失魄”。

17年,弹指一挥间。踉踉跄跄,我们一路走来。酸甜苦辣,我们风雨兼程。以 “活力历史”架构为原点,青岛市的初中历史教育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从单纯的教学,逐渐扩展到课程及评价。阶段性研究成果 “变革与转型:基础教育历史课程及评价创新的探索”,2018年先后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一、“三让”赋予历史教学以力量

教学要像个教学的样子,历史教学尤其要像个历史教学的样子。曾几何时,历史教学总是以疲软的面目示人,老师照本宣科,学生画书背书,单向度、机械化的教学气息充斥于课堂之上,没劲儿便成了置身其间的师生们的共同心声,效率低、负担重已然成为贴在这门副科身上耻辱的标签。如何解放和发展历史学科应有的生产力?如何才能让历史教学焕发出生龙活虎的力量?这成为考量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新课改第一批国家级试验区能够享受课程、教学、考试、评价乃至教师发展等方位的 “政策红利”,用足用好政策,群策群力行动,成了我们不二的选择。17年前的新课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特定市域内一个学科走向新生、浴火重生的崭新的起点。不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孩子,更适应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学科。

17年前的那个炎热的夏季,成为青岛很多初中历史教师永远的记忆。挥汗如雨的头脑风暴,醍醐灌顶的狂轰滥炸,终于让闭塞许久了的心扉徐徐敞开,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新技术如同决堤之水呼啸而来,激荡着每一个人心灵深处冷寂已久的理想、激情与良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话语,而成为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的标尺。仅仅就一个字“位”,而不是见惯不怪、习以为常的 “个”,就足以让参与到那场启蒙式教改运动的人们,油然而生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多少年之后,那种感觉都会时不时地浮现出来,激荡起有所作为的情怀。

记得2001年开学不久,我曾经邀约学科核心骨干,共商推进新课程的大计。连续几天,几个回合,推倒重来,反复斟酌,我们决意为这座城市这个学科规划一张施工蓝图,那就是 “活力历史”。给历史这门学科注入活力,远比沉溺于细枝末节的技巧与方法更直接作用于沉疴已久的学科病灶。当时,大家集思广益出了三条基本原则:第一,设定目标不宜过于高大上,锁定课堂可操作的细节,精准发力;第二,项目名称不宜繁琐复杂,更不能绕口冗长,最好平实之中蕴含朴素常识,因为规律往往就建立在常识之上,教育教学的很多问题源于对常识的蔑视和对规律的颠覆;第三,实施方案不宜一步到位,需留有补充完善、与时俱进的足够空间。有了这三条基本原则, “三让”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那个仿佛就在眼前的金秋时节,那个办公室曾经很晚很晚才熄灭了的灯光,一直烛照着我们17年一以贯之的探索之路。 “让课堂亮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让历史活起来”,就是这 “三让”,让青岛一隅的历史教育改革红红火火地搞了起来。

“让课堂亮起来”,力图走出“育分”不 “育人”的误区,充分释放历史教学育人的功能,让价值元素照亮课堂; “让学生动起来”,力图扭转 “传授—记诵”恶性循环的颓势,让教师重心转移,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设计和运用有教育价值、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以此来激活课堂; “让历史活起来”,力图克服 “静态”与 “平面”的学科弊端,切入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环节,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堂前演讲等手段,使课堂臻于 “动态”,以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使课堂臻于 “立体”。“三让”的价值追求,一言以蔽之,就是 “腾笼换鸟”,把学生摆到历史课堂的中间位置、关键部位,促进其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让”使青岛城乡的初中历史课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对课堂由 “定型化设计”逐渐转型为 “情境化设计”,课堂上的“问号”越来越多, “句号”越来越少,令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动的教学瞬间与日俱增。

一般人的印象中,乡下的历史课堂肯定比不上城市,一定会相形见绌,这是教育教学不均衡、不充分的集中体现。一张区域性的教改蓝图,离开任何一个局部的支撑,都是不完美的。教学研究的触角,必须伸向那些相对偏远、落后的乡村。于是,走进乡村学校的课堂,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与历史教师倾心交流、深度切磋,便成了我的工作常态。

记得,在即墨一所乡村学校的课堂上,我听过一节历史课,名曰《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岁数挺大的一位男老师,见到有陌生人前来听课,紧张得要命,也想设计一些问题,但问题的质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诸如 “九一八事变哪一年发生” “蒋介石采取了什么对策” “西安事变的时间、人物和结果是什么”之类,根本不需要进行心智努力,轻而易举就可以复制教科书上相关段落的答案。这节课上得那个惨呦,简直是惨不忍睹,一碗白开水!然而,再糟糕的课堂上,也有动人的希望之花在破土、发芽和绽放。坐在后排听课的我,不经意间,听到身旁的两个男生在窃窃私语, “张学良和杨虎城这叫不叫绑票?” “这算不算是哗变?”蕴含价值困惑的狐疑,不正是课堂难能可贵的生长点吗?课堂只有在不断纠偏中才能得到发展。可惜了,这位老师没有给孩子们一个直抒胸臆的机会。一些或许并不成熟但需要教师点拨完善的疑问,其实就是课堂可遇而不可求的教育契机,结果,在这节课上,白白流失于无形。那一天,在那所乡村学校简陋的历史教研组小平房中,我与淳朴而紧张的老师们的交流持续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踏着夜色,带着泥土的芬芳,我走出校园之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收获感溢满全身。我觉得,我与大家围绕这个细节的切磋,无异于一名医生面对疑难杂症的集体会诊,医生临床实践的阵地在医院,而我,还有我们的教师,临床实践的阵地离不开校园,离不开课堂。

