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混合模式”,帮你实现“加法”影像

2019-03-05黄大克

摄影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混合模式基色深色

黄大克

“加法”影像,即多重曝光,是摄影中一种采用两次或多次独立曝光,然后将影像重叠起来,组成单一照片的技术方法。针对摄影前期准备与中期操作的讨论已经很多。今天,为了灵活实现更丰富的多重曝光效果,我们从摄影图片后期的角度来模拟制作,通过了解相关概念、原理来学习常见的制作方法。

在phiotoshop中的“混合模式”是指图层相互叠加的运算方式。这些运算方式会产生与之对应的视觉效果。“混合模式”菜单可在图层面板上方左侧开启,总共有27种,分为6组(图02)。

图02“混合模式”主要根据相似的视觉效果而分组,具体是:

1.正常组(正常、溶解)

2.加深组(变暗、正片叠底、颜色加深、线性加深、深色)

3.减淡组(变亮、滤色、颜色减淡、线性减淡、浅色)

4.对比组(叠加、柔光、强光、亮光、线性光、点光、实色混合)

5.比较组(差值、排除、减去、划分)

6.颜色组(色相、饱和度、颜色、明度)

制作多重曝光效果常常用到的“混合模式”主要有“加深组”“减淡组”和“对比组”。在使用这些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三个概念:“基色”“混合色”和“结果色”(图03)。在图层面板中,基色指下方图层的颜色,混合色指上方图层的颜色,结果色指基色和混合色混合之后的颜色(因混合模式而异)。在制作多重曝光效果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素材照片在图层中的上下位置(基色、混合色),因为这影响到多重曝光的最终效果,也就是结果色。

接下来,我们从“加深组”、“减淡组”和“对比组”这三组混合模式入手,结合照片中的人与景物来制作多重曝光照片。

多重曝光之加深组

加深组包含了5种混合模式,它们的使用效果和原理类似,都可以使图像变暗,在混合过程中,混合色图层中的白色会被基色图层中较暗的像素替代。簡言之,就是最终画面效果是由两个或多个图层的深色像素相加而来。所以在选择素材照片的时候,浅色背景和浅色主体是较理想的。

首先我们拍摄好符合浅色背景和浅色主体的素材照片(图04、图05、图0 6)。这一组素材照片在平光环境下,同一处浅色墙面前,以固定机位连拍而得。在拍摄过程中可以使用脚架固定机位,且每张照片需保持相同的曝光。

将这三张照片导入photoshop并依次重叠(图07)。

因为导入照片后图层面板中的混合模式默认是“正常”,所以我们目前只能在工作区中看到“图06”的图像。现在点击图层面板上方左侧“正常”,出现了混合模式的下拉菜单,左键单击选择“变暗”(图08)。

于是,在工作区中的图像效果呈现出了图05和图04两张照片叠加的效果(图09),这个过程中图05为基色,图06为混合色。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两个画面当中共同的浅色像素得以保留,只有深色的像素相互重合叠加。同理,我们在图层面板中选中图05,将混合模式由默认的“正常”更改为“变暗”,得到了三图叠加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图06、图05为混合色,图04为基色。

最后,对整体曝光和色彩稍作调整,便得到了最终的多重曝光效果图像(图01)。在加深组中还有其他混合模式,原理类似,叠加效果的程度略不同。大家可借鉴此操作过程和思路多做尝试。

多重曝光之减淡组

减淡组包含了5种混合模式,它们的使用效果和原理类似,与加深组混合模式效果正好相反,它们可以使图像变亮。基色中较暗的像素会被混合色中较亮的像素所替代,而任何混合色中比黑色亮的像素都可能加亮基色中的像素。简言之,就是最终画面效果是由两个或多个图层的亮色像素相加而来。因此,可以利用一张曝光过度和一张曝光不足的照片制作多重曝光效果,或者可以结合人或景物的外形轮廓、图案的特点来构思。接下来,我们选择一张深色的汽车照片(图10)和一张亮色的植物照片(图11),通过减淡组的混合模式来制作多重曝光。

将照片导入photoshop(图12),根据减淡组混合模式原理,我们将深色的汽车照片作为基色,将亮色的植物照片作为混合色。

然后,将混合色图层的混合模式更改为“滤色”(可根据偏好的画面效果选择减淡组中的混合模式)(图13),结果色便在工作区中呈现。由于两张照片的亮色像素比较分散,通过亮色组混合模式“滤色”混合后,结果画面比较杂乱。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分别调整基色和混合色的曝光强度来改善。

最后,对整体曝光和色彩稍作调整,便得到了最终的多重曝光效果图像(图14)。在减淡组中还有其他混合模式,原理类似,叠加效果的程度略不同。大家可借鉴此操作过程和思路多做尝试。

多重曝光之对比组

对比组包含了7种混合模式,它们的使用效果和原理类似,都可以增强图像的對比度反差。在混合过程中,50%的灰色(R128、G:128、B:128)完全消失,混合色中任何亮度值高于50%灰色的像素都可能提亮基色,任何亮度值低于50%灰色的像素都可能压暗基色。简言之,就是最终画面效果是由两个或多个图层的像素之间积累叠加,中灰消失,亮色遇到亮色则更亮,深色遇到深色则更深。因此,应拍摄或选择主体对比度较高,背景对比度较低的照片素材。

我们拍摄的照片素材为图15和图16。图15中的主体人物因为较高的对比度而突出,背景有大量的深色像素且对比度不高。图16的整个画面偏灰,对比度低,接近中灰的像素相对较多。

首先,将素材照片导入软件,图1 5为基色,图16为混合色(图17)。

选中混合色图层,将混合模式改为“点光”(可根据偏好的画面效果选择对比组中的混合模式)结果色便在工作区中呈现(图18)。

从目前的结果色来看,画面整体中灰减少,对比度增加,但主体人物并不突出,背景因混合了来自混合色(图16)的树枝细节而显杂乱。现在我们需要减少这些树枝来简化画面,借助对比组混合模式的原理,只要让树枝的影调接近中灰就可使其消除。鼠标左键选中混合色图层,调整该图层的影调(CtrL+L)(图19图20)。于是,结果色在工作区呈现(图21)

然后,对混合色图层添加矢量蒙板。用带有适量透明度和适量流量的软画笔对混合色进行取舍(图22)。最后,微调整体结果色画面影调,即可告成(图23)。

利用“混合模式”实现多重曝光效果的方法非常丰富。每一种混合模式都有与之对应的效果,若将多种混合模式同时运用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尽管在2019年最新版本的photoshop中,混合模式的对应效果已可实时监视。但无论使用哪种模式都需要通过明确变量来理清思路。“混合色”通常就是可供操作的变量,而“基色”最好作为定量,从这个思路上去训练和探索应是更有效的。

猜你喜欢

混合模式基色深色
深色衣服“带毒”?其实未必!
基色与混合色
猎熊的孩子
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
整合突破,奋勇前进
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蚊子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