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节能”还处在起步阶段

2019-03-05

节能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智能化工业阶段

节能涉及到两个大方面,一方面是能源供给侧的能源转化与输送,主要是电力部门的事情;另一方面是能源应用侧,包括工业用能、交通用能、建筑用能等。我们重点从应用侧的工业用能方面来讨论“互联网+节能”的发展情况。总的来看,“互联网+节能”还处在起步阶段。

——刘焕彬

“互联网+节能”是“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的组成部分

记者:从现实的情况看,“互联网+节能”在工业领域应用处于怎样的地位?

刘焕彬:几年前,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 很多发达国家都提出了类似的规划,其核心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去实现工业制造智能化。工业制造智能化包括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能源管理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智能化四个部分。其中能源管理智能化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与其它三个部分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互联网+节能”就源于此部分。工业制造智能化的目标估计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因此,工业制造智能化过程是一个战略目标逐渐清晰、功能不断迭代、技术不断创新、运用服务不断丰富、产业生态不断成熟的过程, 需要循序渐进地去推进。从整体上看,工业智能制造还在起步阶段。

记者:那也就是说,作为工业制造智能化一部分的“互联网+节能”也是处在起步阶段?具体而言,“互联网+节能”为什么是在起步阶段?

刘焕彬:是的,“互联网+节能”发展水平也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节能”在技术、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处在发展完善之中。简单而言,“互联网+节能”的技术发展阶段大体可分为数字化与信息化阶段和优化与智能化阶段。现在正处在第一阶段的单点突破期——过程数字化、信息化的阶段。做好了这个起步工作后,才能在技术上逐步深化,向优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现在正努力把工业制造过程中的设备数据, 生产数据包括能源数据,通过数字化、信息化上传到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优势也有差距

记者:世界上,发达国家这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

刘焕彬:“互联网+节能”涉及范围很广,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情况。从工业节能角度看,“互联网+节能”这个技术手段的水平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水平紧密相关,其水平高低取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水平的高低。现在,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发和建设,都在努力争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制高点。美国的GE、德国的西门子、我国的几个领头企业都在基于各自的优势,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包含三层结构:一是工业数据的采集传输交换层;二是数据的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层;三是实现智能控制、优化运营的服务APP层。简单地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本质是:采集数据+建立模型=应用服务。但现在还没有真正能独立提供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一些难题,如数据分析建模、运用服务、端到端服务等还要深入研发。

记者: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比,水平如何?

刘焕彬:我国非常重视互联网建设。近些年,下发了不少相关文件,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促进措施,组织了很多互联网发展专项。总体而言,我国在包括“互联网+节能”在内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平台建设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同时处在起步阶段。我国在政策、市场应用等方面有我们的优势。

记者:我们的差距在哪些方面?

刘焕彬:欧美发达国家中,美国数字经济发达,德国工业制造水平领先。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我国差距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我国缺乏效率高、成本低的数据采集技术和装置。据相关统计,2017年,我国企业数字化率为75%,数据联网上传率仅为39%~40%。这就说明,我国制造业中,设备、生产流程、能源等参数能测量出来的比例不高,同时测量出来的数据大部分还不能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工业化时间短、自动化技术比较薄弱有关。同时,我国工业发展水平不均衡,既有达到工业3.0水平的企业,也有处于工业2.0水平的企业。二是大数据分析技术薄弱。三是构建特定工业场景的工业APP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存在差距。“互联网+节能”需要大量的相关软件予以支撑。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APP,它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在这方面,经过努力我国可以较快跟上。四是技术装备的短板。像互联网数据库、数据储存等技术装备都被国外垄断。这些方面我们必须下大决心、下大力气,努力打破垄断,研发我们自己的技术与装置。

记者:为了缩小差距,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焕彬:为了争上游补短板,国家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国家下决心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我国要打造一两个可以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肩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实现工业智能制造的前提条件,是一件大事情,必须由国家下决心。二是国家鼓励行业、企业实体开发行业通用、企业专用的APP。国家搭建平台,行业实体企业努力开发适用的APP。三是推动百万工业企业和大型设备数据上云,以此推动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形成、技术迭代、规模应用。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基础。因为,数据传不到云上,就没办法应用互联网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也就无法发挥它们在节能增效方面的作用。节能领域要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数据上云。重点用能企业要主动把用能数据上传到云。“数据上传到云”是推动、实现“互联网+节能”的基础工作。现在国家正在推动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的建设,就是百万工业企业数据上云的具体措施。这将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为“互联网+节能”技术的发展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猜你喜欢

智能化工业阶段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工业人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