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理工类院校新型文科建设路径探讨

2019-03-05卞雅婷

关键词:文科类理工类文科

卞雅婷

(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自2016年起,我国启动了“双一流”高校建设工作,即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从我国的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可知,理工类学科偏多,而文史类学科相对较少。这样的学科发展差距将有碍学科建设的完整性。任何一所理工类院校想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仅仅拥有一流的理工类学科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突出理工类学科优势基础上带动人文学科发展,形成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局面,文理兼顾,协同发展。已有文献中关于“双一流”背景下学科建设的建议大多集中在已入选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上,提出要发挥一流学科统筹引领作用,而对于非一流学科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有关理工类院校文科建设路径的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思路。如,周佑勇曾提出要致力于打造根基强、布局优的精品文科,促进文理学科的交叉融合;周海涛提出要加强政府的学科统筹引领,拓宽文科发展资源供给途径等建议。这些学者的建议和对策大多是从宏观管理者角度提出的,有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建议较少。基于此,笔者从院校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拟在此基础上对理工类院校新型文科发展的路径提出对策。

一、 理工类院校文科发展现状

(一) 文科发展基础弱,缺乏新的生长点

我国大部分理工类院校发展自隶属于中央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业务主管部门的行业院校和2000年左右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这类高校在后期建设中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大量开设了一些传统的人文社科专业,如经济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新闻广告等专业[1]。此类文科专业开设成本低,但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这种外延式发展使得所开设的文科专业缺乏深厚的学科基础,同时专业之间的同质化开设也使得这些专业在后续发展中缺乏新的生长点。此外,文科专业服务于社会缺少有效的路径依托和具体的实施载体,因此文科专业的学生难以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应用的有机结合,实践能力较差[2]。相比而言,理工类院校的工科专业能较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这些院校更有能力引进海内外资深教授,开拓实验教学基地以及购入新型教学设备等。这些优质资源的投入将不断拉大各院校学科发展之间的差距。

(二) 对文科发展重视不足

相较于师范类和综合类高校而言,理工类院校对文科发展的重视度不够。部分理工类院校的优质资源都向优势理工类学科倾斜,认为只要将这些学科做大、做强,就能不断提高院校的总体办学水平,因而盲目地将人文学科边缘化,使之成为理工类学科的附属品[3]。然而,各学科在院校发展中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发展能够起到引领社会的作用,不应依附在工程技术之下寻求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4]。在理工类院校文科类学院的建设中,由于缺少足够重视,很多文科类学院的活动经费受限,无法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学科活动或者素质拓展活动,导致院校内学术氛围相对薄弱。此外,在学科调整方面,部分高校为了提高院校排名,会对弱势文科类学院采取撤销或合并的方式,而不是想办法突出学科特色,提高这些学院的办学质量。长此以往,理工类院校文科发展空间和积极性将持续下降。各院校在发展中应做到同类学科共同发展,不同学科相互交流,交叉学科相互借鉴,不能捧高踩低[5]。

(三) 缺乏强大的文科师资队伍

任何一所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理工类院校相较于综合类或师范类院校的文科教师而言,拥有较少的海外进修机会和国际名校的访学名额,这对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国际教学经验的交流构成一定阻碍。理工类院校的文科类教师申报课题的命中率和质量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压文科类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此外,很多理工类院校采用本校理工科的评价标准对文科类教师进行考评,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标准显然缺乏普遍适用性[6]。很多优秀的文科类教授也不愿意到理工类院校就职,这是由于高校内部文科类教师的待遇相对较低,吸引力不够,在校内的地位相对于理工科教授而言也偏低。因此,高校应改变重理轻文的观念,给予文科类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二、 理工类院校发展新型文科的必要性

(一) 新文科的概念

新文科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2017年开始,该学院对校内29个专业进行重组,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为了顺应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我国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应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以学科为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7];应与工科、医学、理学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积极与地方经济相融合,培养应用型新文科人才,与行业特色的理工学科一起服务于地方经济。新文科建设强调,要构建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用构建跨学科的新课程群来培养学生独特的跨越学科界限的思维方式,努力拓展其知识视野,推动传统研究方法转型,用跨学科视角探讨新的社会问题并加以解决。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将造就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8]。

(二) 时代背景对文科发展提出新要求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同时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很多高校已经不止于发展单一的特色学科。学科群、学科高原、学科高峰等词也相继出现。学科群是指为了适应现代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由若干相近学科、相关学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以一定形式结合而成的学科群。这些具备优势的一流理工类学科自然而然地就会与本校的相近学科抱团,强强联合,构建学科高原。如,南京邮电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正在推进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的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关联学科的发展;南京林业大学在发挥传统林业的基础上,加强传统的包含林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群的建设等[9]。照此趋势,这类理工院校理工科的发展会越来越快,而文科的发展想要跟上步伐,就必须积极融入理工类学科群,从理论角度助力理工科的发展,提高学科兼容性。

“双一流”的提出仅三年时间,但进程快、成效明显。很多理工类院校积极践行了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要求,行业特色型专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这些理工类院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无疑会往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方向发展,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因此,理工类院校的文科也应该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形成相应的行业特色型文科学科群,以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充分挖掘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理论指导者的角度论证措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具体的学科建设中,要做到文理交叉融合[8],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把文科知识生硬地强加于理工科的教学中,也不是简单地将文科专业引入理工科的发展轨道,而是要让传统文科生突破原有的知识框架,将跨学科的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新旧知识的融合,增强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时代性,以期为社会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建议。

(三) 素质教育对文科发展的新要求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化和技能的培养缺一不可。在新时代知识经济的挑战下,现有的教育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高校应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初心,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精神,发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认为,应让文科在研究中国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发声,形成中国学派,同时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采用跨学科思维,让文科研究跟上时代步伐[8],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满足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新型文科。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文科人才不应该只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应该具有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的能力。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只是满脑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生,只会发表论文,只专注于理论研究,那么他称不上是一名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合格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新文科建设应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或者说是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跨学科研究[10]。

