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过度采集个人信息需加强监管

2019-03-05仲颖

检察风云 2019年3期
关键词:身份验证个人信息代表

仲颖

随着网络时代的普及,个人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个人信息被记载在各种平台的数据库中。这些被收集的个人信息将如何使用?是否会被泄露?上海市人大代表于广辉建议将企业采集个人信息纳入备案管理,推广第三方平台提供用户身份验证机制,以减少个人信息在其他系统中的留存。

企业过度采集个人信息

在信息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习惯于用信息化系统来解决问题,“市民每天在上网过程中,都会面临被采集数据的问题。譬如有的企业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扫描件或者复印件电子版;有的企业要求用户填写个人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这些数据的采集用户有时无法拒绝。”于广辉代表表示,不少企业正滥用权力过度采集公民个人信息。

目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已形成了非法收集、提供窃取、交易等各个环节完整的利益链。由于企业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个人信息被记载在各种平台的数据库中,随时面临被泄露的风险。

于广辉代表告诉记者,个人信息泄露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黑客入侵网站非法获取;二是各行各业的内幕人员泄露信息。”他认为,个人信息泄露社会危害巨大,但目前有关部门对企业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还缺少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有效的监管措施。“有时候企业采集数据只是一次性使用,但是跟纸质年代不同,纸质资料只需碎纸机就可以粉碎,信息化时代的信息复制和传播却很容易,管理起来就难。企业采集完数据后如何使用数据以及企业该承担哪些责任,在现有的法律规定中难以找到对应的条例。”

在监管方面,于广辉代表表示,对于政府类信息系统和网站,有建立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有对安全漏洞定期检查及提醒机制,但是对非政府网站及系统,没有任何安全规范的要求,完全靠企业自律。

建议立法明确相关保护措施

为了避免企业滥用权力采集个人信息,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于广辉代表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強监管,“对企业采集个人数据进行备案管理,特别是针对采集身份证照片或扫描件信息的企业行为。对未提供备案证明并要求采集用户信息的企业,用户可以投诉或举报。”

除此之外,于广辉代表还建议推广第三方平台提供用户身份验证机制。“企业采集个人信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验证用户身份。随着网上实名制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平台支持用户身份验证,有些APP直接使用微信、支付宝等账号登录。目前缺乏的是政府权威部门的身份验证。”于广辉代表表示,如果社保或者公安等权威部门提供第三方验证机制或服务,将减少个人信息在其他系统的留存,从而大大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对相关职能部门如何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于广辉代表建议,应出台规定强化监管的职能和监管的范围,“目前政府对网络安全管理非常重视。网信、通管和公安等多个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从网络内容、网络域名监管、信息安全等方面,对互联网企业进行指导和管理。同时,我国也出台了网络安全法,为互联网运行提供了法律支撑。但是,由于互联网上的疆界不明显,对于提供跨国服务的外国企业,服务器不在中国境内,如何切实保护用户信息,更需要各监管部门履行好职责。”

另外,对用户众多、种类繁杂的手机APP,于广辉代表指出,苹果系统中运行的APP,完全由苹果公司进行质量及漏洞的管理,存在监管盲区;安卓系统中运行的APP,由于生态圈的复杂性,有多个发布市场,甚至企业可以自行发布下载链接,监管更加困难。这不仅需要网络监管部门切实履行好职责,更需要提高监管水平应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在现有监控网站的基础上,扩大监控范围,加强监管,并出台法律明确规定。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身份验证个人信息代表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Endogenous neurotrophin-3 promotes neuronal sprouting from dorsal root ganglia
个人信息保护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
身份验证中基于主动外观模型的手形匹配
ASP.NET中的Forms身份验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