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爵士乐,一条新的出路?!
——访中央音乐学院 钢琴教授崔鸿根

2019-03-05柳苏凌

乐器 2019年9期
关键词:爵士音乐中央音乐学院爵士乐

本刊记者/柳苏凌

对于中国人来说,爵士乐的文化似乎离我们有些距离而略显神秘,但从世界范围来说,爵士乐进入到全球化发展,在世界各地众多音乐专业院校里建立了爵士乐专业。

2018年,中央音乐学院这座国内专业音乐教育的殿堂首开爵士钢琴专业,不得不说这的确反映了国内音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需要考虑市场的变化,客观上也说明了艺术高校的人才培养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有限的古典音乐市场环境下,爵士钢琴会不会是莘莘学子们的另外一条出路呢?带着对爵士音乐专业的好奇,本刊记者采访了现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教授、加拿大蒙特利尔音乐学院钢琴博士、著名爵士音乐家崔鸿根。

爵士之路从“玩”开始

暂且不说爵士乐专业是不是国内学生的一条出路,但可以肯定是,这是高等钢琴专业发展的趋势,崔鸿根给予了这样的回答。回忆自己的爵士乐之路,崔洪根如风轻云淡般描述。他曾经历经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长达12年的专业钢琴演奏学习,夯实了古典音乐基础。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从那时起,开始醉心于爵士音乐。

“我是因为喜欢爵士,想玩儿,就在北京找到了一位海外留学的爵士玩家,开始‘玩’,同时也想在钢琴上拓展一下自己。”1994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他以边玩边学的方式接触了爵士乐,在短短几年中他的进步飞速。他说道:“我应该算国内第一批学爵士的,还有中国音乐学院的孔宏伟老师(金佛)。因为是玩儿,学习的过程是轻松的,但是跟学习古典音乐是两回事,我一直强调学爵士要的人要有很强的音乐I Q,也就是音乐智商,古典音乐的学习方法和路径是不一样的。”

古典音乐的服从意识 爵士音乐的创新精神

由于过硬的古典音乐基础,崔鸿根的爵士乐学习很流畅。在他看来,除了基本必要的理论和演奏,最主要的是要有爵士乐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他说道:“其实爵士乐是有套路的,它没有古典音乐玄之又玄的背景啊,音乐风格的把握啊等等,古典音乐需要你完全服从原谱,甚至要做的更好。对于爵士来说,要有音乐智商,创造力,无非就是这12个音组成的不同节奏、律动。我那时大概有两三年时间都是白天练琴,晚上演出。”

别看都是钢琴演奏,但古典和爵士似乎是一条相悖而行的两条路。崔鸿根坦言,其实在练习爵士乐过程中,脑子的运转,对音乐的设计与期待是一刻也不能停的,他用书法来比喻演奏爵士的状态。“如果你用圆珠笔写字,你闭着眼睛写,再乱也能写出一个字,但如果你用毛笔闭着眼写字,最后就是一个黑疙瘩。因为你练得每一句都是要经过设计的,比如就一个简单的Ⅱ Ⅴ Ⅰ三个音的旋律进行,你可以有很多钟表现方式,每种方式你都要很集中地练习,真的是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你可能花两个小时练一条旋律,在台上两分钟就演完了。这种大脑高度集中的苦和累,是搞古典音乐,完全照谱演奏者体会不到的,这也就是爵士音乐中,最为核心的艺术价值——即兴。”

中、外爵士音乐之差别

2003年,崔鸿根前往蒙特利尔深造,跟随钢琴大师邓泰山学习古典音乐,同时深造爵士乐。作为一位成熟的爵士乐演奏家,他在那里展开了世界性的巡演,有更多的机会与国外的爵士音乐家们相互切磋。

