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对“作女”有个误会

2019-03-05顾建梅

检察风云 2019年3期
关键词:婆家淑女姑娘

顾建梅

“淑女”之困

在银行工作的魏姑娘皮肤白皙,面容姣好,性格大方。然而,令魏姑娘困惑的是,在婚恋的路上,品貌兼备的她总是和心仪的男子擦肩而过,反倒是身边那几个她瞧不上的矫情“作女”纷纷觅得佳偶。

四个月前,由于系统内轮岗,魏姑娘单位来了一位帅哥。魏姑娘敏感地察觉到帅哥停留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更多一些,竟有了种恋爱的感觉。这期间,自然也有些不识相的女孩主动去撩帅哥,但在魏姑娘眼里,她们一个个手段粗鄙、吃相难看,哪里具有自己的淑女风范?但万万没想到,一周前的聚会上,一位“妖艳货”竟与帅哥官宣了两人的恋爱关系……

这次的败北不仅令魏姑娘心如刀割,还令她方寸大乱:“淑女”不如“作女”的困惑与不甘,加上自己虽容颜依旧,但年龄渐长,已迈入“剩女”之列。内忧外患夹击,魏姑娘扛不住了,开始失眠。

魏姑娘的“淑女”之困让人想起这句话:“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魏姑娘的确是个好姑娘,从她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来:

假若同学聚会,地点虽然离你家较远,但是坐公交车去还是挺方便的,当组织者问你需不需要人接你时你会怎么回答?

魏:“我会说,如果有同学的车正好顺路就接下我,不顺路的话也没关系,我可以坐公交去的。”

如果本来顺路可以来接你的人电话你说:“虽然他顺路,但是要求他接的人已经超过四人了,他的车坐不下了,你会怎么回答?”

魏:“我当然是说那就算了,我自己去吧。”

如果可以顺路来接你的人告诉你,他因为有点别的事要办,若办完事接你时间来不及,让你自己打的过去,他给你报销车费,你怎么想?

魏:“这说得好像我是想省下车费才坐他顺风车似的,这人太假了,我才不要坐他车去,我会对他说:不需要你接,我自己能去。”

那你认为那些“作女”的做法与你有什么不同?

魏:“她们肯定是又耍横又撒娇又放赖地让男生接她们呀。”

依你看,她们能达到目的吗?

魏(略迟疑后肯定地说):“会的。”

那你认为因她们又耍横又撒娇又放赖而导致对方只能去接她的那个人会对此感觉愉快还是不快?

魏:“当然不快啦!”

你怎么看出他不快的?是从下次他仍然愿意接她(们)看出来的吗?

魏沉默半晌,而后无奈地说:“难道说男人真的就是贱么?”

其实,与其说男人贱,不如说“淑女”们太呆太拙。而被“淑女”视为“作女”的姑娘,则生动活泼又有趣。

魏式淑女有以下特征:被动,谦让,克制,敏于思却拙于行,而那些婚恋如意的“作女”则恰恰相反。

出行要求某男生来接才会有两性接触的机会,大方说出自己的要求才能被对方了解和懂得,坚持“软磨硬泡”才能让剧情得以发展。淑女们只看到“作女”的耍横、撒娇、放赖,却并没看到“作女”的娇嗔、娇羞、娇柔和对男生的不吝赞美。

若男生对“作女”说:“你打的来,我给你报销车费”,她才不会像魏姑娘那样满心不悦,然后傲气地说“不用你接”呢,她会娇嗔地说:“不嘛,那些开出租车的男人,一个个糙的要命,车况好差,哪及得上你的品位和修养。我就要坐你的车去,你有事要忙也没关系,要不先接了我我陪你,看着你忙也是种享受呢,来接我嘛。”

谁不喜欢俏语娇音、甜言蜜语呢?被接后再在车上热聊,再夸赞下男生的车以及买車的眼光和实力,再表达感谢,再加个微信持续交往,只要有心加用心,感情自然分分钟升温。

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方外不必戒酒,但须戒俗;红裙不必通文,但须得趣。这也正应了时下的流行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对男生而言,一个敢想敢为、生动有趣的“作女”真的比一味矜持、含蓄的“淑女”更有吸引力呢。

“下嫁”之忿

方女求助心理咨询师原本是因为丈夫郭君的“婚外情”,但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发现,方女婚姻的前几年也是卿卿我我、伉俪情深,而令她的幸福跑偏的开端竟是郭君二弟的成亲。

