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江北安

2019-03-05阿成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酱北安延安精神

阿成

说来惭愧,作为一名黑龙江人,我一直不知,新中国第一个完整的省级红色政权在北安。

倒也不全然如是。说来,年轻的时候我是来过北安的。只是岁月的风蚀,旧旅之痕和种种的记忆已经模糊了。谅是“不求甚解”的缘故,我单知道这里有一家兵工厂,还知道小城中的那家“俱乐部”三个字是由朱德同志题写的。仅此而已矣。不过,虽言草率的年轻人行色匆匆不免浮光掠影,但却恍然记得当时对“北安”这个名字是颇感兴趣的。也曾放怀漫想:在偌大的中國,历朝历代,大凡边陲之地的地名大多都带一个“安”字(或者“靖”字)。从这命名的本意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我们中国人在骨子里是那样的希望和平,希望安宁,希望生活靖好。这无疑是中国人的民族秉性。如今再推想下来,是啊,这也是中国人民闹革命,闹翻身,搞改革开放,追求安宁富庶的幸福生活的源泉与动力啊,更是华夏子子孙孙生生不息的梦想。

八月金秋,驱车四百里,遥隔数十载,到享誉“塞北江南”之美名的北安来,吃的第一顿饭,便是心仪已久的、纯粹的、“土得掉渣儿”的“东北饭”。其中有赫赫有名的“三烀一炸”。 所谓“三烀”就是指烀土豆、烀南瓜、烀茄子。所谓“一炸”,就是当地人家下的大酱。此酱或用鸡蛋和小尖椒炸成,或上铁锅蒸制。这样的酱辣辣的、香香的,在干豆腐上抹上大酱,卷大葱、生菜、香菜吃,真是香死个人哟。这是黑龙江边陲寻常百姓家招待贵客之必备。此外,应了时令,或有从野河捞来的寸把长的炸小河鱼,香喷喷的开花馒头,膨化的大发糕,黏稠的芸豆大 子粥,胖乎乎的野菜大包子。吃的时候我就在想啊,当年那些从延安来到北安的195名的干部们,到这里吃的第一顿饭,一定也是这儿的地方名菜“三烀一炸”吧?我不计琐碎,询问了北安博物馆的边馆长,“当年延安来的干部们一定吃得很香吧?”他说,“何止是很香,当年,这些延安的干部到了这里以后,哇,看到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惊讶得不得了呢。”的确,是延安精神铸就了他们革命的灵魂,是北安的大豆高粱和乌裕尔河的水让他们有更高的工作热情,更大的革命干劲儿,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和当地的父老乡亲一道,做出了共和国之革命史、开拓史、奋斗史上最伟大的贡献,使得北安人民因此成为了最早沐浴新中国第一缕绚丽曙光的幸运儿。

人在北安,所见兼所闻总有诸多感慨,正所谓人生易老,而天难老啊!今之北安,名副其实,果然呈一派祥和安泰的氛围。如此之风度,尝说是天赐,莫如说是延河与乌裕尔河两河流域的交汇与润养,是红色血脉与中国梦的传承与求索,才成就了这一代代北安人开拓之精神,奋发之勇气,创造之气质,圆梦之追求,才使得这座美丽的“塞北延安”,成为了一座豪放不失娟秀,纯朴不失时尚,秉承不失进取之风的城廓。

践跻此境,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观楼宇,赏喷泉,处处焕然可观。一路上,榆柳参差掩映,楚楚媚人的花海相簇,既至欣然也。望之迷人的小城有如此格局,又如此的谦然不动声色,俨然春风拂面,让人放松,让心愉悦,自然知道这背后的工作是怎样的艰难,要付出怎样的智慧与心血。只是,“延安精神”还在此流传么?想到此,心中不免掠过一丝担忧来了。不料想,竟是一桩芝麻大的小小俗事,打开了我的心锁。同行的老友腰间的皮带松不上劲儿了,便行百步,就迎趸进路边的一家商店,请售货员为“工作”不佳的皮带再打三个孔。售货员说:“还是多打几个吧,现在的人呀都在减肥,有备无患。”老友倒不在乎多花几个打孔钱,何况人家又是好意,人在他乡,和气为上,便爽快应允。售货员给他的腰带打了四个孔,预留了一个,且不收费。有道是“一斑窥全豹”,如此看来,北安的延安精神还在呀,还是那样的深入人心,北安人仍在自觉、自信、自豪地代代相传着……

殷勤昨夜三更雨,秋烟漠漠雨蒙蒙。回望宁静丰饶的小城,总有万千的感慨横亘在胸呀!

猜你喜欢

大酱北安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三级延会提出延安精神进国企新举措
延安精神
延安,我把你追寻
红色文化的“北安现象”
“塞北延安”红色文化建设掠影
在伦敦唱歌,在墨尔本听
试论北安防护林造林应注意的问题及技术对策
让你忘记我
自然发酵大酱不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