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框架下的语篇深层连贯
2019-03-05李庆明
李庆明, 苏 瑾
( 西安理工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1 问题的提出
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和重要课题,而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的核心概念。连贯是语篇的特性,使语篇成为一个整体。有的语篇是外在形式上的显性语篇连贯, 而有的语篇是内在的心理连贯。所以语篇连贯不仅是通过衔接机制和语篇结构,而且主要依靠心理连贯来实现。心理连贯是一种从认知角度进一步发展的语篇连贯,认知语言学强调的是心理连贯而不是形式连贯。深层的连贯沟通是双方共享信息, 基于全面认知框架心理互动的结果,本文将从认知视角出发运用框架理论阐释语篇连贯现象。
20世纪70年代,自Halliday & Hasan提出了语域加衔接理论(Cohesion-Register Theory)[1],语篇连贯研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一个接一个提出了他们关于语篇连贯类似或不同的观点。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语篇连贯理论研究有van Dijk 的宏观结构理论(Macrostructure Theory)[2],主要研究语篇中的语义和语法关系,命题结构或词汇模式,但他的研究只局限在语篇内部,并没有考虑社会文化、心理认知等因素。Widdowson(1978)的言外行为理论(Illocutionary Speech Act Theory)[3],专注于研究语言的言外发展,语言使用者在某种情境下可以填补缺失的信息或推导出话语隐含的特定含义,但他的理论不够细致,没有提及详细的研究方法。Brown & Yule 的心理框架理论 (Pyschological Frame Theory)[4]。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知识和语言背景上,将连贯视为语言生产者(或文本)与接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语篇连贯主要在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互动。他们的心理框架理论指出了语篇连贯受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主导作用,但其本身不能成为完整语篇连贯分析理论模式。
上述关于语篇连贯的观点在某些方面无疑很有说服力,但他们没有触及语篇连贯背后深层的理解机制,研究不够具体和精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框架理论对语篇连贯的阐释,因为框架理论不仅立足于生活经验,而且立足于自身生存的客观世界,所以他能更好的阐释语篇的深层连贯。
2 框架理论概述
框架(frame)这个概念起源于计算机心理学,最初是由计算机科学家Minsky提出来的, Minsky在他的框架理论中定义框架为:“框架是代表典型情景的数据结构(date-structure)”[5]。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学家Filmore在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将“框架”这个概念引入,提出了框架语义学,并将框架定义为能与典型情景相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any system of linguistic choice)[6]。他在1982年出版的《框架语义学》一书中,更加系统地提出了框架理论,把框架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是一种“与某些经常重复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和观念”,是“某个物体或事件的典型”[7]。然后在1985年,Fillmore对框架进行了更系统的研究理论中,框架的概念被定义为 “具体的知识系统,或经验的连贯性图式化”[8]。后来,Fillmore 和 Atkins 又提出框架是词汇蕴涵概念的知识预设[9]。框架是一种知识模型,用以表征某一具体和反复出现的情景中的知识和信仰。
这一系列定义表明框架在意义感知、信息建构与社会互动的研究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发现框架的概念从语言结构转换为认知,Fillmore认为,作为一种认知结构,框架在建构和理解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认为框架是人们对各种场景的认知过程中逐渐获得的,此外,词汇项可以激活框架。
3 框架理论对话语深层连贯的具体分析
3.1 激活
框架被视为描述认知语境的一种方式,提供认知类别的背景并与认知类别相关联。当人们描述某种情况时同一框架内不同的视角将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Evans & Green认为框架提供了人们识解的视角,并体现在词汇的差异上[10]。当一个词汇概念被放置到文本或会话中时,术语可以自动激活它所属的框架区域和与其背景相关的框架性质,激活是一种基于联想的认知操作。比如“父亲”这个框架可以唤起了“严肃,爱和责任”等形象,在“危险”框架中,基本要素是“受害者”,“工具”和“地方”,“buy” “sell” “pay” “cost” “charge”等动词都会激活同样的框架---商业事件框架。不同的词词可以激活不同的框架。框架内的词汇和框架相辅相成,词汇激活框架,框架确定词义。
例如:
(1) a. The tail of that shirt is not bleached.(那件衬衫的后面不白。)
b. Do you want heads or tails for this coin toss?(你想要硬币的正面还是反面?)
