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有效设问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9-03-05黄在荣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京剧实效性音乐

黄在荣

谈有效设问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黄在荣

(南京市八卦洲中桥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43)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设问,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音乐教学中,设问的目标不明、指向不清,缺少对设问科学性、艺术性、实效性的关注。本文通过实例记录、分析、思考与对策的呈现,探讨如何利用好“设问”这一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完善音乐课堂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有效设问;作用;策略

教学设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达成默契、共同建构知识和能力的主要窗口。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设问,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和质量。但在音乐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设问的目标不明、指向不清,缺少对设问科学性、艺术性、实效性的关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众多不该出现的缺憾场景。

一、常见音乐课设问实例

现象一:在初中歌曲教学《大海啊,故乡》的导入环节中,老师设问:“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大部分同学回答:“见过、蔚蓝色的、我去年夏天刚刚和爸爸妈妈去过连云港……”,但在众多的回答声中,交织着一句让你难忘的应答:“呆子,大海哪个没见过!”……。

现象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设问:“同学们对印度有哪些了解?”有的学生回答印度电影、有的回答印度肚皮舞、有的回答印度弄蛇人……,突然有位男生回答:“印度神油”一阵短暂愕然,几位男生亢奋地看着老师,还有女生低声的问道:“什么是印度神油?”

现象一、二中最后的应答可以肯定既不是“标准答案”,也不是授课教师所需要的答案。那么,类似教学情境的出现究竟是谁之过?多年的教学环境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正常思维”,既按照教师所预设的学习路径,不偏不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经历着每一课时的学习。随着人类文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一些以往行之有效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行为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所以,更多的人开始利用发散性、逆向性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更多的人开始寻求通往各种目标达成的一种或数种更为有效的途径。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也不例外,新课程标准也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二、对有效教学设问的思考

1.新课程的实施赋予教师群体更高的教书育人使命感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形成,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积极性以及引导他们明了学科学习的价值所在,更需要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获取形成的同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为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虽然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绝大部分是建立在前人所获取的间接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就教学内容上而言,无需教师和学生去做更多的创新,但就建构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方法、促进知能转换的学习过程而言,则需要我们通过以对话形式为主的课堂教学交流,并通过“问题”的不断发现和解决,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合作、分享,从而形成高素质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2.有效教学设问所应具有的实际功能

教学设问及应答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也是“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合理运用教学设问及应答,能够有效地缩短师生心理和生理上的距离,从而形成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合理运用教学设问及应答,能够有效地促使教与学双边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上达成共识,从而形成教与学的合力;合理运用教学设问及应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实践过程之中;合理运用教学设问及应答,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在额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知识获取、能力形成,并加速知与能的转换,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合理运用教学设问及应答,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反思、调整、完善,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师生共进、完善教材使用的最终目标。

3.有效教学设问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教学设问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1)在备课时所设计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预设问题”;(2)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经过短暂思考后所提出的“即兴问题”。由于教学设问不同于闲时的侃大山,所以“问题”的提出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在设问时还需关注到“问题”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及评价学生应答的激励性等。此外,就学科教学特点而言,还需关注到“问题”的音乐性。在设问时,设问的艺术性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有效教学设问的对策

1.问题设计的目的性、指向性

有效的教学设问需要关注问题设计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教学设问需要建立在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熟读和内化的基础上、建立在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上;有效的教学设问需要理清授课的类型和授课对象是歌曲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还是综合性教学,授课对象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的原认知如何,接受新知的兴趣、态度又如何,如此这般,才能够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围绕目标达成的问题设计。

针对现象一中的“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教学过程中的过渡性问题。如果能够进一步明确问题设计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这个问题可以设计得更符合音乐课堂教学的需求,更能够体现音乐教学特征。如设问一:“同学们对大海一定有所了解,谁能够说出一些与大海相关的音乐作品?能够哼唱一下主题旋律吗?”设问二:“老师想用钢琴为同学们表现一下音乐中的大海,请你们聆听并判断一下老师的大海是波涛汹涌,舒展宁静,还是欢快活泼?尝试说出为什么?”

以上两个设问都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过渡性问题提出。由于有较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设问一可以引导学生对已知与“大海”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回顾、梳理,丰富并巩固原有认知;设问二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关注、感受、探究和了解音乐是如何表现“大海”这一主题的。教师在钢琴演奏中,可以通过音色、力度、速度、伴奏音型等变化,在同一音乐主题中演绎不同音乐表现情绪的“大海”,既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迅速进入第三层面的理性音乐欣赏,又为歌曲演唱奠定了基础。此外,由于教师的演奏、学生的聆听感受分析、师生之间的对话等,师生之间既得到情感联系的升华,又在潜移默化中对所需学习的内容达成共识。