二、“三给”铸造历史教育之魅力

“活力历史”的路子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一隅之地,那将会越走越窄。从教学升华到教育,是必然的选择。2015年,我曾应约为教育部直属的 《中国民族教育》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 《从小格局的教学走向大格局的教育》,系统地阐释了走向开阔地带、走向深广之处的历史学科应然的姿态。

始终在行走,是我们17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课改信念、坚持进行可持续的教育变革的真实写照。为了凝聚全市历史教育人的力量,为了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开放的历史教育行列中来,在青岛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青岛市民政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我们正式注册成立了青岛市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挂靠在青岛市历史学会麾下,这样,与原来传统的挂靠在教育学会门下的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就有了质的区别,更能体现 “活力历史”的学科本源功能,而不是局限于 “活力课堂”的技术主义的狭小圈子不能自拔,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作为一个学科的教育价值。

国际视野,本土行动,从来都是课程教育发展所秉承的基本立场。在青岛这样一座开放城市搞历史教育,不走出去、不拓宽视野、关起门来瞎搞一气是根本不行的。为此,我积极申请前往发达国家访学进修。2009年,得到德国INWENT基金会邀请并资助,前往德国东部的萨克森—安哈特州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用到极致。就这样,我现场观摩到了在名胜古迹中、在原始森林中、在文博机构中上的许许多多历史课,也亲身体验了大众汽车厂、宝马公司等企业机构所承担的开放式历史教育的精彩,很受震撼,脑洞大开。回国以后,在 《人民日报》 《中国教育报》 《素质教育大参考》 《环境教育》等报刊一口气儿发表了观感、报告、论文30余篇,在此基础之上,2012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并不遥远的德意志——文化视域中的社会嬗变》一书,算是这次难忘的德国之行的成果结晶。该书出版之后,得到了德国驻华大使馆的高度评价,德国驻华公使薄翰德先生亲自写来专函,对我为中德两国教育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给予赞赏。

德国访学的成果,很快融入到我们正在热火朝天实验推广的 “活力历史”教研项目之中,为这个项目注入了新鲜血液,项目建设开始迈向新的台阶。2010年开始,我们在青岛近郊乡村大地上,相继推进了三个具有实验性质的开放历史教育项目,分别是海青镇中心中学的 “茶历史与茶文化”、泊里镇中心中学的 “泊里红席的历史传承”、红石崖镇中心中学的 “海防历史与海洋精神”。这些探索,最后凝结成了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 《生活化的青岛近现代史》和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走进青岛名胜景点》两部专著,分别荣获青岛市精品课程奖。

开放、立体、有温度、有情怀的历史教育,是我们追求的圭臬。要克服历史 “失魄”的弊端,就必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让历史真正成为能打动学生的魅力学科。为此,我们倡导 “三给”,即“给学科撒点维生素” “给课堂撒点胡椒面” “给学生撒点营养剂”。

“给学科撒点维生素”,历史学科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历史教师的自身功力,提升历史学科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不断优化历史教育职场的整体氛围,形成正向的职业导向,是我们苦思冥想的难题。为此,我们与青岛新华书店书城合作,红红火火地搞起了一个“赏书会”,每月一次,围绕新书,品读共赏。记忆中,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旧制度与大革命》 《中国1942》 《摇晃的辛亥》 《巨流河》等等,都成为赏读品评的目标。在人心浮躁的当下,挽留一丝书香, “赏书会”几乎成了这座城市、这个学科稍安勿躁的一个 “定海神针”,也成了教育与社会携手共进的成功典范。

“给课堂撒点胡椒面”,历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基点,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轻视和忽略的教育变革主阵地。 “活力历史”呼唤着课堂上不能仅仅只有寡淡乏味的白开水,还要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撒点儿糖 (鼓励)、盐 (纠偏)、胡椒面 (激发兴趣、培育探究欲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爱好)。

“给学生撒点营养剂”,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必要的营养,学校仅仅是学生营养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仅此而已。家庭与社会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教育角色?我们尝试着作出基于学科特质的回答。2001年开始,我们在全市城乡初中学生中开展了“寻找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探究性历史学习成果评选活动。瞄准孩子们朝夕相处却又很是陌生的家庭的历史,深度挖掘,进行口述史采录,结合档案文献,撰写研究报告。每年放暑假之前动员部署,暑假过后收集并评选。要求不低于3000字,最好图文并茂,由A文 (探究报告正文)和B文 (探究过程、方法、体会构成的辅文)两部分组成,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不仅培养学生进入家庭、社会寻找教育资源并接受教育熏陶的基本素养,而且还培养其必要的学术技法、科学精神与研究能力。这项汇聚了全市无数孩子、家长和家庭关注目光的大型教育活动,早已超越了校园的边界,成为一项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打造的品牌项目,彰显着“活力历史”的顽强生命力。

“活力历史”一路走来,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我们有幸与这个伟大时代的教育变革相向而行,有幸拥有施展自己理想、抱负和情怀的机会,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焕发无穷的力量了。为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一抹引以为傲的亮色,为我们千千万万沐浴过历史教育阳光的孩子们留下一个永难磨灭的记忆,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初衷。

猜你喜欢

活力学科历史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活力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