C. The tail section of that airplane is making a funny noise.(那架飞机的机尾发出古怪的声音)[11]
Tail在以上三个句子中都存在,很显然在每句中的词义也不一样,所以要首先确定了句子所在的框架,从而确定tail的词义。在句a中,shirt和bleached激活了衣服这一现实框架,展现给读者的是描述某衣服的画面,受制于该框架,tail当然就表示方位“后面”。在句b中,coin和toss描绘了投掷硬币的情景,提供了硬币框架,heads表示“正面朝上的”因此,tail指“反面”。在句c中,显然,airplane和noise构建了飞机框架,飞机会发出噪音,这是人尽皆知的,那噪音是从何而来的呢?由此可以判断tail在这一框架中意为“飞机的尾部”。衬衫、硬币、飞机分属不同的概念,上述三个句子主要是通过词汇来激活框架,从而确定词义。
又如: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痩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例(2)是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音韵铿锵,直贯灵心。作者将几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拼合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激活,并激活了读者思乡的框架。若拆开来看,枯藤、老树、昏鸦,不足为奇。小桥、流水、人家,也是同空见惯的景象。然而诗人的艺术匠心,正在于将这些孤立分散的形象和生活片断,作为结构单位,精心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似断似续的艺术画面,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3.2 推理
推理是一种和语境有关的认知操作,是听话人在语境的基础上对说话人意图的理解和推理,语境包括背景知识,交际主体的百科知识与经验。在特定的语言框架中,人们可以理解框架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其次,框架可以帮助语言使用者推断出缺失的话语信息,运用框架理论可以对语篇进行推理从而使语篇达到连贯。
例如:
(3) Mary was invited to Jack's party. She wondered if he would like a kite.
本句中没有任何能直接唤起生日聚会的框架。然而,读者可以从自己的经验和记忆快速调用生日聚会框架从而使语篇连贯。首先读者从从生日聚会框架可以激活其他框架,包括庆祝者,主人,一些参加聚会的人,以及礼物和其他物品,比如气球、蛋糕、蜡烛和生日歌等。根据读者过去经验,可以推导杰克出是生日聚会的主人,玛丽是庆祝者,风筝是玛丽送杰克的礼物,玩具是儿童喜欢的生日礼物,而风筝刚好比较适合儿童。虽然文中没有提及这些背景知识,但读者可以通过自身经验快速推理从而达到语篇连贯。
又如:
(4) A: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旅行吧。
B:我要照顾我的母亲
这是一个日常对话,在此对话中涉及到两个不同的认知框架,即“旅行”和“照顾母亲”虽然这两个话题毫不相干,但却能形成语篇连贯。B并没有表明自己是否赞成A 的提议,而是通过话题转移,暗示对方自己要照顾母亲,由此可以推断出A 不能和B一起去旅行。因为去旅行必定需要花费时间,同样,照顾母亲也需要时间。如果去旅行,就不能照顾母亲;如果照顾母亲,就不能去旅行,两者不能同时兼顾。而对B来说,照顾母亲更为重要,所以他婉拒了B的提议。
在此对话中,A提议周末一起去旅行,这个信息作为一个概念实体触发了说话人 B 头脑中关于“旅行”的认知模型,而在“旅行”这个认知模型中包括“时间”“ 金钱”“地点”等概念。但B 的回答并没有提及任何有关旅行的框架,却回答说要照顾母亲。该对话在建构过程中考虑到了听话人所具有的内化框架知识,所以听话人在理解时无意识地从大脑所储存的信息对语篇进行推理填补。
3.3 转换
认知框架对情境的相关语境非常敏感,这意味着认知框架是动态的.在日常交流的某些情况下,有些话很难理解,构建的框架可能不总是一致,而是互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变框架以确保成功沟通,这就是框架转换。
例(5)比尔:(盯着房间里的一个女人)罗斯,十点钟。
罗斯:是吗?感觉像两点。
钱德勒:不,十点钟。
罗斯:什么?
