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的思考
2019-03-05李俊俊
李俊俊
(桂林理工大学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润滑剂,具有思想防线、政治堡垒的作用。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面对网络媒体的强势发展,各种思想在这里汇集、碰撞,无形中影响着高校师生党员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能否与时俱进,借助网络平台,继续推进和加强新形势、新任务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建设,不断强化其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事关高校的党建工作、事关高校的改革发展、事关党在高校执政的组织基础。
1 网络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它可以给师生党员带来图文并茂的知识,甚至是生动活泼的视频教学;也可以将组织生活与它结合,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传统党建在信息传播、信息沟通、党员管理等领域进行创新、拓展和延伸[1]。然而在借助网络手段在信息传播、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声音,造成党建工作扩大化的讨论,形成舆论波,引起更多人关注和讨论,甚至被别有用心者煽动,使得网络舆情从虚拟社区转入现实社会造成群体事件。
1.1 网络环境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的积极影响
(1)网络环境促进了基层党务工作平台的网络化。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要开展的丰富多彩,吸引师生党员积极参与。首先要保障师生党员的知情权,也就是要保障基层党务工作的公开化,使得党务工作要在阳光下运行。只有充分保障了师生党员的知情权,才能谈参与权、监督权等党员基本权利。高校基层党务工作不仅仅是要靠会上宣告、纸质公开等传统方式进行公开,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借助网络媒体不受时空限制、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将基层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如对拟发展对象学习情况、生活作风、培养考察期间的表现、群众意见等情况进行共享。同时在网上实现从入党申请到党员发展的材料收集、信息采集、民主评议、发展公示等环节。并借助网络平台形成党的知识、政策法规、廉政教育、社会热点、国际大事等网络专栏供党员学习浏览,建立民生热点、国际事件、创新创业、学习、考研、培训、出国等讨论论坛供党员交流互动。在此基础上通过QQ、微博、博客、微信等即时通讯收集师生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党员干部任职等情况反馈,倾听师生党员的声音。总之,要利用网络手段,创新载体,丰富党建工作模式,实现基层党务工作平台和师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网络化;同时在网络化的过程中利用身份识别务必保障其安全性,防止泄密和黑客攻击。
(2)网络环境保障了师生党员组织生活的参与率。高校传统的党组织生活主要是通过党内集中教育、示范教育、感染教育等面对面、可控性强的方法来进行的[2]。这种方法多数采用集中开会、文件宣读、阅读报刊、理论讲授等方式进行,几乎是支委一个人滔滔不绝的独角戏,作为基层组织生活主体的师生党员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况且这种方法死板僵硬,无法与当前深受师生党员青睐的网络平台相接轨,更谈不上提升党员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一方面面对多校区办学以及流动党员(出国党员、外出实习党员、外出学习或调研党员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参与率,进而影响其质量;另一方面教工党员面对过多的教学科研量,将更多时间放在职称评定方面,而学生党员同样将更多时间放在学术论文、课程实验等方面。这样不仅影响基层组织生活集中开展,还影响其质量。然而在网络时代下,采用师生党员喜闻乐见的网络模式开展组织生活,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只要有微信、微博、QQ等即时通讯,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况且这种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可以缩短师生党员的心理距离,真正的实现思想认识的交流,益于参与者思想上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同时网络平台可以更好的发挥榜样作用,形成聚合效应,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3)网络环境实现了师生党员自我需求的主体性。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网络赋予了每一个人话语权。然而传统的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往往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活动,党员往往是被灌输的对象,在这里党员是沉默的群体。可是党员是师生队伍中的优秀者,他们希望别人听到他们的声音,希望别人采纳他们的意见,希望别人承认他们的能力。在平等、自由的多媒体时代,他们积极地为基层组织生活建言献策。如果他们的意见被采纳或是他们的能力被认可,就实现了自我需求,就获得了基层组织的尊重。这样他们将更加自信,更加具有归属感,将全身心的投入基层组织生活中。同时在平等的双向互动交流中,彼此共同参与,共同协商,真正的彰显了党员的主体地位。
(4)网络环境体现了师生党员信息沟通的互动性。传统的组织生活中教师党员处于主体地位,大多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学生党员只能被动的接受。而人人即媒体的时代使得学生党员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网络上发布。在这个平等的话语平台中,学生党员或是针对教师党员的某一观点、做法等展开自己的观点,并将自己的认识传递给教师党员。师生党员双向互动的交流和对话,促进了彼此心灵和思想的接触。
(5)网络环境展现了高校基层组织生活的贴近性。网络环境改变了高校师生党员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网络也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亲密伙伴。如今的大学已是信息化校园,可以说网络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入侵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中枢。高校基层组织生活的网络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紧紧的抓住了生活在网络时空中师生党员的兴趣,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在这里师生党员成为平等的主体,彼此坦诚的交换思想,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同时教师党员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党员使用网络与大学生党员进行谈心谈话,可以帮助其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6)网络环境丰富了高校基层组织生活的新模式。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基层党务工作系统、师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网络化,这样可以避免因多校区办学、流动党员、师生党员时间难以集中等因数影响组织生活的参与率和质量。同时结合师生党员喜爱使用微博、微信、论坛等即时通讯获取信息的实际情况,建立支部微博、论坛等供师生党员讨论和交流。这样可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家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网络平台,将党的最新理论和知识与其对接,拓展组织生活的载体,不断丰富高校基层组织生活的新模式。
