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度在哪里?
2019-03-05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课堂提问是教师的“常规武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每个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将会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开启智慧,启迪思维,向45分钟要效率,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掌控,如何运用,关系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
一、难度和易度——适中
不言而喻,问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应该由不同的学生回答。因人而异,因题而异,灵活运用,充分考虑教情、学情,有的放矢,这样的问题设置才能全面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篇文章都有重难点。讲解时应该是由浅入深,先易后难,逐步深入。那么对于提问内容的设置就要把握难与易之间的对比,适中处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问答。
教师的提问,“如果过于肤浅,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如果不痛不痒,则学生无意动脑。”(赵国忠主编《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例如:王维《山居秋暝》艺术表达效果的教学这一环节,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与“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两句句式的区别角度设问,学生从句式上自然会梳理出动词“喧”、“下”所营造出的“未见人而闻其声”、以动写静的艺术效果。
课堂提问是“给学生提供某种线索,使学生注意教材中的某些特定信息”,(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问题先易后难,难易梯度适中,便于灵活掌控课堂教学节奏,突出重点,解析难点。“课堂提问的意义在于创设情境,催化思考,揭示‘隐蔽点’。”(陈国安著《语文教学心理学简稿》)难易适中方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深度和广度——适度
深度与广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深度是将学生的知识面向纵深处拓展,它需要教师的点拨诱导,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向纵深处拓展挖掘,教学相长,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教是为了不教,是需要课堂实践来证明的。广度是向知识的横向面拓展,将问题逐渐、逐步、逐层升华。深度与广度的适度原则,无疑是将知识点的主与次、显与隐、浅与深适度串联与融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结果得到适度迁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良药”。
在《鸿门宴》教学中,两大军事集团的首脑项羽、刘邦的人物形象分析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为了避免给人物“贴标签”,提问的技巧在深度与广度上需要反复敲打,再三思虑。紧扣文本“项王按剑而跽”、“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等几处细节,将人物形象向纵深处拓展延伸,牵一发而动全身。“按”、“跽”属于两个连贯的动作描写,用“而”表示修饰。“跽”,则是由“跪”的动作顺势而生,即着力点前移,重心置于膝盖,上半身挺直,实质则是起身之前的准备动作。这是“樊哙闯帐”给项王的一个直接的心理反应,从侧面烘托了樊哙的粗鲁、莽撞给项羽带来情绪的不安。着一“度”字,则尽显刘邦的多谋与狡诈。两军“相去四十里”,现今抄小路逃走“不过二十里耳”,这是路线问题,心思缜密,细到了极限,为逃跑争取更多的时间。“鸿门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字里行间的精细描绘,把一场剑拔弩张、枪林弹雨的争斗场面,完全浓缩于司马迁的笔端,以精妙的细节化百炼钢为绕指柔,将人物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笑貌音容镌刻于历史长河之中,弥久愈新。
三、量度和精度——适量
课堂提问贵精不贵多,频繁的提问反而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什么都是老师问学生答,还要老师做什么。课堂提问要力求精益求精,怎么问,如何问,这是一个“量”与“度”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问题,还真需要语文教师三思而后行,要不然课堂岂不成了“满堂问”。“课堂提问的心理学角度的思考主要解决‘问什么’、‘怎么问’和‘如何反馈交流’的问题。”(陈国安著《语文教学心理学简稿》)
鲁迅小说《祝福》是诸多版本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因为小说文本本身所承载的信息量特别大,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难以承受之重,单就提问而言,适量提问在所难免。但是问题的清晰度又必须涵盖相应的知识点,那么“如何问”、“怎么问”呢?一言以蔽之:尊重文本,紧扣文本。“三句问”——第一问:有没有魂灵?第二问:有地狱了?第三问: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求医问药,对症下药:①为何有此一问?②问题的根源在哪里?③怎么解决这个疑难杂症?“三句问”相互贯通,相互协调,彼此串联。作者“我”与祥林嫂在“镇的东头”遭遇,此次返乡所见所闻,“改变之大,可以说不过于她的了”,“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但是“三句问”之后,祥林嫂在人们的生活中,在“祝福”声中愀然离去。“三句问”果真有如此大的魔力吗?课堂提问因势利导,在量度与精度之间权衡比量,激起学生发散思维的浪花。
四、限度与辅度——适时
课堂教学过程是有层递性的,囿于时间,有的教师急于求成,快速提问,急于作答,甚至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教师已经开始“自问自答”了,这样难以突出课堂提问的实效性。问题的设置要在“精”上下功夫,学生的回答更不可马虎大意,打破砂锅“问”到底,点拨、诱导、探问、指引、转问、明确、评析等手段参与学生“答”的过程,更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以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为例,“月下荷塘”的景物描写是文本研习的重点。常规处理办法是:景物描写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但问题清晰度会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回答问题,“语法结构复杂或包含抽象、笼统、概括化语言的问题,学生一般认为是不清晰的问题,理解起来往往困难”。(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教师在给予一定候答时间之余,不妨换作简单、便捷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请找出比喻句式的本体与喻体?”再辅以探问的方式让学生连续作答。
文本研习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探问到点拨,再到明确的同时,实质上再现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将课内积累的方法运用到课外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思维结果的迁移不正是师生所需,师生所求的语文“大法”吗!
于漪说:“任何一种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有‘度’,有分寸,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服务。只有需要,只有恰当,才是最佳的。否则,就有赘疣之累。”善于“提问”,巧用“提问”,优化“提问”,是语文课堂的常规。教师应在“问”上下功夫,在“度”上权利弊,让语文课堂实在一些,实效一些,也实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