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①

2019-03-05刘晓丽孟崴李学伟张冬梅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思政政治

刘晓丽 孟崴 李学伟 张冬梅



浅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①

刘晓丽 孟崴 李学伟 张冬梅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网络正随着时代潮流悄然走进高校校园,也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因此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遵循以人为本,各方协同,师生联动的原则,以此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展开,使网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网络宣传平台。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势而化,因时而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强调了“创新推动网络育人”,要求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设网络队伍,净化网络空间,优化成果评价,推动思政工作,传统信息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创作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精神家园。

大学生是应用互联网主要群体之一,在当今网络化社会大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及要求与互联网的思维内容完全符合,因此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更新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传统模式,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当这些互联网目前已逐步走进校园思政教育领域的时候,我们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其能够为我们所用。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关注的是人,也即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自由。新媒体时代,若想将网络广泛应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就要全方位全程自始至终发挥人的自由,即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教师的自主性。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平台,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角色。

各地高校近年来也已经纷纷推出形式各异的网络平台,平台的制作、发布、整理等工作,大部分来自本校的学生,他们将自己平时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集思广益,精工细作,以更加适合学生口味的形式放在平台上,因此我们也惊喜的发现,由学生自主创新建设的新媒体平台更加青春靓丽、活泼,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和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部分高校的网络平台建设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的网络平台“青网计划”,该工作坊指导老师何雪梅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何妈,她的“小何博客”吸引了百万的访客,何老师说,她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关心的话题,并据此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议题,在网络上互动交流。以此为代表的全国很多高校均出现各种形式由教师自主设立的公众号平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建设多种师生沟通渠道。

二、各方协同的原则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课要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同思想政治教育课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目前部分高校的网络平台不仅仅是思政教育的内容,很多专业学科也设置了专门的媒体网络平台,他们通过不同的角度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将这些专业学科知识的学科背景和未来发展前景同国家民族的发展实践相联系,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三、师生联动的原则

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不是网络承担的唯一一项任务,它更重要的一项任务则是创建师生沟通的新渠道。如今多地高校正在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路子。例如,北京市已经启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高精尖”项目,年均投入千万元,建设高水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资料库,集课堂支撑、教学互动、专题辅导、自主学习为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据悉,教育部推进建设“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中心”等在线学习平台。在课程管理上,各高校基本建立课程准入、课堂教学过程监督、教学质量评价、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的课堂教学APP,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可视化监督,同时像“易班推广行动”,目前已经覆盖上海60多万名高校大学生,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共建高校已有370个。

四、双线联动的原则

新媒体网络并不单单是一个单向传递内容的平台,而是已经走进了高校师生学习与生活。近来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交流平台上看到复旦大学思政课教师陈果教授的授课视频,更多的人通过不同的交流平台,津津有味的听一位远在上海复旦的教授所讲授的思政课。陈果老师绘声绘色、抑扬顿挫、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了无数名不同专业和学历背景的人,特别是受到大学生及老师的关注。

由此而见,大学生不是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更喜欢讲解透彻,学识渊博的精彩课程,因此这也对网络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网络平台要走入课堂,走下讲台,走进生活。例如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辛延英老师,建立学习课堂“QQ群”,在群里辛老师布置给学生各项主动学习的任务。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只要扫描二维码,手机就会和老师的电脑投影设备连接起来,原本抽象的思政理论知识,就会变成动画图片,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与老师、同学抢答问题,分享学习成果,提出各种质疑。在学生走下网络走进课堂的辩论会上,学生架起了三部手机全程录像,以辩论会翻转课堂,打通了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连通了现实与网络,关注了校园与社会的热点。

思政理论课程也以一种新的面貌——慕课,走进了学生的视野,慕课将一章节的内容“切碎”,分解为符合阅读习惯的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被制作成7-15分钟的视频,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慕课不仅有教师讲授知识点的基础视频资料,提供了课程讲义,线下讨论课,微信公众号平台,就像在饭店点菜一样,学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组合不同菜单,慕课后设立的讨论区“向教师提问”和“学生互动”两个板块,学生提问,教师在24小时之内作答。课程上线后,负责幕后的教师时刻关注讨论区,做好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它是发挥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育人的主阵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上,它成为了政治舆论导向,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标志,网络也正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重要平台,它在未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将继续发挥资源集散库、思想文化策源地和舆论风向标的作用。

2018-10-30

①本文系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互联网+舆情直逼模式的高校舆情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JSY17318.。

刘晓丽(1978— ),汉,内蒙古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3-4564(2019)01-0007-02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