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争议”向学习深处“漫溯”
——《药》的教学反思
2019-03-05
【课堂片段再现】
师:黑衣人是不是康大叔,只靠声音高亢说服不了别人,要有依据?
生:不是。因为康大叔在茶馆里说“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而且后面华大妈也感激地说“要没有康大叔照顾”,由此可看出,康大叔主要是传递消息。
师:也就是说康大叔是个“中介”。
生:我也认为不是。康大叔说“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如果黑衣人是康大叔的话,那么他一个人血馒头就赚了很多钱的,怎么会说自己一点好处都没得到呢?
生:康大叔一进茶馆就嚷“吃了么?好了吗?老栓,就运气了你”,由此可以看出康大叔和老栓比较熟悉,也比较客气,而黑衣人在卖给老栓人血馒头后却骂“这老东西”,这也是不合情理的!
生:我不同意!
生:黑衣是“浑身黑色”,康大叔穿的是“玄色布衫”,系的是“玄色腰带”,玄色就是黑色,两个人的衣服是一样的,说明康大叔就是那个穿黑衣服的刽子手。
生:我不同意。都穿黑色就能证明是同一个人了?我们穿的校服都是一个样子的,可我们就是一个人么?(笑)
师:两人衣服的颜色一样,也不一定是同一人。分析人物要品读文本,依据语境,合理解读。毫无依据的猜测既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服人。
生:我认为康大叔不是中介,和黑衣人是同一人。你看康大叔一进门就嚷:“吃了么?好了么?”如果康大叔是中介,他应该说:“得了么?吃了么?”因为文中还有两处细节说到老栓买到药后别人问他:“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没答话,驼背五少爷问他也没有回答。可见老栓对于买药的事并不愿意对别人说。还有“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后面有个省略号。
生:这个省略号更能说明康大叔是中介,省略的是:“(要不是我信息灵)你怎么会买到药。”
生:我有个疑问,我注意到“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这句话后面也有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好像是呼应康大叔的“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后面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应该相同。如果康大叔只是个中介,传递个消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为什么两个说话都避而不谈呢?
师:大家想想这两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生:如果康大叔不是中介而就是黑衣人,我认为这两人都在避开买卖人血馒头的事,这两处补充完整应是这样:“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知道上面有杀头内幕消息,并且知道老栓你急需要,你怎么会有那么好的运气。”“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顺利地买到药呢。”
生:我不同意,康大叔自己都在茶馆里说这样的人血馒头能治痨病,他并没有避开人血馒头的事。
生:康大叔只是在说人血馒头能治病,但没说是自己卖的啊。我认为这事都是暗地里的勾当,在道德上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康大叔和华大妈都避而不谈买卖药的事。我数了一下,康大叔说了八次“包好”,一个中介为什么要强调药好?中介只要联系好双方就好了,药好不好跟他也没关系啊!什么人才会反复说药好,卖药的啊!(生笑)
师:康大叔不是说“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吗?
生:我觉得这话亦真亦假。真的是从“这一回”这个词可以看出他常参加这种事,这次他也参加了杀害夏瑜这件事。假的是“没得到好处”,刚才也说了他做的事是上不了台面的,更不会到处宣扬自己卖人血馒头赚了很多银子。他一直在说“运气了老栓”,是在表功,赚了银子还要赚人情,他一直说“包好”,是在宣传药效,宣传生意。
师:很棒,还有疑问吗?
