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论证能力训练的指导策略
2019-03-05
王荣生教授在《写作教学教什么》一书中说:“因为现在有不少的人经常会说写作课堂离生活太远,认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违背了学生自然的一种阅读和写作状态。生活中的写作活动,可能更多的是个性化的,是非常自主的行为。一个人在论坛上发起话题,他只想用图片来表达心情,他不想用文字是完全可以的,这完全是个性化的。而在写作课程中的写作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的写作教学,则是为写作活动设置一个特定的情境,或者说是在一个极端的环境下开展一个训练。”语文老师应该精心设计习作训练流程,在训练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论证策略。
一、指导学生理解关键概念
学生在论证的过程中,许多论据的使用似是而非,原因是没有思考清楚关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学生习惯使用的举例论证,所举之例与关键概念不一致。理解关键概念并非要求学生必须给概念一个严谨无误的内涵表述和外延划定,而是要求学生对概念的准确感知和理解。《作文课,我们有办法》一书说:“写议论文,要考虑读者对论题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以准确把握内容的范围和深浅程度,从而使文章更有针对性。”
比如“法理和人情”。有学生写道:“法律不讲情面,讲情面的就不是法律。”也有的学生写道:“法律有讲人情而网开一面的时候,有的人为了亲人不受病痛之苦,为其施行安乐死,法院念及被告的用心,讲人情,从轻发落。”从习作字面上看,两种说法都在谈“人情”这个词,但两种说法却相互矛盾,实因未曾触及人情的含义,未阐述人情的内涵。讲评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人情”这个概念,人情在此不是世故私情,不是人之情面,而是人之常情、人道主义精神。学生要再思考:法律到底有没有体现人情,即人道主义精神?如何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后,必须让学生重新写作,厘清那些似是而非的论据,重新寻找恰当准确的事例作为论据,改善和提升学生的论证能力。
二、论证要求具体和关联
具体是指论据要表述明确充分,且确有其事。关联就是指论据和论点能准确照应和密切联系。
比如有学生说:“某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很多(论据),是因为某国人经常从小到大都在喝牛奶(结论)。”在这个论证分析中,论据不具体,且与结论也是不关联的。“某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很多。”到底有多少人,是跟哪个国家比较算“很多”;或者要说明多少年出一个,说多少人中出一个?这些在论据中都没有具体描述。而获奖的人又怎么证明他从小到大喝牛奶?这显然论据不足。另外,既然某国其他民众也喝牛奶,为什么没有获奖?别国人也有从小到大喝牛奶的,为什么没有获奖?显然获奖的人,也许跟喝牛奶有关系,但关联应该不强。获奖者之所以获奖,主要还是跟学术环境、个人天赋、努力程度等因素关联性比较强。
学生的习作,很多结论的得出是生硬的,甚至是强行推导出来的。不少学生写作缺少分析论据的具体过程,将论据和观点强行拉扯在一起,这种“捆绑”式表述自然就缺少说服人的力量。优秀的议论不是简单地宣布大道理,而是要尽量杜绝自说自话地讲空道理,运用关联的视角将观点与论据一步步地连接起来,从而使论证过程具体化、清晰化。
2016年全国卷Ⅰ的漫画作文题,某学生练习写作如下:
考试成绩不能决定成就。中国电商之王、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他经历三次高考,都无缘考入重点名校,但是今天的马云所取得的成就又是多少考入重点名校的学生能够相比的?
讲评课上,我引导学生着重思考:论据是否具体充分,论点论据是否有关联,关联强不强?学生的反馈认为,论据是恰当的,但说得不够具体,关联性不强。我提出改进意见:马云经历三次高考,都无缘进入重点名校,这是论据,可以说明马云的高考成绩不算出色。但马云除了高考成绩以外,还有哪些努力?有什么与众不同的长处?考试成绩不能决定成就,那是什么与成就有关联,必须阐述。
另外,要加强关联性,就得思考对比或类比:考试成绩优异的人,有没有谁有如同马云的成就?有的人考试成绩也很好,也很有成就,除了成绩又有什么促成他们的成就?
针对问题,我布置学生两次修改这段论证,有学生表述如下:
考试成绩不能决定成就。中国电商之王、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他经历三次高考,都无缘考入重点名校,但是马云凭借英语的语言能力和不懈的努力,又有过人的商业头脑,开辟出新天地。今天的马云所取得的成就又是多少考入重点名校的学生能够相比的?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也都是名校毕业,然而决定他们成就的,未必只是考试成绩,而是自己的一技之长、专心致志的努力和敏锐的眼光。
经过修改,虽未尽善尽美却有较明显进步,基本能在论证时将论据和观点“关联“起来,步步为营,把论据说具体,形成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论证链条,使得老师能看到学生的推理轨迹,理解其观点,从而接受认可其观点。
三、论证思路需要审视例外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洞穴里的人总是根据洞穴里的影子想象洞外的世界,只有走到外面的世界才能看清楚洞外世界真正的形象。”老师或者学生也可能是洞穴里的人,对自己的论证想当然,缺乏走到洞外的重新审视。不断找例外,或者另一面,思路就要接受“出错”的检验,重新审视检验,使自己的论证不断走向深入,更加准确严谨。
比如,某次习作谈“遭遇挫折”,学生习惯地想到许多伟大的人物都要遭遇挫折,才取得成就。“遭遇挫折”成了正面的励志鸡汤。但是,他们忽略了例外、另一面,不是有许多人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甚至自了生命吗?所以,如果学生没有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论据和论证,进行辨证论证,就说不上深入。
课文《师说》是好的示范。文章开宗明义地说明老师的重要性,也说明自学为什么不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文中又说,古人做学问会向老师学习,现在求学的人不会向老师学习。那么,有没有例外,即现在求学的人向老师学习的呢?有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些底层人向他们的老师学习。而求学的人有的学习一些小的知识,有的长大了就不再继续找老师学习,有的向老师学习招到其他人的嘲笑和歧视,导致不再求学。作者把这些例外都说出来,强化了现在求学的人基本不是在学习这个观点,论证就严谨了。
语文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都是为了培养有理性思维和良好表达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培养只会自说自话、不知所言的学生。李建生教授在《说理如何更有效》中总结:“理性思维训练的策略和路径是当前语文教育界仍没有很好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理应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笔者将教学中指导学生提升论证水平策略的思考,缀文以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