郭君出身农家,是家中长子,兄妹五人。郭君因家贫读的师范学校,所幸工作后调入团市委,成为人们眼中的“市委干部”。方女是城市姑娘,医院的一名护士。方女与郭君虽然经人介绍才相识,但却是两情相悦,相恋过程中郭君又成为团市委学少部部长,俨然有为青年,也很得准岳父岳母的欢心。两人结婚时由于女方家境较好,鉴于郭君家贫,除了接受婆家的几床喜被,方家并未要求郭家其他的“彩礼”。郭家见儿子娶了个城里媳妇,对方一家还这么通情达理,也是觉得家门有幸,儿子有福。对亲家和儿媳都十分地尊重。

之后,何女又生下郭家的长房长孙,生活更上一层楼。

然后,又一个郭家媳妇出场了:郭君二弟的相亲对象“李姑娘”。李姑娘和郭二一样是个农村青年,李姑娘一家的态度很明朗:准备好三大件,再给六千元彩礼就嫁女,否则免谈(李家指望着用郭家的彩礼给儿子娶媳妇)。那可是九十年代初,一万三在当地的城市可以买套小三房。但最终,郭家还是满足了李家的要求,虽然六千元彩礼有三千八都是借来的。大哥大嫂更被求着挤出了一千元给二弟。

从郭家父母到长子处要钱起何女就开始心塞了:我一城里姑娘自由恋爱,下嫁你郭家都没要你们出一分钱彩礼,你们郭家二儿子娶个农村姑娘还要出那么多钱,这明明就是买卖婚姻嘛,居然还要我们出钱帮你们?

最终,经过种种不满和斗争,在郭君的恳求和说服下,方女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李姑娘和郭二成亲后郭家颇为热闹:三年添两丁说起来是让二老享天伦之乐,其实就是抛给爷爷奶奶不管了。郭二憨厚但无能,李姑娘在婆家一言不合就回娘家,每次都要郭二上门赔尽小心才肯回转。

但这郭二的婚姻怎么影响到方女的幸福了呢?

郭二婚后的几年里,方女所见所闻是:每当李姑娘发飙回娘家,并放话说要“离婚”,郭家父母对郭二又打又骂:“你知道给你娶个老婆多不容易吗?还有你那俩孩子谁养?无论如何你都得把人给请回来!”

可有一次她和郭君闹得有点僵,她声称不再委屈彼此了,要不就离婚吧。郭家二老闻讯赶到后,虽然也责怪了长子,但更像是场面上的文章,远没有要留住二媳妇时的那份紧张与焦灼。

下嫁的自己居然没有要钱耍混的“作女”在婆家金贵!发现真相的方女自此心理失衡,常常对着郭君声讨婆家的种种不是。

在儿媳闹离婚一事上,郭家二老为何重李:因为他们负担不起失去李所要付出的“沉没成本”——娶媳妇的钱;为何轻方:既因为失去方没有“沉没成本”,也因为他们对郭君有信心:这个儿子有能耐不花钱就娶到媳妇。

虽然他们感激方女当初的“下嫁”,但显然他们并不认为方女是因为“日行一善”才嫁给郭君的,既然肯下嫁,郭君自然就有令她“下嫁”的资本。

但是,一旦郭君犯了“错误”成了污点平民,他们自然就“重视”方女了;

再看郭家二媳妇,她“作”吗?是有点。但,她因“作”受损了吗?并没有。事实上,她因“作”获益良多。

正因为郭李的婚姻缺乏感情基础,李女的不满想必也不少,用“回娘家”的方式“作”一“作”,一来享受下被婆家“追”着的感觉,二来获得婚姻中更多的控制权和话语权。何乐而不为?

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是种本能,不需要额外的文化,这方面方女远不如郭家人。

方女从没意识到:李女的“作”只是“小作怡情”,自己的“作”才是“大作伤身”。

她以为和郭君的婚姻变质是基于婆家人的不知感恩和亏待,其实更可能是因她的不识时务:在郭君位卑言轻时他感激你的“下嫁”,可当他一步步升迁,升到市国税局长时你还在碎碎念你的“下嫁”,此时在他心里:你有没有搞错,难道你不该庆幸自己一不小心竟囤了只绩优股的原始股吗?!

觉得“下嫁”我亏了吗?可小三不觉得呀!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猜你喜欢

婆家淑女姑娘
做淑女好难
秋姑娘的信
总跟老公家人融不到一块儿怎么办?
快乐的小淑女
婆家的有些事,不要去“掺和”
祝你新年快乐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
泥姑娘
娘家在隔壁
胖姑娘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