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问策略探究
2019-03-05姚正峰
姚正峰
引言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还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及语言能力等。学习能力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品格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语言能力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思维品质强调重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别是英语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对于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品质主要包含学生思考问题时的创造性、敏捷性、广阔性和深刻性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注重英语阅读。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内容
(一)英语思维能力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要尽可能地忘掉自己的母语,不要把自己置身于母语环境中,要尽可能地向着新的语言环境靠拢”。一门新语言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想快速作出反应,就需要运用英语思维,如果借助于汉语进行信息的传达,那么就会影响对英语的接收速度,从而阻碍信息的交流。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英语思维,那么信息传递的速度就会增加,同时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英语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了解表面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含义。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只有运用英语思维,才能够捕捉文章中的一些细节信息,从而作出正确判断,有效避免因运用汉语思维而导致对文章意思理解的偏差(叶恒娇2016)。
(二)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难度及思维的逻辑水平。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文章的深层含义。传统的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自我评价和问题的提出并没有积极的鼓励,而是强制学生达成一致见解和观点,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阻断了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寻找答案,一步步地帮助他们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在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打破常规、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处理,并能够将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实际训练中。思维的敏捷性是以思维的灵活性为前提,要求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迅速、缜密地得出结论。
(四)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开放式理解和领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一个点出发,向四周发散,通过合理想象打破常规思维及原有知识框架的制约;引导学生不断从全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最终实现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设问策略
对于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依托于问题的设计来进行,通过有针对性和策略性的设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读前、读中及读后进行巧妙、合理的设问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通过具体教学案例,从读前、读中和读后环节探索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策略。
(一)读前:巧问
在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出某个问题、某类现象,让他们讨论、分析,发散思维,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 时,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同学们,关于英国,你们了解多少?了解的是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方式了解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散思维,一方面加深对英国的了解,另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准备。又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 时,教师可以先就“地震”向学生抛出问题,如“对于地震了解多少,有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对地震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或人”等,调动起学生对地震这个话题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这个阶段要让学生自由发言,锻炼其发散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戴聪萍2017)。
通过读前的巧问,体现出阅读教学的情境。教师先让学生通读一遍文章,然后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已知的信息推断、预测,最后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其实,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方式。
(二)读中:追问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倾向于设置判断题,这类题目通常不需要深度思维和探究,只需浏览文章内容就能得出答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培养,同时容易使学生对阅读学习失去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在读中设置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就目标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探讨,跳出思维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问题角度,提高思维的广度及深度,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挖掘和探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概括性或者推理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理解。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s Games 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和什么有关系,鼓励他们尽情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或者给出几个选项,让他们猜测。等到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正确答案进行解析,然后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的阅读,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当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 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未来世界展开想象,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然后结合文章内容一步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主旨。
(三)读后:反问
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了解和认知后,教师可以通过读后的反问强化英语的应用性。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探究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进行全面解析,并对其合理性进行探究和质疑。这个环节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性思维的有效时机。这个时候学生对文章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并且已经有了答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文章的价值意义和情感表达等更加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探讨(张耀升2017)。另外,教师可以挖掘一些有争议的内容,让学生真正进入阅读情境,对文章内容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及独立思索能力,进而完成对文章内容的升华。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时,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内容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想要过什么样的节日?想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庆祝?最喜欢的是哪个节日?说出自己的原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发言,并给出创造性的答案。
小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设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问题的设计既要基于文章内容,又要高于文章内容,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并有一定的导向性,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把握分寸,与文章内容紧密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并且要便于学生解答。当然,设问的意义和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只有真正有意义的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