比尔:(叹息和手势来解释),八,九,十点钟方向有一个美女!
例如(5)是框架转换的典型示例。当比尔告诉罗斯十点钟的时候,他的言外之意是让罗斯看十点钟方向,里、十点钟用作“方向”框架,而不是“时间”框架。他的真实意图是向罗斯表明十点钟方向有美女。然而,对于没有注意到美女的罗斯来说,十点钟就是一个时间指示。首先,当听众听到这个对话时,他们可能会和罗斯一样感到困惑。直到比尔用手势表达之后听众才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罗斯也如此。事实上,比尔的十点钟是一个“方向”框架,而罗斯的回答,两点钟,是一个“时间”框架,两种形式即使具有相似的形式却没有相互重叠的意义。因此,比尔和罗斯之间发生了误解。当比尔在那种特殊情况下说十点钟,他的期望应该是罗斯对美女的注意。但是,罗斯没有明白比尔的意图而是用另一个超出比尔期望的“时间”框架填补空缺。为了使两者相互理解,框架转移是非常有必要的。罗斯应该借助于比尔的手势和当时的情景将时间框架转移到方向框架上,这个对话在形式上是连贯的,因为十点和两点都涉及时间概念,一旦这种对话的意义被理解,它就可以视为一种连贯性对话。在语言交流中,由于不同知识结构和谈话参与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就会发生框架转移以帮助对话参与者更好的相互理解。
人们在讲笑话的时候,总是被要求更新他们基于意义建构的框架以适应特定情况的需求,在正式语体的言语幽默中,幽默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巧妙地组织形式或利用修辞结构,同样的思想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选择哪种形式取决于特定的上下文。例如:
(6)甲:德行。
乙:惯性。(钱乃荣,《现代汉语》(修订版),第421页)
这是一部小喜剧,其核心只不过是“德行”“惯性”两个字。表面上,甲和乙中所说的话无关紧要,缺乏逻辑。如果你想象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由于突然刹车,一位男青年和一位女青年相撞。女青年责备说“德行”也就是缺德,这一框架,而男青年马上将输入这一框架突然切换到物理术语上面,也就是“惯性”。这个对话的完整信息可能是女青年说“你这德行,干吗撞到我身上? ”,男青年则回应“我不是故意撞到的,这是惯性的作用引起的。” 此时此境,“惯性”这个词可以说是最佳的词选:它说明了事情发生的原因,不在我,亦不在司机,而在于汽车的惯性。不卑不亢,合情合理,既为自己开脱了“罪责”,又找出了“罪魁祸首”,说明自己毫无杂念。有理有节,使对方谅解,使别人信服,真可谓异常得体,妙不可言。这里,“惯性”这平淡无奇甚至毫无色彩可言的物理学术语,之所以能熠熠生辉,达到幽默的效果,除了两个词谐音相联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前后框架的不协和,使听者感受到幽默。
4 结 语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关注框架理论,它从认知的视角探究语言概念的本质。本文将突破了语篇自身的局限从认知的角度为语篇解读提供新的视角,探讨了框架理论基础上语篇连贯的心理机制。语篇连贯不仅是一个心智过程,本质上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主要是人们复杂的认知机制起作用,通过激活、推理、转换,强调了语篇和心智的互动,促使人们更好的理解语篇。以上研究说明语篇连贯主要是由对现实的理解和感知决定的,必须从经验和认知的角度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