1.2 网络环境对高校基层组织生活的消极影响
网络信息具有多元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党员间的信息交互频繁,处于信息交互平台中的某一党员难免会受到其他党员的影响。这样他就会不断的跟贴,发表与之相似的观点或是认同其观点。但是这种思想行为,无形会影响该基层组织中的其他党员,这种影响如同滚雪球一般,形成聚合效应。由于领头羊党员片面的网络观或是被其他别有用心者煽动,就会形成巨大的舆论波,影响高校基层组织其他党员的思想行为,进而影响基层组织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这种舆论波冲击着网络道德底线,易造成违法行为的发生,比如不当的人肉搜索、不当的全员大讨论等给基层组织某一党员及其亲朋好友带来生活的不便。现实生活中这群大学生党员心系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将自己的创业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希望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他们这种热爱和坚定的信仰与涉及国家的国际国内事件相遇时,就会激发出无限的力量,积极的建言献策,甚至是全民的讨论。当大学生党员这种热情和爱国之心被别有用心者煽动,舆论波达到一定临界点时,舆情危机导火索就会被引爆,继而从网络社会的舆论战转入现实社会的群体性事件。不管是网络舆论战还是由之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无形中冲击着高校基层组织的思想防线,侵蚀着其战斗堡垒,不仅影响党员形象,还给高校基层组织带来负面影响。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原则
当传统的组织生活与新颖的网络相遇时,不能守旧,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创新,需要变革,否则将失去吸引大学生党员的筹码,这将削弱基层组织的内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在创新时务必要坚持主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利益性原则、贴近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制度性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种理念的确立,使得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更加突出。在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赋予了大众话语权,他们的心声得以传递和利益诉求得到重视。师生党员是高校基层组织生活的主体,他们需要基层组织听听他们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党员干部一人唱独角戏。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理念下,尊重师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承认师生党员在组织生活创新和民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师生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的组织生活。简而言之,就是要重视和激发师生党员在组织生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2.2 互动性原则
师生互动是现代教育赋予师生交流、沟通、合作的新理念,这种互动是高校最基础的关系。在平等的民主生活中,教工党员不在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党员也不在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是人格平等的交流者。在师生党员互动的组织生活中,他们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体验此时此刻的心境。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塑造民主和谐的组织生活氛围,还可以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所谓互动性原则是指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师生党员是地位相同、人格平等的交流者,他们时而认同,时而争辩,但最终目的是互帮互学、共享共进,达到思想共鸣和政治共识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互帮互学、共享共进。
2.3 利益性原则
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党员也不例外。高校基层组织生活是师生党员政治生活的主阵地,是党组织对师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途径。同时它也是师生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提升自身思想素养的主渠道;师生党员不仅要在政治理论、思想认识上保持先进性,还要在具体工作、事业发展中保持先进性。这使得他们在教育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勇于争先,成为各项工作的业务骨干,真正的体现党员榜样作用。师生党员在开展的基层组织生活中实实在在的获取自身健康成长所需营养,毫无疑问他将扎扎实实的根植于这块沃土中。同样它也是增强基层组织生活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所谓利益性原则是指高校在开展基层组织生活中,不仅要重视师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素养的提高,也要重视师生党员业务知识学习和工作技能的提高。也就是说党员利益包括思想政治利益、具体工作利益和事业发展利益[4]。
2.4 贴近性原则
