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汉对比视角看典籍英译
——以《兰亭集序》为例

2019-03-05荣正浩

英语教师 2019年9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典籍英译

荣正浩

引言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留下了诸多典籍供后世学习、品鉴和研究。《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一不是中国悠久文化的沉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文化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种途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兼顾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将一种语言很好地译为另一种语言,供读者阅读。

《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之一,还是其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兰亭集序》是为《兰亭诗集》所写的序言。这篇文章语言凝练、情感饱满、立意深远,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文化传递的一种媒介是翻译,如何把优美的中国文字展现给外国人,让他们体味中国语言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韵味,这是近些年来很多学者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兰亭集序》的英译方法,探究《兰亭集序》中英汉语言差异所体现的社会意识形态差异,以供参考。

一、典籍英译的概念及原则

(一)概念

1991年以前的中国文学作品被称为中国典籍,中国典籍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中国传统的创作方式进行写作(黄中习 2008)。大部分中国典籍是用古代汉语所写的,因此典籍英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过程。中国典籍英译属于一种特殊的翻译类型,是一种翻译活动,但不同于一般的翻译活动,它的翻译过程包括两种:一种是语内翻译,即将古汉语文字用现代汉语准确、完整地表述出来,另一种是语际翻译,即以现代英语为目的语翻译。典籍英译是翻译中国古典作品为英文的过程,这是一种跨文化的、跨语际的和跨语内的信息的传播活动(王宏、刘性峰 2015)。

(二)原则

1.遵循语言习惯和特点

在典籍英译过程中,语言的差异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英语是主语显著性语言,汉语是话题显著性语言;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多主动语态;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这些语言特点在典籍英译中都需要注意,翻译过程中若不遵循语言习惯和特点,翻译出的内容就会不地道。

2.顺应社会背景

在典籍英译过程中,受到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是指在事实的基础上,一个群体所拥有的知识和观点,换言之,是一种较为正式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是被特定的群体普遍接受的一种社会信仰和观点(黄勤 2006)。而这种意识形态会对典籍英译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制约。

二、《兰亭集序》英译方法

在典籍英译中,存在很多翻译手法及研究手法,在翻译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手法可以使译文准确、生动。典籍英译一般经过三个环节:理解原文、翻译为英文、修改译文。在修改译文环节,需要使用对比翻译手法对译文进行修改和润色。《兰亭集序》的英译本中运用了以下两种英译方法。

(一)动态语言转化为静态语言

汉语是动态型语言。汉语中动词使用偏多,且经常连用或者套用,动词词组还可以作为句子的各种成分。但英语是一种静态语言,多用名词和名词短语。两种不同的语言习惯决定了在典籍英译过程中,需要将动态语言转换为静态语言,即动词名词化(杨丹 2017)。《兰亭集序》中有四十多个动词,如“会”“至”“有”“述”“览”等,在英译时,不能全部保留其动词形式。在英译过程中,通常一个句子只保留一个动词,作为句子的谓语动词,将其他动词转换为句子的其他成分,可以将汉语中的动词名词化处理或者形容词化处理。

例如:将“岁在癸丑”中的“在”英译为equivalent to;将“夫人之相与”英译为“in dealing with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表示“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二)主动语态转化为被动语态

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当不知道动作的施动者是谁或者很难解释说明时,一般使用被动语态。汉语也存在被动语态,但是汉语中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会使用被动语态,这是由汉语书面表达习惯及“中式思维”习惯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当主语不明确时,汉语会直接添加人称主语或者省略主语。因此,在典籍英译过程中,一些施动者不明确的句子需要转换为被动语态。如将“仰观宇宙之大”英译为“If you look up,the boundless universe could be seen.”

三、《兰亭集序》英译与源语在语言上的差异性

(一)语言时态差异性

英语和汉语的一大区别是英语有时态的变化,汉语没有严格的时态规定。译者在英译典籍时,需要避免全篇运用单一的时态,而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时间及原文所写事件发生的时间,从而使用准确的时态进行翻译。在《兰亭集序》中,作者在三个段落中叙述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时间段,第一段作者叙述了过去聚会的时间、地点、场景等,因此在英译过程中需要运用过去时;第二段作者由当时的景物联想到人生,感慨时光匆匆逝去,英译时选择一般现在时最合适;第三段,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警醒后人,英译时选择一般现在时比较合适。

(二)语言句式差异性

古代汉语短小精悍,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层次分明,但是一个英语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其他需要使用状语、定语等表述。因此在典籍英译过程中,需要分析古代汉语中众多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连词、介词或者从属结构将其连为一个句子。这样,原本简短的文言文句子在英译后就变得繁复。

