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应回归诗趣
2019-03-05卢晓宁
卢晓宁
古诗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历来受人们推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为了应讨考试,古诗教学一直存在或重视死记硬背,或鼓吹移情感悟的伪鉴赏问题,这导致许多学生对古诗学习产生了敬而远之的态度。许多语文教育名家与一线教师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提出了学习诗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与鉴赏的观点,在诗歌教学上也形成了一些共识:一是知人论世,介绍诗人的生平和诗作的创作背景;二是品味意境,通过分析意象来挖掘内蕴,体味诗意;三是品读语言,通过分析炼字、句法、修辞等来感受诗歌之美等。虽说“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然而,无论是“志”还是“情”,都发端于人与事。人生如戏,如果把诗人的生活看作故事、戏剧,那么,诗作就是小说、戏剧中的一个小特写或者一个小高潮。当我们用“叙事的思维”或用“看剧”的方法来赏诗时,诗不仅可以易于理解,而且还可以变得亲切、有趣起来。
一、品读生发诗作的故事
在日常诗歌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简单介绍诗人的概况,如生平经历、诗作风格、代表诗作,即所谓的知人论世。然而,这样的简介并非针对这首诗,对诗作的理解助力不大。众所周知,许多诗作的创作背后通常都有一个特定的背景或一个特别的故事,即诗作创作的即时故事。而这个即时故事,就是“诗作之事”发生的起因。只有了解了起因,方能引发学生的共情共鸣。
几乎每位学生都能脱口而出《游子吟》,都能说出本诗赞颂了伟大的母爱。但这情感学生是如何体会到的?只凭诗句字面的意思,抑或是教师对诗句的解读?贴标签似的鉴赏,往往会使诗变得索然无味。换个思路,不吝时间,先讲讲这首诗背后孟郊所经历的人生故事,再来读这首诗,其中的诗味方能读之既出,不言而明。
《游子吟》不是孟郊离开母亲去远行时的感叹之作,而是诗人当了县令,第一时间接母亲来身边侍奉时想起过往的感怀之作。为什么离别时不作,反而相见时才作呢?原来孟郊家境贫穷,他本应尽早挑起家庭重担,但仕途坎坷,直到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十岁时才得到一个小县令。有了稳定的俸禄,才能侍奉老母。几十年的赶考,不知多少次的离别,都是母亲克服困难,默默地打点行装,忍痛送儿远行。如今,自己已年过五十,好不容易把母亲接到身边,但母亲已垂垂老矣。看着母亲灯下老态龙钟的模样,回想起母亲多年的牵挂与辛劳,孟郊心中的愧疚之意、感激之情喷薄而出,于是有了《游子吟》。
向学生介绍这个故事,让他们回到家,看看父母,想想父母日复一日地为他们做早餐,准备衣物,接送上学等画面,那么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理解就不会仅仅停留在缝补送行的场面,而会由此典型场景自然而然地生发开去,感受到父母年复一年的日常劳作之中浸润着的为了孩子的无以言表的爱与期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对孩子的恩德,正如阳光对小草的恩泽,所以为人孩子当像春草一样奋发向上,回应报答如春晖般的慈母之心。即使报答不了,也应常怀感恩之心,常行孝敬之举。
品读了生发诗作的故事,学生无疑会对《游子吟》亲切起来。原来,千古绝唱《游子吟》不仅是诗人的,也是千古儿女的,更是我的。学生记住了这个故事,就能记住这首诗,更能常记这份母子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品读与诗歌创作相关的故事,让诗作背诵与赏析有一个生动的背景,从而因趣而读,因情而背。
二、探寻诗作包含的故事
古诗短短数行,区区几十个字,但其思想内容和情感往往是丰富的。那是因为古诗常常运用用典、起兴、化用等方式,拓展了诗作的时空,使得读者的思绪能由此及彼地联想开去。所谓用典,是指诗人引用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某种愿望或情感。化用是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经过了诗人的艺术改造。这些手法都与故事有关。了解了这些故事,不仅对诗的理解能更加透彻,而且也会有令人会心一笑的雅趣。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这联诗里有姜太公钓鱼与乘舟梦日两个典故。姜太公曾是宰牛屠夫,也曾是生意人,但做什么什么不成,直到72岁在渭水之滨垂钓时得见周文王,才成为太师,辅助周朝开创800年基业。伊尹奴隶出身,为了生活种过田下过厨房,当过家庭教师,可谓人生希望渺茫。可是,有一天他忽然梦见自己乘着小船,从太阳月亮旁边滑过。结果第二天就得遇商汤,辅佐商朝五代君主,治国理政50多年,死后更是以天子之礼下葬。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让李白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现实困境中重拾了信心,也让诗歌染上了传奇的色彩。花点时间与学生一起整理诗中隐藏的故事,不也是回归诗趣的好方法吗?
三、试创诗作生发的故事
生发诗作的故事,诗作中包含的故事,均是既定的故事。品读这些故事,能获得更多的诗趣。但有些诗,其本身就是一颗故事的种子,它给了读者一个场景,一些人物,一种情感,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再创故事,也可以说,一首诗可以因品读时的时、地、人的不同而生发出不同版本的故事。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李商隐的《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写女子执著追求爱情的诗。一个渴望爱情而不得,以致深夜无眠的女子。女子可能是身份低微的歌妓,对她来说,美好的爱情只是一场神女梦,现实中,她只如清溪小姑一般,居处无郎,孤独度日。不仅无人欣赏她的才貌,而且还要受到外界的欺凌。但是即使这样,她还是甘愿忍受相思的痛苦,执著地追求美好的爱情。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写书生执著于理想追求的诗。虽然苦求理想而不得,也甘愿不计代价地努力追求。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写义士执著于报国的诗,报国之路上虽孤独无援,且无人赏识,也甘愿不求回报地上下求索。“诗无达诂”,这三种说法都合情理。因为中国古代历来有把香草比美德,用男女之情喻君臣之义的传统。优秀的诗作会让不同的人都心有所感,这首《无题》究竟写了怎样的故事,真的无需探其真伪。从诗中读出自己的故事,让故事感动自己,感动他人,感受到“未妨惆怅是清狂”的执著追求的精神力量就足矣。
在诗中看到故事,在诗中看出故事。因故事而生发诗,而诗又生发出故事。诗与故事是彼此交融的结合体。诗中有故事,才有人物、有历史、有生活,才能让短短的篇幅承载起中国厚重的文明与文化。因此,教诗、学诗,当以故事来解诗,又当以诗来说故事。相互诠释,诗趣才真、才雅,才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