崔鸿根向我介绍说,目前国外的爵士音乐教育环境主要是面对社会化和普及化。在国外学习爵士音乐的学生大都数凭着兴趣来学习爵士,而且很多学生之前的音乐基础也不如国内学生扎实。他说道;“外国的古典音乐的确在萎缩,从学生就能看出来,外国学生很少有从古典专业转爵士的,就拿练音阶这个事情来说,国外学生是需要练的,但我们中国的学生音阶早就过关了。当然爵士音阶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但相比中国学生,国外学生基础的确较浅。甚至有学生开玩笑地回答老师,靠爱就可以演奏爵士,这显然就是一种调侃。中央音乐学院设立爵士专业,培养的目标是高、经、尖的爵士乐人才。我们的学生进校就是要有一定的古典演奏基础。只是我们的学生在音乐创造力上还缺乏。因为之前学习古典音乐的时间很长,古典音乐思维成了习惯。”

对于国人来说,现代爵士乐带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再仅仅是黑人音乐中的的soul,Blues、Swing。崔鸿根这样比喻:“如果说,原来的爵士乐是棵小树苗,那么现在它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包揽太多太多的音乐元素,而且有太多太多的现代艺术手段掺杂其中,比如说现在爵士乐中带有很多异域风格,与中东、印度等诸多音乐元素都有融合,东南亚的音乐不算异域,因为爵士音阶是五声,但东南亚音乐也是五声音阶,不好说是爵士音阶,还是文化融合,所以不算是爵士。”

“爵士进入到中国后,也可以和中国民族音乐结合。其实爵士乐现在没有太多的风格界限,主要是通过和声系统跟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来区分。”

如果说,爵士乐的核心艺术就是人的创想,那么艺术家们便会展开无限的想象,创造他心目中的爵士音乐,所以才会有今天爵士音乐的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古典音乐驾驭人 爵士乐被人驾驭

行文到此,爵士乐到底是不是国内古典音乐学子的另一条出路,可能在不同人心里早已有了不同的答案。作为自由横跨古典和爵士两个音乐领域的演奏家来说,崔鸿根坦言穿梭在两种不同的音乐领域是需要强大的转换能力。他说道:“古典与爵士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古典乐可能更敏感,因为古典音乐是要人服从音乐,是遵从。而爵士乐则由人来驾驭音乐,出发的点不一样,表达的方式和目的自然不一样。”

“我经常应邀在音乐上上半场古典,下半场爵士。其实真的特别累。弹古典大气不敢喘,生怕有什么闪失。下半场完全是一种‘爽’的感觉,感受驾驭音乐快感。爵士乐的色彩太丰富了,可以填满心灵和灵魂,但每个音符弹出来也要动用每根神经,一样的神经紧绷。”

目前,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了爵士钢琴专业,但作为爵士音乐三大件贝司、钢琴、鼓,在未来或许还有其它爵士专业的计入。但中央音乐学院的爵士专业,起手如此之高,目标也是本着高、精、尖爵士演奏家的目标去培养人才。

崔鸿根介绍,报考爵士钢琴专业的考生水平跟古典钢琴演奏专业是同等的,也需要演奏包练习曲、奏鸣曲等。在爵士乐方面,让学生在BassaNova、Blues、Swing?四种风格,用一首乐曲表现其中的两种风格。通过演奏,可以判断学生的对爵士乐的认知,是否有学习爵士乐的能力,也就是音乐智商。

学习爵士乐就像打磨一块宝石,最终的结果总是让人期待。崔鸿根告诉记者,其实在教学中,爵士乐的教学是一板一眼的,每一种旋律的方式,每一种律动的形式都会有一个章法,要一手一手的学,与舞台上看着那种酣畅淋漓表演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无论是学习爵士乐,还是教授爵士乐,都是一项十分严谨,甚至是刻板的学习,而所有这一切,最终就是为了舞台尽情的绽放。他一再强调“要想学好爵士乐就要做好苦练的准备,一定不会比古典音乐轻松的。”

猜你喜欢

爵士音乐中央音乐学院爵士乐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新年音乐会
中央音乐学院·延安“10·15”艺术节
手风琴曲《致克劳德的探戈》的作品解析
浅谈中国流行歌曲的爵士风格表现
探究爵士音乐的风格特征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20世纪爵士音乐与中国通俗音乐的融汇
论爵士乐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
浅谈爵士乐的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