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全国“最美农技员” 朱永胜躬耕青山绿水间 担当实干为农业

2019-03-05

江西农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技员永胜农技

为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心、爱护农业农村人才发展,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本专栏对厅系统优秀知识分子典型、全国“十佳农民”、全国“最美农技员”、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创富带富典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十佳创新创业先锋”等全省农业农村人才先进典型事迹进行系列宣传。

朱永胜,彭泽县浪溪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站长。自1983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朱永胜曾荣获原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荣获省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植保员奖励7项次;荣获市县先进农技员多次奖项;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篇及农技推广多篇;2017年11月荣获全国最美农技员称号。

躬耕沃土 农技推广勇担当

在田间地头,总能看见朱永胜忙碌的身影。他深知浪溪镇资源丰富,只要合理配置资源优势,利用好先进的农业技术,一定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因此,每次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他都身先士卒奋战在田间地头。

在原农业部万亩棉花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工作中,他从备土育苗到收获采摘都是亲自现场指导,每天坚持在棉地里工作十多个小时。由于统一品种、营养钵育苗、合理密植、组装技术,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适时进行花调花控,加之,白天在田间地头指导,晚上到农民家中传授新的栽培技术等保姆式服务,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验收,2010年项目区棉花籽棉产量达到412.5公斤每亩,比2009年每亩增产112.5公斤,仅此一项,浪溪镇农民增收900余万元。

“如果育苗移栽失败,给农民造成损失,我个人负责赔偿!”他坚定有力的话语,打消了农民的顾虑。由于工作扎实、技术服务到位、农民积极参与,棉花轻简化育苗和栽培技术获得成功。

2011年朱永胜主导的棉花轻简化育苗和栽培技术通过农业部专家组测产验收,籽棉产量达350公斤,位列全省第一。项目区籽棉产量比2010年增加50公斤,每亩增加收入400余元,育苗整个过程被拍摄成科教片,整个棉花轻简化育苗以及油后棉移栽工作得到了省市县有关领导和专家高度赞誉。

2014年,在接手原农业部棉花病虫害专业化防止与绿色防控融合项目后,他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查虫情、树太阳能杀虫灯、插性诱剂、制订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方案。经省植保专家验收病虫害防控处置率100%,防治效果95%以上,防治效率提高5倍以上,病虫害损失在5%以内,农药利用率提高5%以上,化学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棉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核心区面积1000亩,示范面积3000亩,辐射面积达3万多亩,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不断进取 农技推广勇创新

随着农村土地大面积流转,种植大户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由过去人工进行防控已很不现实,对于人工打药来说,成本高,而且还很费人工。传统的喷药机械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朱永胜多方考察论证,认为利用直升机进行农作物统防统治,可以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从人工地面防治变为直升机空中防治,高效安全,节省农民劳动力,节约农业投入成本,最终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2013年,他在全市率先创新组织直升飞机对水稻、棉花进行统防统治。为准确掌握直升飞机对水稻、棉花进行统防统治的相关技术数据,朱永胜同志每天早上5点30分左右到达田间地头,查病虫情况、查防治效果,制定防治方案,经过他的精心组织实施,当年,示范区水稻、棉花取得了亩均降低农药及人工成本20%左右、提高产量10%-20%的成效。2014年他又在全市率先创新组织实施无人机实施统防统治,防治面积达万余亩。农作物无人机的植保应用,不仅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实现每亩节本增收100元以上。

情系农民 农技推广勇追逐

朱永胜平常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讲一讲农业致富的好典型,问一问农民对农业技术有什么需求。他常说:“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他们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抓好农技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为农民送资料上门、传技术到位、指导到田,急农民之所急,总是想办法去帮助他们,为农民挽回损失近千万元。“有事找老朱”成了当地农民的流行语,他就是这样用真情与农民相交,用实际行动取得了农民的信任,成了农民的科技引路人。

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他不畏严寒酷暑,进村入户,走东家,串西家,奔波在广袤的田野上,为广大农民传送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在每年开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班上,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稻虾共作”、水稻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传送到农民的手中,农民朋友打心眼里喜欢这位与他们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的农技员。

躬耕青山绿水间,担当实干为农业。朱永胜,一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员,35年来,田间地头有他忙碌的身影,课堂培训有他精干的讲解。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天地里,默默奉献着一名农技员的满腔热血,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发挥着一名农技员无穷的能量,用平凡和真诚书写就了最美的农技人生。

猜你喜欢

农技员永胜农技
韩永胜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唱一首祖国的赞歌
农技员带头——中化碧邦助力 共建美丽乡村
一种两级双吸管道输油泵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谢永胜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产业调整给予基层农技员的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