三、 理工类院校建设新型文科的路径

新型文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应制定长远的学科发展规划,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背景和资源,在一流的理工类院校中发展一流文科。

(一) 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学校领导层要正确解读一流学科建设内涵,发展一流学科并不是要区分学科之间的等级,而是希望通过一流学科的发展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为非一流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切合时代要求的新方向;对于国家和政府给予的一流学科建设的经费支持要与其他学科共享;应在各学科建设过程中坚持一流的特色方向,使多个学科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发展。

综合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的文科主要是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其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批传统的专业教师和拥有扎实理论知识的人才。而理工类院校的文科想要创新发展,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创新,探索将本校的优势工科元素融入文科体系的路径,将文科人才培养方向往理工科的发展轨道靠拢,进而形成独特的学科优势。如今,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以一流学科为引领的学科群,然而这些学科群所涉及的大部分还是相近的理工类学科或专业,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先天的学科交叉点,而文科发展想要融入理工类学科群的建设中,就需要寻找新的学科交叉点。以上文提及的几个理工类院校为例,笔者认为,可以创新的文科研究方向有气象文科,专门研习气象方面的理论知识;信息文科,着力研习电子科技方面的理论知识;林业文科,创新研习园林方面的理论知识;机械文科,用于研习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等等。这些新型学科培养出来的文科人才与地方企业的融合度更高。不同于传统的文科毕业生,以此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拥有更扎实的实践性专业知识,社会适应性更强。

其次,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开设实用性强的通识课程,开办跨学院、兼顾文理的基础课程[11],做好学科之间的衔接,为具有工科元素的新型文科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目前,国内院校已开办的通识课程大多都是一些计算机、英语之类的公共基础课程,并没有发挥通识课程所要达到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思维的要求,也未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多元文化并存的国际大环境。笔者认为,理工类院校应该在本科课程中面向文科生开设其一流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兴趣;同时,对这些一流学科专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应放宽转专业限制,以培养更多的文理复合型人才。

(二) 教学:建设一流的跨学科师资队伍

优秀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指导,一流学校的建设离不开一流教师团队的支撑。建设一支文理兼优的特色师资队伍,需要教师自身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我技能。目前,国内很多知名高校每年都会引进大批国外精尖人才。这对于院校的发展大有裨益。一流的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因为并不是所有院校都有能力和资金去引进这些海外名师,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好国内资源。一些不具备良好条件院校的教师应在海外进修机会相对欠缺的现实困境下,充分利用校际间的资源,与一流的师范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的文科类教师密切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将这些知识与院校内的工科元素充分融合,形成一套完备的新型文科理论体系。当然,一流的教师也不能只埋头于自己熟知的领域钻研,也要进行跨学科的研讨学习,并将这种对未知领域的渴望传递给学生,形成师生互相影响、共同学习的局面。在理工类院校内,应鼓励学院之间的教师增强交流与合作。开设一流学科专业学院的教师可以带领文科类教师共同申请科研课题,同时带动本学科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进行科学研究。这既有利于本科教育的创新,又能充分落实跨学科的交流与协作。

理工类院校自身应改善人才引进计划,用独特的优势多渠道引进长江学者,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新型发展空间,提高教师待遇[6],增强院校人才引进的吸引力,让优秀学者感受到在理工类院校能够获得跨领域的发展机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尝试改变传统的只有一名教师上课的单一授课形式,新型文科课程的授课任务可由一名人文类学院教师和一名理工类学院教师共同承担,教师应努力在授课的过程中达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效果,同时教师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

(三) 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学术资源

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指具有广博知识的技术人才。传统观念中文科生只会死记硬背、说大话的形象应该予以改变。在实际课程的学习中,可以让文科生与工(理)科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在偏重理论的课程学习中,文科生应勤于理论观念的创新,工(理)科生则提供技术层面的帮助,避免出现理论上行得通而实际操作无法展开的现象;在偏重实践的课程中,同组成员可将他们创新的理论成果予以实践,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现实中,很多文科生会对理工类专业有排斥感,这就需要学生对自己树立足够的自信心,努力培养跨学科实践的兴趣,与小组成员积极配合,把自己塑造成一流院校的一流学生。在基础课程选择方面,文科生应积极选修跨学科的基础课程。目前,很多学校在选课方面已经放宽了此类限制,但有部分学生自身还不够重视,认为选修课就是用来凑学分的。其实,大学生应该珍惜这种交叉选课的机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当然,不仅文科生要具有理(工)科生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理(工)科生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同时,应鼓励文科生积极参加校外的课程拓展,与理工科学生一起深入地方企业内部,利用新型文科的理论知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增强新型文科的应用性,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充、完善新型文科的应用型理论知识。毕竟理论是一切实践的行动指南,没有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再优秀的工程师也无法开展工作。

“双一流”的提出为理工类院校的文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流的理工类院校也可以发展出一流文科。然而,目前也有很多学者对“双一流”遴选标准提出异议,认为“双一流”高校实际上就是“分层+固化”的产物[11]。但是,在下一轮的学科评选中,不论遴选标准如何变化,理工类院校的文科只有突出工科优势,向行业特色型专业靠拢,积极寻求与具有行业特色的工科专业的融合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优势,才能在遴选中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新型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在理工类院校建设新文科,可以借助自身积累的社会基础资源和社会声望,实现传统文科专业的转型和发展。其目的在于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体现应用性,突出自身优势。

猜你喜欢

文科类理工类文科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文科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文科类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豆文科作品
关于高校文科类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思考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孙文科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试论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