另外,在句式方面,英语句式具有开放性,通常呈现句尾开放的特点。谓语或者宾语后的成分具有比较强的修饰功能,可以选择用连词、介词、关系词等将修饰部分与被修饰部分连接起来。而汉语句式具有封闭性,很少使用后置修饰或者限制,呈现出句首开放的特点。在典籍英译过程中,可以利用英语句式句尾开放的特点,确定主语、谓语、宾语后,附加修饰成分使句子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也可以将文言文中的短句译为英文简单句,以适应汉语句式偏短的特点(张红艳、周翎,等 2009)。

例如:将“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英译为“It is a beautiful spring day with clear air and mild breeze.”用介词with将前后两个简短的四字词联系起来,使句子之间具有逻辑性。

(三)语言情感强弱差异性

英语和汉语的情感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兰亭集序》三个段落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而要想在译文中体现出这些情感,译者就需要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心情,并在译文的字里行间将其展现出来。在典籍英译过程中,很难保留原文的句式或者形式,但是需要相互对应,可以采取两种相似的句型使译文与原文保持相对的平行。

例如:“此时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可以英译为:“Around the Lanting pavilion are not only high and steep mountains,flourish forests and tall bamboos,but also clear and turbulent streams,which are like belts surrounding the pavilion.”译文用not only...but also把所要描绘的景物联系起来,句式完整饱满,又与原文相似,保证了原文的工整和对仗,读来朗朗上口,语言风格与源语相近,而且这一并列句对于体现原文中作者的情感具有很大的作用。

《兰亭集序》在三个段落中有三个不同的表达情感的句子:“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作者通过三个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感的强烈程度。因此,在英译时,译者需要考虑作者的情感因素,可以分别选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来表达原文作者的情感强烈程度。这三句可译为“How happy we were! ”“What a grieved sigh! ”“How doleful it is!”这样英译可以准确、强烈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同时相同的句式又使文章前后照应。

四、《兰亭集序》英译与源语在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性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语际转换活动,随着翻译活动的深化,研究者发现翻译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包含着社会意识形态(谭兴 2014)。不同的角度可以反映出人类的意识形态,特定的社会群体会在文化及社会环境的作用下产生出不同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对语言有一定的影响和限制,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的差异会造成语言的差异性。

(一)顿悟思维与逻辑推理思维的差异性

汉语(特别是古代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韩燕 2012)。我国的意识形态是重视顿悟思维,即悟性的;西方国家是重视逻辑推理思维的,即理性的。儒家、道家和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它们都重视悟性,强调要顿悟、要思考。这些源远流长的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意合”,语言表述具有含蓄性。

在汉语中,词语和分句之间是通过其本身的意义产生连贯和逻辑顺序的,因此,汉语句子结构简洁,散句较多,省略句多。而英语则是在哲学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古希腊哲学家创造了形式逻辑,提出了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论证的三大要素(概念、判断、推理)和两大思维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构成了极为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是“形合”,其中的词语和句子都借助形态的变化和较为明显的形式词来体现(杨威 2012)。

例如:将“游目骋怀”英译为“letting the eye travel over the great scenes and the fancy wander freely”,原文主语省略,体现了“意合”,但是译文补充了主语,体现了“形合”。

(二)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的差异性

汉语强调主体意识,但是英语强调客体意识。中华民族通过习惯和经验,即主体通过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去认识世界。我国传统的主体思维重视知觉意象,而不是比较理性的逻辑推理。西方的意识形式则是把自然作为认知的对象,透过事物看本质,即本体论。这种差异性最终表现为语言就是汉语句子惯用人作主语,而英语句子多客观描述,常用非人称句和被动句。因此在典籍英译过程中,译者就需要将主、客体进行转换,从而使译文地道且符合目标语言国家人群的阅读习惯。

例如: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英译为“It was crowed with the prestigious and virtuous people both old and young.”汉语以人作主语,而英语换由it作主语。

(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差异性

中华民族习惯运用形象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概念,而西方人则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概念。这样的意识形态体现在语言上就是选词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性。

例如:将“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英译为“Our previous delight disappears instantly and a sense of sadness wells up in us.”“俯仰之间”本是具体、形象的汉语,但是被英译为instantly这种抽象的表达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典籍英译中,需要译者注意英语和汉语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译者进行典籍英译时首先将古代汉语用现代汉语理解清楚,再将现代汉语翻译为英语,最后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修改。而《兰亭集序》很好地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各方面的差异及英译典籍的方法,可以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典籍英译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