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碎片化学习探究
2019-03-05黄莺
黄 莺
引言
碎片化学习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碎片化学习在中华文化中一直是备受褒扬的。在众多的劝学故事中,不乏信手拈来的名人轶事,鼓励大家充分利用好“边角料时间”,走到哪里就学到哪里。
碎片化学习在我国英语教学史上也曾经得到提倡与推广。在交际教学法出现之前,我国英语教学主要使用翻译教学法,即借助基本句型训练学生的句式翻译,这正好使课堂教学中英语学习的内容碎片化成为可能。在英语学习上,教师总是鼓励学生利用乘公交或排队等侯的时间去多记几个单词或短语,劝勉学生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跟外国人交流,或者用手机等设备练习英语听力。碎片化学习的确对我国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研究碎片化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碎片化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碎片化学习是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学习模式的总称,所有突破时间、空间和平台的限制而进行的片段式学习都可以称之为碎片化学习(贾力维、南阳 2017)。简单地说,碎片化学习是指对学习内容进行分割,让学习者在零碎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碎片化学习包含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空间的碎片化和学习内容的碎片化。
当今社会,由于工作压力的持续加大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时间安排经常被不可预料的事务所打断,导致可支配的学习时间呈现碎片化。
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理念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很少像以往那样花费整段时间待在教室、书房或图书馆学习,而是在地铁、巴士等通勤交通工具上利用移动电子设备汲取信息,导致了学习的空间呈现碎片化。
另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通畅、便捷,导致整个社会到处充斥着大量有待遴选或甄别的信息,且信息相互独立,关联性不强,导致学习的内容呈现碎片化。同时,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的使用,如微博、推特、脸书、微课、翻转课堂等也助推了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不可忽视的是,人们日益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同样助推了学习内容的碎片化。
二、英语碎片化学习的不良影响
碎片化学习与它自身存在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虽然“曾经辉煌过”,但在“时过境迁”后冷静思考,英语碎片化学习还是存在不良影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汇学习碎片化,完全依靠死记硬背
虽然词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词汇的积累就是孤立的堆砌式积累。在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般是在进入文本之前,按照“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词汇表上编排的生词和短语,然后让学生在没有任何语境或上下文的情况下去反复诵读,强化记忆”的程序进行。学生在初次接触生词和短语时就没能够在语境中学习,无法培养猜测生词的能力,也不能在语境中感知生词或短语的用法,更不要说强化词块的学习了。这种纯粹的、缺乏语境的、碎片化的词汇学习并不能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素养。另外,枯燥无聊的、甚至强制命令式的单词记忆不仅高耗低效,而且极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二)语法学习碎片化,很难形成知识体系
在英语教材的编排上,英语语法教学通常按照一定的梯度安排在整个学段的学习过程中,且各年段的学习是逐步呈现的、螺旋式上升的。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课时的学习中,语法学习应该是一个小小的、完整的、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理顺个中关系的语法体系,而不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出现的、孤零零的、甚至是残缺不全的语法现象。也就是说,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知识内容上,语法教学都应该尽可能是整体的、系统化的教学,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完善与提高,而不应该是零碎的、无法构成联想或归类的语法知识的碎片。
(三)文本阅读碎片化,不易形成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打着“夯实基础”的旗号,带领学生逐段逐句分析语句,将每个句子翻译成汉语;在每个句子中,教师还逐词拓展补充词汇或短语的相关用法,训练句型、句式。一堂课下来,往往只能带领学生学习文本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根本无法让学生形成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这就导致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整体理解语篇信息,更无法形成文化意识。在当前的文本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依然摒弃语篇整体理解,而过于重视词汇或语法的分析。这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语言输出碎片化,时常缺乏逻辑思维
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出大则是完整语篇的呈现,小则是意义完整的整句输出。但在语法偏重的教学中,语言输出以补全句子或单项选择居多,难以呈现完整的句子,更不要说逻辑性强的书面语篇表达或口头演讲式的输出了。久而久之,这种要求偏低的输出型训练会导致学生不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也不关注上下文的过渡与连贯。最终结果是,学生输出的语言不具有可读性,甚至逻辑混乱,让人不知所云。
三、克服英语碎片化学习不良影响的途径
碎片化学习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尽管学习时间较短,信息非常零散,但只要能够将在碎片化时间及空间里零碎习得的知识有机构建到体系化的英语语言知识及语言能力中,并设法学以致用,实现一定的语言输出,就能够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具体而言,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弥补碎片化学习带来的不足。
(一)词汇学习语境化,贯之以线索串联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教育部 2012)。语境可大可小,但必须真实、具体且贴近生活。虽然不提倡孤立地记忆单词或短语,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较小的语境下记忆单词或短语。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创设单词或短语的小语境:
1.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归类或联想
