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9-03-05郑丙利刘中阳单连伟

焦作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教学效果考核

郑丙利 刘中阳 单连伟

(1.焦作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454003;2.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合成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高职化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1]。通过有机化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而且还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乃至岗位技能的培养打下一定基础[2~4]。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对于化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部分教师颇为头疼。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绿色化学意识,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下面就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谈下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1.重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具有有机物数量庞大、结构复杂、产物多、反应机理抽象、电子效应繁杂等特点[5]。有机化学教学课时较短,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优化,力争使优化后的教学内容必要和够用,同时也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为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重点介绍经典的基础内容,同时适当顾及新的发展方向,围绕结构——反应规律这一主线,重点介绍各类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头脑中形成一条脉络清晰的主线,进而在遇到新的有机物种类时,自然就会根据其结构分析其性质,从而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学习能力提升。对有些还在发展、尚不成熟的理论内容则略去不讲。通过知识点的优化组合、更新完善,做到了精简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达到了会用基本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

2.加快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2.1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的最高境界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有机化学的课程内容大多为基础性和理论性内容,对学生来讲,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为了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达到预期目的,我们每节课做到“有备而来”,充分备课,认真备课,不仅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而且积极采用演示法、案例法、探究法、行为引导法、项目嵌入法、设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加强学生与课程内容的互动,力争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提升,并不断发展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机化学,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可通过讲授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诸多学科的蓬勃发展与有机化学学科的密不可分,从而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感性认识,也使学生进一步深入认识有机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意义,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接下来的学习更加容易。再如,在讲授每一类有机化合物时,为了启发引导学生,认清其结构,再根据结构特点,达到分析化合物性质的目的,我们采用了探索研究型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逐渐形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2.2 积极采用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O2O”教学模式

“O2O”教学模式(Online To Offline教学模式,即线上到线下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交互对接的教学模式,“O2O”教学模式利用手机、计算机进行交流[6]。采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有机化学授课时教师把授课课件、微视频、模拟演示动画、学习检测等内容传至网络平台,并提前下达学习任务,学生登陆平台进行提前学习,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的学习统计功能,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使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更加有的放矢。线下课堂上教师不再系统地讲解章节内容,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重点介绍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及重难点问题等,提高课堂效果。线下学习之后,还可以进行线上测试,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当然,线上或线下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需要,通过电子邮件、留言板进行学习交流,从而实现师生、学生间的实时和非实时互动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融合了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各自优点,从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果。目前,我校有机化学授课教师对个别章节依靠微信、蓝墨云班等学习平台进行了初步的网络教学,相信随着我校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O2O”有机化学教学模式将会更加顺畅、高效。

2.3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改革,突出绿色意识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要求在使用化学试剂时,应遵守“5R”原则,即不用危险品(Reject),减少试剂用量 (Reduce),循环使用(Recycle), 回 收 利 用 (Reuse), 再 生 利 用(Regeneration)[7,8]。有机实验所涉及的试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同时实验过程中的“三废”也有一定的危害性。据此,实验环节的改革措施主要有:(1)根据课程标准,删除毒性较大的验证性实验,编写具有绿色指导思想的实验讲义。(2)推广了能减少试剂用量和环境污染而且又能提高操作技能的减量操作的半微型化实验。(3)开设了充分利用实验产物、达到绿色化效果的连续性实验。(4)鉴于设计性实验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而且能激发兴趣、磨练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点而加大了有绿色背景的诸如“咖啡因提取”等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比例。通过实验环节的教学改革,提升了有机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实践意识、绿色意识和创新意识,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2.4 组建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兴趣小组的学习作用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和特长,自愿组建小组,兴趣小组的活动较多,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小组可以针对有机化学课程中某一个内容(如卤代烃)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学习;可以介绍某一研究课题(如生物油变柴油)的最新进展;可以实地调查一些有机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可以去当地的化工企业见习一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生产工艺等。学生在参与兴趣小组学习期间,要围绕其感兴趣的专题,以论文或者设计的形式撰写学习体会,并与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对兴趣小组的整体情况、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获得了分工合作、交流分享的经验,这也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5 加大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9],有机化学课程考核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

(1)理论考核

有机化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过程考核至关重要,通过过程考核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使教师及时得到信息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而期末通过终结性考核的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总体的学习情况。有鉴于此,理论考核采用了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行,其中两项考核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5。平时的过程考核侧重于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及学习态度等的考核,而最后的期末考核则偏重于对基本知识的归纳技能及综合应用技能的考核。

(2)实验考核

实验考核同样侧重于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核时规定每个实验的预习报告、操作过程、实验报告所占分值比例依次为1:7:2,假定每个实验成绩为100分,可得出每个实验成绩,将各个实验成绩加和而后除以实验次数所得分值即为有机化学实验最终成绩。

这样的考核方式能使教师客观、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明显改善,使他们能够主动且认真细致地对待包括实验在内的每一次教学过程,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结语

总之,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绿色化学意识而进行的。通过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逐渐达到教学效果提升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加大改革力度,使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方向深入发展。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教学效果考核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家庭年终考核
妙求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