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迷踪》:关注你的第二人格
2019-03-05刘辉
刘辉
男主人公大卫一家本是幸福的三口之家,不幸妻子患癌离世,剩下父女二人相依为命。
大卫与女儿的感情很亲密,但他们之间的沟通几乎都是通过短信、电话、视频等社交途径。这样的日子平静且温馨,直到有一天,大卫在半夜错过了女儿的几个电话和视频之后,便再也没有收到女儿的任何消息。后知后觉的大卫突然意识到,女儿失踪了……
影片一步步带我们认清了互联网时代两个令人心惊胆战的现实。
首先,社交网络上的我们,和真实的我们究竟有多么的不同?
大卫觉得,曾经亲密无间的女儿竟然变得如此陌生,逃课、撒谎信手拈来,根本就不是平日里那个乖乖女。女儿消失的可能原因更是五花八门:畏罪潜逃、离家出走、遭到绑架,到底哪一个是真相?
现在的人与社会已经与网络牢牢关联,网络衍生出了我们的第二人格。网络世界里,我们都像大航海家,迫不及待地想要发掘自己的新大陆,接受着大千世界的多元文化。于是,我們在虚拟和现实的双向接受中形成了另一种人格特征,它与真实的自我彼此维系,相互制约。
网络时代,社交软件成为了人们的日常。大家吃饭、逛街、健身,都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发动态。久而久之,人们似乎也因此失去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迷失在了自己亲手创造的虚拟世界里。我们通过社交网络呈现给外界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影片带我们认清的第二个现实是:外界通过我们的第二人格,可以轻易撕掉我们的“外衣”,隐私安全荡然无存。
在确认女儿失踪并报警之后,大卫就向大家展示了如何通过一个密码来破解一个人的所有社交软件。他首先以Facebook为切入点,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点击“忘记密码”,当时注册的邮箱就会收到验证码。就这样,他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验证码,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知道密码的邮箱。通过邮箱的验证码,他顺利破解了女儿所有的社交软件。小试牛刀后,他又开始根据女儿在社交软件上与好友的互动,一个一个排除可疑人员,最后锁定几个最有可能知道女儿下落的人,进行询问。在这里,大卫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在只知道一个人名字的情况下,获得他的电话号码——只要在谷歌上搜索“电话号码查询”即可!
简单的一个搜索引擎,就能参透一个人几乎所有的喜好。掌握一个人的基本信息、爱好甚至是行踪、作息习惯,只要简单动动鼠标,敲几下键盘。社交网络的强大和危险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悬疑片,《网络迷踪》运用了非常新颖的表现方式,那就是互联网这一急速发展的事物。整部电影的故事主线和推理进程几乎完全依靠网络,三分之二的镜头是处在电脑屏幕前的。
影片大获成功后,传递给观众的是更多的思考:我们的第二人格是怎样的?我们的隐私是否也在网络上一览无遗?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