碎片化学习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人们在通勤中花费的时间的增加。在交通通勤中,学习者可以根据随时产生的视觉或听觉刺激来选取主题,进行发散性思维,学习相关单词或短语,如见到地铁就联 想 到 subway,taxi,bus,coach,trolleybus,ferry,aircraft等与主题相关的交通工具的表达方式。这种单词学习方式虽然显得较为低级,但有利于复习与拓展词汇。
2.依据词块理论,提升语境及语意
现代词块学习理念强调使碎片化的单词学习逐步增强为更大的词块(chunks),在有意义的小语境中记忆单词或短语,并在语境中感悟单词或短语的用法。因此,学生应养成自我创设有具体意义的、真实的语境来形成小巧但完整的知识系统的习惯。例如,当踏上地铁时,就应该想到所乘的交通工具在英语中为underground,又称作subway,是当今日渐受欢迎的交通方式(increasingly popular way of transportation);在下了地铁后就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最后一公里(the last kilometer/mile),且该问题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the government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blem),开放了共享单车(bike-sharing)、嘀嘀打车、美团打车等服务项目(taxi-hailing app)……只有在这样有真实生活语境的、符合时代背景的语境中学习词汇,才能真正学到应该掌握的单词和短语,并在语用中感知到单词和短语的用法,提升语言学习能力。
(二)语法学习体系化,导之以知识框架
《课程标准》中规定“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教育部2012)。语法学习是基础年段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合理组织学生系统而又具体地学习。语法学习的体系化并不意味着语法学习的一体化,不能因为强调语法学习的体系化就在碰到语法现象时将该语法知识系统的、一股脑儿地推介给学生。语法教学和语言知识教学一样,也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分层推进。分层学习并不完全等同于碎片化学习,因为大的语法体系分为若干个语法现象,而每个语法现象又自成一个小的语法体系,就像大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生态圈一样。当学生用适切的语法知识框架把各小语法体系填补进去时,貌似碎片化的语法现象就形成完整的语法体系了。这种大格局的语法学习能够有效消除碎片化学习的负面影响。碎片化语法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语法项目具体化
英语语法是个大概念,可以分为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等。在具体的分支如情态动词中,又分为 can,could,may,might,must,shall,should,need等词的具体用法。在碎片化学习中,学生应该根据时间的长短来聚焦学习或反思某一个或某一类情态动词的用法,而不是面面俱到地学习所有情态动词的用法。例如,在学习must的用法时,学生应该系统地掌握 must dosth.,must be,must have done等基本用法,并联想到否定性的用法(mustn’t do表示禁止某人做某事,而表示否定性的判断时应该说 can’t be和 can’t have done),还要知道 must在问句中表示生气时的用法(Must you smoke in the house?难道你非得在室内抽烟吗?),了解短语if you must do(要是你一定要这样做的话),if you must know(如果你一定想知道)及I must say(我得承认)等。这样,在一个特定的短时间内,完整地学习或复习一个具体的语法项目,就能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2.语法内容层次化
语法学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依据一定的教学安排循序渐进。学生学习英语语法,最好的办法是依据教学大纲,顺着年段逐渐推进。英语教材的编排也是将语法学习分布并融入具体的语境学习,特定的语境只适合理解相关的语法知识。教师若超前讲授语法知识,则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滞后,导致学习困难。因此,在碎片化呈现的语法知识的学习中,应该严格分层,不宜过于综合。
3.语法训练专项化
碎片化学习并不意味着只有单词的记忆或语法规则的梳理等语言输入,适当的语言输出,如各种形式的语法训练题的操练,也是非常有效的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手段。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编排适量的训练题,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碎片化的“边角料时间”进行训练,查找不足,及时找出问题,进行补救与提高。
(三)文本学习整体化,呈之以语篇结构
碎片化学习与英语学习内容最大的冲突在于语篇学习。语篇学习需要一个整体性的阅读与理解的过程,而碎片化学习无法保证时间与精力的完整性,因此很难确保语篇文本由浅入深的深度研读。鉴于语篇理解的层次性和语篇存在的结构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规避碎片化学习给语篇学习带来的障碍:
1.单列语篇的整理理解,确保文本阅读的整体性
文本阅读的整体性受到影响,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中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的安排不合理或学生自我学习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因先处理掉上一堂课遗留下来的问题而耗费太多时间,导致在某一个较为尴尬的时间开始了新的语篇教学。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我学习时也经常会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因其他事情的介入和影响而不得不中止阅读。这些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也很难避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能够设法确保在一个能够掌控的时间段里完成完整语篇的阅读,对文本进行整体理解即可,不必在不可能完成阅读任务的时间段里勉强再开始一个新的语篇阅读任务。
2.分解语篇的结构层次,确保文本阅读的深入性
一般来说,任何语篇都不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文本后,如果受到时间的限制而无法完成整个文本的深度研读,那教师在碎片化教学时间里还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语篇的某一个部分开展阅读,深度研讨文本的具体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3.避开语篇的语言知识,确保文本阅读的专注性
语篇教学最大的障碍是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聚精会神地做好一件事——阅读文本。不少教师总是觉得英语学习中语言知识才是学习的重头戏,因此在阅读文本时不回避语言知识的学习,当碰到自认为重要的语言现象时总要停下来去拓展甚至训练。殊不知,这不仅影响了语篇阅读的整体性,还导致学生语言学习的碎片化。
结语
碎片化学习能够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尽管还有不少待优化之处。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高碎片化时间及碎片化场所的学习效率。教师还要着重引导学生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探索出一种既符合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求又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掌握碎片化学习策略的同时(伍晶晶 2018),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