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事小情

2019-03-05

摄影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面孔间谍

英伟达(NVIDIA)研究人员利用AI技术生成逼真假面孔

看到旁边这些人物面孔,你会认为他们是假的吗?12月下旬,人工智能计算公司英伟达(NVIDIA)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其开发的被称为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简称GAN)的AI工具已经可以通过学习机制生成逼真的人物面孔图片。

GAN工具通过利用两套算法彼此“对抗”的方式运作,第一套算法处理图片数据库里真实人物照片,从中挑选出部分面部特征后重组生成新的面孔图片,第二套算法负责评判第一套算法得出的图片是真人面孔还是生成面孔。如果第一套算法生成的照片骗过第二套算法,则会将图片输出。该AI工具最早面世是在2014年,不过那时只能生成黑白且模糊的面孔图片,而在去年底公布的最新研究进展中,这套AI工具已经能面孔做到以假乱真。同时,该工具还可应用在其他领用,生成房间、汽车、猫咪等假图片。

英伟达公布这项研究进展后,在惊呼人工智能发展速度的同时,也有人提出这项技术可能带来法律和伦理问题,因为可以让AI工具对特地面孔进行学习重组从而“定制”假面孔,可能有人将之用在虚假名人宣传、伪造事实等方面。

有研究称裁掉摄影记者后,新闻照片质量会下降

2013年,纽约《时代先驱记录报》曾裁掉所有的摄影记者,改为通过图片库购买和其他记者、撰稿人、读者供稿两种形式解决新闻图片需求。这样做效果如何呢?2018年底,一位研究人员在《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从图片质量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分析了曾经在该报上刊发的488张摄影记者拍摄照片和409张非摄影记者拍摄照片,并从信息、视觉冲击力,情感吸引力和引起情感共鸣四个角度通过调查方式将其进行归类。研究发现,非专业摄影记者照片中,80%可被归类为“信息”照片,10.3%具有情感吸引力,7.6%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没有照片能够引起情感共鸣。专业摄影记者拍摄照片中,相应的比例则为49%、25.4%、23.6%和1.8%。

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裁掉摄影记者后的几年,《时代先驱记录报》新闻图片质量在下降。

紐约有一家克格勃间谍博物馆,陈列3500台间谍相机

喜欢看间谍剧的朋友一定对特工人员们的神秘装备很感兴趣,而在这些装备中,间谍相机是很重要的一类。间谍相机往往精致小巧、隐蔽性强,甚至很多从造型上看并不像是一台相机,从而在相机收藏市场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Julius Urbaltis便是一个间谍相机藏家,尤其对苏联时期生产的、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使用的间谍相机。他曾在立陶宛考纳斯开设了一家名为KGB Bunker的博物馆,展示自己的藏品。而近期,他又在美国纽约开设了另一家类似博物馆(KGB Spy Museum),陈列了3500台间谍相机。

该空间位于曼哈顿地区,出行美国、喜欢相机的朋友值得一看,只是入场费有些贵,要25美元。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面孔间谍
本期面孔
谁是间谍?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我是间谍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我们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