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实训室故障报修系统开发与应用

2019-03-06罗文煜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训室服务器公众

罗文煜,孙 逊,陆 侃

(苏州市职业大学 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随着移动上网设备的普及、网络环境的日趋完善,移动互联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校园中随处可见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手机上网的师生。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底,大学生智能手机用户占比已接近100%[1],作为移动应用的代表产品,微信以其使用的便捷性、跨平台性、可扩展性(如可支持第三方小程序)等诸多优点,被90%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所使用,据腾讯公司发布的《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9月,微信运动日活跃用户1.15亿,较去年增长177%,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2],当之无愧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移动互联应用程序。在建设“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大环境影响下,国内众多高校及各部门都掀起建立微信公众号的热潮,并利用这一平台进行多样的高校信息宣传及服务系统的建设,取得良好成效[1]。

本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为例,从师生的实际使用需求和实训室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实训室报修方式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移动端报修服务系统的优点,对原有的报修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开发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训室故障报修系统,并就其功能、二次开发及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1 传统报修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微信报修平台优势

1.1 传统报修方式存在的问题

工科实训室设备繁多、使用率高、价值高,而专职管理人员缺乏、维修职责划分不明确。传统的故障维修流程为使用人发现故障并填写纸质报修单,并将报修单交到实训中心办公室,由实训中心管理人员确认故障后,解决可以立刻解决的,解决不了再联系学校总务处或设备厂商或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请求协助处理故障[2]。如此一来会出现以下问题:

1) 设备损坏隐瞒率高。师生在使用教学设备时遇到故障,会因个人遗忘、手头没有或未及时找到纸质报修单、缺乏报修意识、等待他人报修嫌麻烦等原因,导致管理员没有及时获知设备故障信息。

2) 报修处理时间长。报修经手人员及部门多,涉及高额维修费用的签字手续繁琐,维修人和报修人沟通不畅等因素都会影响维修的效率。3) 故障信息冗余。同一故障多人或多次报修。4) 缺乏反馈机制。不能及时了解到维修进度。

1.2 微信报修平台优势

1) 使用简单便捷。将公众号生成二维码形式粘贴于每间实训室显著位置,所有师生皆可使用装有微信应用的客户端,通过扫码访问到微信的报修页面,并可于第一次关注后自动绑定微信账号,下次扫码即可实现免登录一键报修。

2) 缩短报修响应时间。系统收到报修信息自动按类别分配处理人员,并通过邮件及微信推送第一时间传达给责任人。

3) 实时跟进维修进度。每步维修操作用手机即可方便记录,报修人员亦可随时查看。

4) 减少报修信息冗余。避免同一故障重复报修,反复出现的故障可通过维修知识库自行排除困难。

2 故障报修系统的需求分析

基于微信平台的实训室故障报修系统是为了能够在移动设备上有效、便捷地使用,是为了解决PC端报修系统无法正常在移动设备上显示,同时解决在移动设备上操作不够便利的问题。针对使用环境、使用人员、使用简单化三方面因素,分别考虑以下三点系统需求并加以实现。

1) 特定的设备类型。本系统为移动端使用的故障报修系统,需要保证该系统在所有的联网移动设备上都能够便捷使用,因此系统采用B/S框架结构,只要移动设备能够连接网络,便能够访问系统。同时,系统页面利用CSS3自适应技术[3],使系统页面能够根据移动设备屏幕大小自动调整,确保在屏幕大小不同的移动设备上正常显示。

2) 特定的使用人员。本系统使用人员主要是上课师生和实训室管理员,上课师生需要对发现的故障问题进行上报,但不需要进行故障处理;实训室管理员则需要上报故障问题,同时还需要处理上报的故障问题。系统设计两类人员角色,将实训室管理员与普通师生区分开,根据人员角色不同,系统显示不同的功能界面。

3) 系统使用简单化。在实训室管理中经常会出现师生发现了故障问题,但是因为报修太过复杂而拒绝报修的情况。为避免上述问题,本系统大大简化了系统操作复杂性,采用自动填充、列表选择的方式完成报修单的填写,用户只需要少量的点击和简单的故障描述便能够完成故障报修。

3 基于微信平台的实训室故障报修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主要功能结构

经过实际调研高校实训室设备故障报修处理流程,分析归纳出基于微信平台的实训室故障报修系统需要具备的管理员用户、上课教师两类用户角色和四个主要功能,系统主要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1) 用户登录。包含用户合法性验证、角色分配、首次登录绑定微信账号、密码修改功能。

