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物医学专业“3 +1”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2019-03-05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宜春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动物医学专业是我国农业院校的传统学科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非常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国内宠物市场的越发繁荣、动物疫情的复杂多变、绿色循环健康养殖等大的背景下,社会急需应用技能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塑造科研素养、提升社会竞争力、培养应用技能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但是传统的动物医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与生产结合程度、结合水平、结合有效度不够,校外实践教学又存在校外基地建设不规范、实践时间短、实践实施及评价方式不尽合理等弊端,不利于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3+1”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被国内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所广泛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强化实践教学基础上,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以提高学校专业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培养人才的模式。[2]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从2015级开始实施动物医学专业“3+1”学制,具体实施如下。

1 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1.1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为适应培养应用技能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对培养方案进行了适当修改,增加了实验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加大了实验设备硬件软件方面的投资力度,开设一些综合性、设计型、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对于16课时以上的实验课单独设课,实验课内容的设置精密联系生产实践、统筹合理规划。开设兽医综合技能实验课,集中一个月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

实验课的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生产需求为引领、以“生泰尔杯”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为辅线,积极采用案例教学,举行校内技能大赛、让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在近几年的“生泰尔杯”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为学校挣得了荣誉,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创新合作能力。

1.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指导方针。为推进“3+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组织中青年教师到生产企业带队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实践,一方面极大丰富了中青年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更好的指导学生实习,同时在生产企业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教学案例,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进一步提高以后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生产实践中即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又能激发科研灵感,增强了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水平。

建立学术大讲堂交流机制。邀请知名企事业单位、高校的专家领导来校办讲座,把动物医学专业前沿性热点、难点等带入课堂。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人生目标指明方向。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3.1 鼓励创新思维

首先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创新型实践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创新思维空间,而不是仅仅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其次,鼓励学生在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同学老师一起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将自己的创新型思维运用到实习实践过程中去。

1.3.2 以赛促学

学校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鼓励老师申报校内竞赛项目如校内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鼓励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实践竞赛如“生泰尔杯”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及“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给予政策上的照顾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学生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各类实践竞赛活动,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等素养得到明显加强。

1.3.3 参与科学研究

一方面,学校已为学生提供科研工作条件,加大对学生科研项目的引导宣传工作,为学生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基金,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经校内专家评审后予以立项,同时学校下拨一定的课题经费予以资助。学生申请科研项目的热情很高,有些项目很有创新点,项目立项后,课题指导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参与同学按照分工合作研究。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当中,通过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这样学生既可以带着问题学习,又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修养,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1.3.4 鼓励创新创业

宜春学院新设创新创业学院,宜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是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热潮下,学校为了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形势,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创新创业学院于2015年12月成立,是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主要任务是配合学校教务处,协同各教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实验班,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辟校外创新创业示范园区,组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实践活动等。学院现有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联合基金项目2个,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个,宜春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宜春市众创空间1个,宜春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1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示范园20余个。

学院鼓励大学生自主创办企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采用的市场主体类型主要有: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有限责任公司等。同时提供创业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培训补贴、免费创业服务、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创新人才培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改革教学制度、完善学籍管理规定、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等。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的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

2 校外实习实践体系的建立

2.1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动物医学专业“3+1”的“1”阶段的实习实践教学任务的重要场所。校外实习教学基地通过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管理等),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将专业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踏实肯干、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职业素养,为毕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习企业也培养了储备人才,节约了人才培养成本,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3]

为保证学生实习实践的质量,通过充分的调研、考察及论证后,选择与我校培养应用技能型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社会声誉好的优秀企事单位开展有效的长期合作,逐渐提升校外实习基地的层次。近些年来,我校已与正大集团、双胞胎集团、大北农集团、傲农集团、德康集团、深圳瑞鹏宠物医疗服务连锁机构、宜春市畜牧兽医科研所、宜春市水稻良种场原种猪场等多家知名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长期有效的合作,多家企业在我校设立学生奖学金、派专家来我校开展讲学交流,生科学院也每年举办实习单位见面会,探讨学生的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的内容,将市场融入学校,有针对性的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化动物医学专业人才。

2.2 “双导师”制度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实习实践活动、及时有效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确保学生安全健康高效的完成“1”年的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组建一支配合默契、高效的校外校内“双导师”制团队是建立校外实习实践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校外企业选择工作责任心强、专业能力过硬的优秀职员作为学生的实习导师,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践及考核管理等,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生活等诸多问题。学校也指派论文指导老师兼任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践时的校内指导教师,学生在“校友邦”上提交实习情况、周日志等,老师通过“校友邦”软件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状况,批阅周日志,实现对学生实习实践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大大提升了实习实践效果。

2.3 实习互动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与我校的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对学生实习实践的落实,解决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高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实践效果。

一方面,我们邀请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相关负责人、部分学生代表和在校动物医学专业老师一起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相关负责人就基地建设与学生实习开展的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分享,对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就学生在校学期期间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代表一致认为,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接纳学生进行“1”年的生产实习实践意义重大,是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它既是企业发展人才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与学校共同为社会培养人才。部分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问题及经验教训,为校内还未参加实习的学弟学妹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另一方面,我们会组织部分校内专业指导老师去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看望慰问学生,了解他们的实习实践情况、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在校外实习期间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问题,并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解决好,这样既增进了师生友谊,增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又解决了学生实际问题,起到学生心中主心骨的作用。

2.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在动物医学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下,由于“1”年的校外实习实践环节实习基地组织形式多样、实习周期长、分散性强等特点,完善校外实习实践环节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如果没有形成科学的校外实习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校外实习实践环节的实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4]

我校改变以往对校外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综合学生实习实践环节的主体、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等诸多因素进行细化、量化,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实习实践环节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具体包括: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实践环节进行的全面评价,校内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参与实习的计划、形式、参与项目、提交的“校友邦周日”“校友邦月志”等综合评价以及对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毕业论文、论文答辩等进行专家评价。

3 结论

在动物医学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下,我校为了建立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优化校内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能力等建立了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既激发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设立“双导师”制度及完善校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建立校外实习实践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实践和就业平台,学生通过“1”年的生产实习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紧密的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生产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就业本领,同时为企业提供了充分的人才储备,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赢,[5]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