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新途径

2019-03-05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培育国家大学生

黄 杰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文化自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文化自信建设中,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又最为重要。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可能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文化价值发展。随着国际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不断冲击着我国,某些不良的文化思想对于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侵蚀不容忽视,如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自信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本国文化认同感降低、信仰缺失、人生角色定位不清等。伴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构建软实力,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想确立国际地位和实现自己国家稳定发展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文化软实力便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任何一个国家必须培育和确定文化自信,才可以维护本国的文化,抵制外来糟粕文化的不良侵蚀,有利回击各种错误思潮。文化是一个国家长期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对本国人民来说,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如果没有积极的文化作为引领,一个国家就无法巍然屹立于国际之林。文化自信,指的是国家、民族,甚至是政党,对于自身所存在的文化价值及其生命力的认可和坚定信念,是一种积极的群体意识。

我们所提倡的文化自信,范围是整个社会的人们都应该自觉具有的理念,但是高校的大学生是其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中,所起的是中坚作用,同时也是国家先进文化的接受者、影响者和传播者,其文化取向和文化行为将会影响国家文化的走向,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构建整个国家文化自信的关键途径,也是强大我国文化软实力首要考虑的问题。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对我国文化的认可。对我国文化的认可是关于文化自信的最主要内容,不认可本国文化,那就无从谈起文化自信。但是这种文化自信又区别于盲目崇拜,而应该是持一种批评的态度,自觉摒弃其消极内容,推崇其积极文化意义。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放眼于未来的坚定信心的培育,也是奠定我国文化繁荣的前提。

二、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身处网络横行的时代,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于文化自信出现以下状况:

1、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识片面化

新时期,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于我国的文化不够自信,也没有认识到我国文化蓬勃的生命力。特别是中国被侵略之后,出现了很多将西方文化视为珍宝,将我国文化视为垃圾的错误思想倾向,这样的文化思想一直持续到现在,影响着如今的部分大学生们,他们往往只看到片面化的问题,而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多年的沉淀,有百家争鸣、儒释道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等智慧,正因为如此,当代很多大学生也无法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结合起来,无法培育自己的文化自信。

2、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自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门向国外打开,多元文化的涌入,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大学生就开始出现盲目崇拜的现象,这是对我国文化不够自信的体现,尤其是近年来,国外节日在国内盛行,消费时崇洋媚外的现象更突出。中国高校大学生对于西方国家文化的认同只是肤浅的、表面的盲目认同。

三、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任何一种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发生的原因,以下是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多元文化下消极文化思潮的冲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随着西方文化进入我国以及网络文化的兴起,多元文化的进入,自然导致大学生对于文化的选择出现多样性,这些文化在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大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在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多元的西方文化是优点和缺点的集合体,如果西方文化无限制地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文化观念,削弱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对文化的错误态度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影响着大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当代大学生关于文化的错误态度,会直接影响文化自信。主要表现在文化自卑和文化自大以及文化冷漠。文化自卑,表现在贬低本国文化,盲目崇拜其他国家的文化,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态度有所缓解,但是并未完全消除,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大,是指对于我国的文化过度自信,但是闭门造车,完全排斥其他文化,这也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文化自信;文化冷漠表现在不关心不参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文化意识淡薄,认为文化意识对于现实没有多大帮助。

3、大学生的特殊身心状态

大学生通常视野开阔,思维灵活,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往往最先接触西方文化,也最容易对其产生依赖心理,这就容易导致对我国文化造成空间上的挤压,自然难以找到文化自信。此外,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不够完善,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4、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

我国长期以来都实行文理分科,大学生的课程设置中“重理轻文”的思想偏差一直存在,这种教育方法虽然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专业发展,而且还能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做贡献,这种制度的一个缺陷就是容易忽视学生的文化意识教育。

三、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和建议

一个优秀的国家,要想繁荣富强,物质上要富足,精神上也同样要强大,当代大学生因为各种内外原因导致文化自信的缺失,培育他们的文化自信迫在眉睫,要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将我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1、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理性的文化价值观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繁荣和衰落期,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这点,这样才会认识到中国文化长期占据领先地位,西方文化崛起的时间很短暂,未来中国文化势必会重新复兴。每个大学生都要树立文化自信的使命,要意识到当今时期社会所赋予每个人的复兴文化、文化自信的使命。只有有了这样的理性的文化价值观,才能构建起文化自信,也只有这样,在面对多元文化时,也才能不为其他文化所动,在面对其他国家文化冲击时不至于随波逐流。

2、引导大学生认识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这就要求我国重视文化的发展,采取措施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重视文化的氛围,形成新型文化业态。同时必须考虑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适合的文化传播体系,多运用科技、网络、信息的力量,使大学生意识到文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而且文化自信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助力,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又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有力保障。一旦有这样的思想作为支撑,才能使大学生树立起培育文化自信的信心。

3、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推广我国文化

文化自信的培育离不开现实中的对于本国文化的推广。这不但要依靠高校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指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需要依靠文化界的努力。文化界应该从本国优秀文化出发,多组织一些传播和推广活动,深化大学生关于文化自信的意识,使大学生在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间找到平衡,最终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4、淡化文理分科的明确界限

文理分科导致我国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该从这部分大学生中入手,在高校教育中,应对专业界限逐渐淡化,鼓励文理间的交流,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文化学习,培养其对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其他国家文化侵蚀,实现文化自信。

5、创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课程,提高文化自信培育的有效性

目前来说,高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展开的,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效果不佳,不符合当代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需求,大学生无法参加实践,自然无法激发起他们对于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思路,实践出真知,应该丰富文化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古诗词大会、戏曲比赛、参观博物馆等,促进大学生和中国优秀文化的接触,增强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培育国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