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019-03-05
每一首诗都是流淌着汩汩清流的生命之泉,起伏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诗歌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成为人类精神的滋补品,她是融音乐美、书画美、意境美为一体的古典艺术。如何让学生在诗词艺术的殿堂里放飞心灵,沐浴阳光?我的做法是和学生一起对话,一起探索,在诗的国度里,寻美。
一、朗读品析,寻语言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洋溢着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朗读是走进古诗词的第一步。朗读形式多样,可以朗朗出声,可以低唱慢吟,可以看名家视频跟读,也可以配乐自悟自读,甚至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把诗读好读美,离不开教师朗读方法的指导。诗人情感的变化我们可以借助语气语调的升降高低来表现,朗读中的节奏是着眼于全篇的,感情欢快可以快节奏,感情郁闷可以用慢节奏,热烈奔放、慷慨激昂、沉郁顿挫、悲苦凄凉都可以用节奏来表现。
《行路难》教学实录:
师:你来评价一下刚才两位同学的朗读。
生1:我觉得××只是读得很重,语句一断一断的,没读出味来,“斗十千”“值万钱”要带有夸张的语气重读,突出宴席的奢华。
师:对,要夸张的读,这两句本来就用了夸张的手法。好,你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2:我觉得“茫然”一词要读得低沉,因为这时候诗人内心是很苦的,不得志,很迷茫,可以稍微慢一些拖音来读。
生3:我觉得刚才两个同学都有一个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好,“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个“拔”字要读得慷慨悲壮,语速快一些,因为李白放荡不羁,又受排挤将要离开长安,“拔”要读出他当时的心情。
生4:我觉得第二个同学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一句很好,第一个同学读得感情太平了,让人感觉李白受了打击,无动于衷……
师:大家都谈到了作者的心情,诗人哪些动作最能表达他此时的心情?
生:“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投箸什么意思?
生1:放下筷子。不是,应该是扔下筷子。
师:“投”和“放”有什么差别?
生1:“投”更能表现出诗人的郁闷,生气。
生2:“四顾”用得好,诗人吃饭的时候四处看,要寻找什么,又找不到,很迷茫。
生3:“停杯”用得好,李白号称酒仙,这回却不喝酒了。他愁得喝不下了,没心情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有道理,“停、投、拔、顾”这些词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绪,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他被苦闷煎熬的神态,生动、形象,诗人用最凝练的词句表达最丰富的含义……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语)朗读中抓住关键字词品味,理解诗歌便势如破竹,境界全出。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到了诗词语言的凝练美妙,意蕴无穷。
二、以画配诗,寻形象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从文字到图像,是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学生学习古诗,通过绘画来表现脑海中的画面,每个学生的理解都会与众不同。如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我让学生思考每句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各自有何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作画,为画题名。当一幅幅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图,风吹云散图,雨过天晴图,西湖阵雨图……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有形的雨,无形的风,千姿百态,形象直观。
以画配诗,借画悟诗,诗画交替,体味意境,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入情入境,寻意境之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古诗教学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古诗词,是通过语言直接唤起学生心中审美意象,大多数诗歌会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例如《宿建德江》就是对“野旷天低树”和“江清月近人”的自然景观的审视,触发起孤独忧愁的心情。田野,天空,小树,江水,月亮,诗人……他们是什么样子的?诗人远离家乡,羁旅在外,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你是一位音乐人,你会为眼前的情景配上什么样的背景音乐?一步步地发问激发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学生描述完心中情景的时候,课堂播放配带情景画面的朗诵视频,学生边听边赏,融入到了诗歌的美妙意境中,实现了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古诗教学才会充满诗情画意。“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景象和情感,体会诗中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古诗,不仅仅是语言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精神,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在诗歌创造的意境里美美地读,美美地赏,美美地想,岂不乐哉!
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踏进诗词的世界,就开启了人生的寻美之旅,陪着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分享,让他们在诗意、诗情、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古诗词的智慧、风骨、人生态度必将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