生:如果这里两个人是同一个,那么黑衣人为什么不说“老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说“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生:刚才大家都是从内容的角度分析,我是从写法来思考。黑衣人叫“老栓”,还是喊“喂”,都无关紧要,这是作者在塑造这个形象的两面,人前的一面和人后的一面,这两者互为补充。
生:从他的回答,我得到一点启发:前面的描写比较模糊,既符合当时昏暗的环境,也可以留下悬念,后面再揭开谜底,就能比较清楚地认识这个人。
师:道理越辩越明,我现在也相信黑衣人就是康大叔了。大家的分析有从内容的角度,有从写法的角度,合理有依据,都能紧紧扣住文本,研读文本就应该这样。
【教学反思】
一、争议的目的何在
1.为了深入探究文本,提升赏析能力
争议是为了辩论出对错吗?我想不是,当然也不是置对错于不顾。不论因何而起的争议都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一次契机、一个抓手,因为它可以推动学生深入文本,研读品味。课堂上学生为论证黑衣人是不是康大叔,从分析对比两人的语言、外貌、动作等,到思索标点符号的内涵;从分析内容,到揣测写法;从自我思索到相互启发,不都是畅游文本的一次绝妙体验吗?梳理整合语言的能力、鉴赏品味和水平不也是在这一次次的畅游文本的体验中提升的吗?假如没有这个“突然爆发”的争议,仅仅是平铺直叙地推进教学,学生会有如此强烈探究文本的欲望吗?假若仅仅为了争论出个对错,学生还会不会对文本有如此精细的品读?假如阅读教学不去深入探究文本,提升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争论出对错有何实质的意义?
2.为了增强思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在“争议”状态下,学生处于忘师、忘境、忘我的状态下,心中唯“问题”是存。为了驳倒对方,学生除了寻章摘句、品读文本外,还得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严密的思考,清晰的论证,大胆的表达。那些认为“黑衣人就是康大叔”的学生对两个人物形象层层分析、仔细比较,解决了一个个疑点,就在这些争辩中,其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则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
如今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辨与表达有弱化的趋势。一是课堂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二是学生羞于表达。很多学生的表达多为碎片化,少有完整语句,更甚者语汇贫乏,词不达意,表述混乱。若遇争辩,“辩”中分“辨”,教师借机借力,既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又能促其向语言表达的高台阶迈进,提升其语文素养,岂非一举多得?
二、如何处理争议
首先,确定其是否有探讨价值。课堂教学中“突然爆发”的争议可能会打断预设教学思路,但不一定就会变成“事故”,关键是看教师在短时间内能否判断出这个争议的价值,并能迅速地对教学思路做好调整。如果这个争议最终也能通向当时的教学目标或者也有利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那么不妨给学生一个探讨的机会。
其次,给予及时有效的引导,使得课堂自然生成。如果课堂教学中的争议没有造成局面失控的“事故”,而最终演变为精彩纷呈的“故事”,往往是教师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主导”教学的走向。其实教师只要明确争论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文本、增强思辨与表达,提升语文素养,并在学生的讨论走向“危险境地”的时候,即像有些学生依据衣服的颜色就断定黑衣人就是康大叔的时候,予以及时有效的引导,就会让争论的列车在即将脱轨的时刻重回正轨。而课堂教学也会在教师主导下收放自如、开合有度,自然生成。
最后,应抓住文本与文体的关系,向文本深处推进。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依据语境合理分析、判断、论证,减少了许多无端的猜测,甚至是脱离课本与时代的臆测,让学生去感受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在这种引导下学生不断有精彩呈现,然而课堂引导却忽略了文本解读与文体之间的关系。
王荣生教授强调,每次阅读都要运用适合于这种文本体式的阅读方法。如果能适时提示学生本文的文体及解读关键——人物、情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学生在分析黑衣人是不是康大叔时可能会注意到环境的变化。例如,假设黑衣人就是康大叔,黑衣人卖药时并没有叫“老栓”而是喊“喂”,那是因为在刑场,他对找他买药的人和事见多不怪,只管收钱,从不问买家是谁;并且以他的身份地位,也不屑喊,故言语粗鲁;但后来到了茶馆,看在老栓买药的面子上,则得了便宜卖卖乖,言语客气。这样对于人物与社会的认识将会更加全面,对于小说《药》匠心独具的构思也可能有更深刻的体悟。
课堂教学最忌在平面上滑行,若能围绕一个问题争论一番,乘着“争议”“漫溯”到文本与思维的深处,课堂教学也许会出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