中央16号文件(中发〔2014〕16号)指出,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006年教育部在第24号令中,要求辅导员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说明开展“三贴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增强高校基层组织生活取得有效性的途径之一。只有组织生活设计的更加贴近师生党员的学习、生活、科研等,才能更好的激发师生党员的兴趣,提升他们参与的热情,进而更好的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终使得组织生活的质量更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强。所谓贴近性原则是指高校在开展基层组织生活时,在主题设计、载体选择、质量评估模式等方面,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
2.5 创新性原则
信息时代,高校二级院系党委需要在载体、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比如通过会议、宣传公示、网络媒体等广泛征集各类型的组织生活内容,然后依据师生党员的兴趣和专业特长将其分组,并在小组选取群众基础好、组织能力强的某一党员作为该组的活动策划者,负责开展本组的组织生活,并可依据组织生活内容吸收积极分子和党外群众参加。同时这种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小组成员可以依据工作便利、主题关注程度等自身实际参与总支内其他小组的活动。依据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分组,选取主题,开展生活,其质量和效果怎么样?需要通过匿名质量评价表、网络论坛等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对评价生活质量高的小组予以表彰;对于评价较差的小组予以指导。所谓创新性原则是指高校在开展基层组织生活时,要结合党员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实际便利等实际情况,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拓宽组织活动的载体和渠道。总之,通过创新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提升组织生活的质量,共筑思想防线,夯实战斗堡垒。
2.6 制度性原则
制度是提高基层组织生活质量的保障机制,是开展评估、监督考核、提高质量、加强管理的盾牌。基层组织生活的实效怎么样、是否满足党员日益增长的需求,关键要看是否取得制度成果,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将好的经验和做法转化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不断完善提高生活质量的制度保障。所谓制度性原则是指高校在开展基层组织生活中,要将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评估、监督考核、经费预算等环节的制度的集合。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的四点思考
在网络时代,提高高校基层组织生活质量,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和自身特色,创新生活内容;要在尊重主体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和贴近实际,创新生活形式;要在实现需求的基础上,强化意识和保障权益,激发参与热情;要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提炼成果和完善制度,夯实保障体系。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在网络环境下创新基层组织生活要着重强化以下四点。
3.1 继承传统,创新生活内容
传统的组织生活主要以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核心,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并且具有可控性强和面对面的优势。这样的组织生活有益于基层师生党员心与心的交流,能更好促进彼此的坦诚与信任,进而增强彼此的感情。这种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是“键对键”的网络无法具备的。面对新形势,党的组织生活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政治性和思想性;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但是如果组织生活的内容依旧单一、枯燥,其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力量之源。对此高校要结合自身,与时俱进,将组织生活的内容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解决师生的关注点。
3.2 以人为本,创新生活形式
传统的组织生活主要是依靠集中的理论灌输为主,其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且其是讲授者的独角戏。这样无法知晓参与者的想法,更谈不上与参与者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然而面对新媒体、多校区办学等原因,传统的集中教育已无法适合高校事业的发展,而“键对键”的网络可以弥补因时空、流动党员等因素造成组织生活难以开展的问题。在平等、自由的网络空间,师生党员基于不同话题进行双向互动的讨论和交流,彰显了尊重学生党员个性和思想的主体理念。同时组织生活又可依据其主题以积极开放的形式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群众参加,也可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实践交流形式。总之,组织生活开展的形式要与内容相统一,要将师生需要、学校发展和党的中心任务相结合。
3.3 保障权益,激发参与热情
师生关系是学校最核心关系,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当师生党员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基层组织生活开展等方面的意见被采纳后,就会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和价值的人,其信心和热情就会增强。同时他们会感觉到学校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是对他们个性和思想的尊重,并赋予他们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将强化师生党员参与学校事务、基层组织生活等方面的主人翁意识,并将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组织生活不仅需要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也需要激发以主人翁参与的激情和意愿,只有这样才能给组织生活注入活力,增强其吸引力、号召力。
3.4 完善制度,夯实保障体系
组织生活是否能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关键要看与之相匹配的的制度,而这种制度是一系列权利的集合。如果组织生活在选题、评价、考核等任一环节缺少制度保障,必将大打折扣,如任由大家考核,因亲密程度、个人兴趣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考核的随意性比较大且多掺杂情感因素;但是如果以谁考核谁负责且要阐述这样、那样考核的依据机制时,则会更加的趋向实效;况且这种长效机制会确保组织生活的延续性和健康性。通过实践不断的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提炼、整合,形成组织生活各环节的规章制度,更好的夯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