2) 报修记录及进度查看。包含查看故障信息、查看维修进度记录、报修评价功能。

3) 故障报修。拍照→从手机相册中选取上传故障图片、下拉列表→手动添加故障、邮件提醒、微信消息推送功能。

4) 报修处理。流程为报修进度填写→故障处理移交→移交通知。

图1 系统主要功能结构

3.2 系统架构及环境搭建

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报修系统的步骤[4-5]如下:

1) 注册微信公众账号。应根据实际应用选择注册的公众号类型,分为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订阅号倾向于为用户提供资讯服务和宣传;企业号偏向公司内部使用;而服务号可通过编程实现自定义菜单,点击菜单项跳转到指定页面,在服务器端调用微信公众平台接口的自适应页面,通过微信平台直接访问应用系统,最适合用于报修服务类系统的开发。

2) 部署第三方服务器。仅测试使用可选择百度云或新浪云,后期投入应用可部署在专用的服务器。

3) 配置微信与第三方服务器接口。

4) 选择开发模式。微信公众平台的高级功能提供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两种。编辑模式仅可根据微信提供的功能运营,采用跳转至页面的方式,无需搭建服务器,不能对接后台数据库;开发模式提供丰富的API接口,可实现业务系统的全面对接,基本实现移动APP的功能,但又无需下载客户端。本系统采用选择开发模式。

5) 编写代码。使用SVN进行版本控制更新代码。

3.3 业务逻辑+底层后台处理

系统根据故障报修实际处理过程,按参与角色的不同设计生成了两种业务处理逻辑,分别是上课教师报修业务和实训室管理员报修处理业务,后者在前者发生后才能进行,两者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业务流程图

系统后台采用thinkPHP框架技术,该框架是一个免费的开源框架,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该框架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结构和MVC设计模式[6],使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将业务与视图有效地分隔开来。同时,由于thinkPHP框架还支持DAO(data access object,数据访问对象)操作,因此可以将底层的数据访问逻辑和业务逻辑分开,可针对多表和单表操作。本系统在数据提交过程中,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在每次数据提交后都需要对提交结果进行验证,只有验证通过后才能够进行后续操作,否则会提示用户提交失败,需要用户重新提交。

4 关键技术实现方法

4.1 微信接入第三方服务器

选择“开发者模式”,在接口配置界面填写URL和Token信息。URL地址由所部署的服务器提供,用于第三方服务器和微信服务器之间的交互;Token用于验证第三方服务器[7]。设置完URL及Token后,微信服务器将发送GET请求到填写的服务器地址URL上,根据微信公众平台验证标准,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校验,校验成功后原样返回微信服务器传入的随机字符串参数echostr,接入生效,成为开发者,否则接入失败,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4.2 自动绑定微信账号

用户扫码或通过公众号自定义菜单点击进入登录页面,首次登录者,需填写工号及密码或使用公共账号登录方可报修,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接口获取用户微信号唯一性标识OPENID,使用该标识与系统的用户账号绑定,实现微信用户自动登录,免去输入账号密码的麻烦。实现主要代码如下:

4.3 图文报修

解决文字描述故障不直观的问题,调用手机拍照功能或选取已有图片功能,实现主要代码如下:

前端,选择或拍摄图片:

4.4 邮件提醒

实训室直接负责人或故障信息被移交后的处理人可收到系统自动发出的报修单邮件,邮件提醒实现的主要代码如下:

4.5 微信消息推送

收到故障信息、移交人变换或故障维修进度更新时,微信会自动发送消息给对应的用户,该功能使用微信开发中的“模板消息”功能实现,但需满足两个条件:微信认证的服务号、被推送用户关注该公众号。该模板消息需要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设计生成,在用户触发下发送给相应的人员,本设计有三个消息模板:故障报修通知模板、故障移交模板、故障处理模板。故障报修通知模板内容示例及微信消息如图3所示。

图3 故障报修通知截图

4.6 系统部署与应用

系统客户端运行环境为Android2.3及以上版本,或IOS7.0及以上版本,装有微信APP客户端的智能手机。操作页面如图4所示。

图4 操作页面截图

5 结论

本研究针对现有实训室故障报修系统不够灵活便捷的缺点,设计开发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训室故障报修系统,满足校园师生实际需求,页面友好便于使用,降低了实训室故障报修操作复杂度,提高维修效率,提升了实训室服务管理质量。需通过收集用户使用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系统应用功能,更好地服务师生。

猜你喜欢

实训室服务器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服务器组功能的使用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PowerTCP Server Tool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