同样,针对“现象二”中的设问,只要改成“同学们对印度音乐有哪些了解”,增加“音乐”两个字,问题的指向性就更会加明确,也不会出现上述不该发生的局面了。

2.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积极性,成功感的获得,自信心的树立以及对音乐课程学习价值的理解等有着极大的影响。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需要建立在对学生原有认知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需要建立在通过引导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基础上。如:同一个与戏剧表演艺术相关的设问“同学们知道京剧的行当分类吗”,这一设问如果用于普通小学的音乐课教学,它很可能是一个无效的提问,因为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其结果则是教师自问自答;如果用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它仍可能是一个低效或无效的设问,因为大部分学生在经历小学和初中三百多课时的音乐学习后,对于京剧的行当和主要表现形式应该有所了解和掌握。再如:类似“好听不好听”“你们喜欢吗”“你们要不要啊”等问题,如果适当地用于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它会起到一种润滑教学环节、营造学习气氛的作用;但如果作为口头禅用于初、高中的音乐课堂教学,则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此外,类似 “听完这首歌/乐曲你们的感受如何,你们想到了什么”等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问题指向,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无从入手从而无话找话,更容易使学生感到缺乏思考价值而停止思维。

就“同学们知道京剧的行当分类吗”这一设问,针对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围绕着京剧表演艺术的基础知识进行新授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演唱实践等活动的开展,依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循序渐进地学习和了解与京剧表演艺术相关的知识。在此阶段所需要达成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和了解京剧艺术的初步兴趣、能够演唱和表演简单的京剧片段、了解京剧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等,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也需要围绕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达成而进行。针对高中学生(音乐鉴赏):由于大部分高中学生已具备京剧表演艺术相关知识的积累,所以课堂教学所需达成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对戏剧艺术的兴趣,掌握相关学习方法,梳理、归纳、积累相关知识和经典名篇。相关问题设计可以从类似“四大名旦”的辨认、真假声唱腔的听辨、京剧行当和主要表现手段的视听辨、京剧发展历史回顾等方面着手进行,通过问题的回答、作品欣赏、生生研讨互补、教师完善等相关教学活动中进行补遗拾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与“好听不好听”“感受”“联想”等的泛问,同样属于缺少科学性和实效性的课堂教学设问。该类问题的提出,表面上呈现出课堂教学热热闹闹,但实质性的问题难以在有效的时间段内涉及到。所以在提出该类问题时,教师需要做到心中有谱,通过问题的提出,我们究竟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什么?问题本身与教学目标或过程目标究竟有何内在联系?有无更好的问题提出的方式和方法?

3.问题设计的艺术性

有效的教学设问需要关注问题设计的艺术性。由于音乐作品的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特征,在音乐感受联想中难以寻找到标准答案。如法国作曲家圣桑《动物狂欢节》的第五曲,欣赏者在聆听后都能够感受到笨拙、滑稽、幽默、晦涩等音乐情绪。但对于音乐形象而言,了解作品背景的知道这是“大象”,不了解的就可能会在脑海中反应出其他的画面或文字。作为音乐教师,没有必要将自己的音乐联想强加给学生,从而限定学生的音乐思维,更何况我们脑海中的“大象”也并非是自己想出来的。但作为标题音乐的欣赏,如何体现教学设问的艺术性呢?首先需要明确教学材料使用的目的性,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作品是如何表现“笨拙、滑稽、幽默、晦涩”的音乐情绪。可以通过采用柏辽兹《浮士德沉沦》中《风灵之舞》等的对比欣赏手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其次,可以通过一些限定性选项(如:A.小鸟B.大象C.金鱼等),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最后进行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这样的教学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音乐本体,又避免了先入为主的介绍影响学生音乐思维的形成。

在思考问题设计的艺术性时,教师还需要关注问题提出的层次性、启发性、适时性、开放性,以及针对学生应答后评价的激励性。针对层次性,需要关注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所指的是问题解决的阶梯式进行;其二所指的是问题解决的参与面(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整体参与)。针对启发性,意味着不要过急地将关注点落在问题解决的结果上,它需要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去关注和培养学生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获取成功和树立自信,从而形成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适时性需要教师把握好提问的时间,在最佳时间点上的设问,能够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放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减少学生群体的Yes、No应答,过多类似的设问运用,久而久之将会阻塞或关闭学生的思维通道,开放性设问需要我们能够在同一设问上为学生建立多通道解决问题的途径。评价的激励性则需要教师不要过分地看重自己的标准答案,首先要感谢、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参与;其次,对于学生的非标准答案应答进行快速的换位思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调整教学思路,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完善自身的教学。

综上,由于教学的进行、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和共同努力,所以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问首先需要教师理解教材教学内容,知晓相关音乐作品的音乐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教学价值,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以及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态度,需要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设问的技能和技巧。此外,由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所以,无论是思考“预设问题”还是“即兴问题”,都需要关注:哪些是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要通过教师引导解决的问题,如何为全新问题的解决搭建有效并富有激励和挑战性的阶梯。经历过如此过程的教学设问会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在度和量的把握上也将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将更能够体现问题本身的挑战性和激励性,从而通过有效教学设问及应答、对话,达到师生共进、完善教材使用的最高境界。

2018—10—31

G633.951

A

1673-4564(2019)01-0116-04

猜你喜欢

京剧实效性音乐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京剧表演开始了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音乐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